文丨李梓楠
编辑丨龚方毅
特斯拉和大部分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都建立在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基础之上。创业之初,特斯拉找不到愿意做的美国、欧洲、日韩供应商,但中国承接住了。
从空调组件到金属压铸件,从电芯到新一代压铸设备,越来越多中国公司与特斯拉一起挑战极限。在经历了几轮关税限制和疫情挑战,这种合作关系愈发显得兼具信任、默契、冒险精神、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仰、共克时艰的道义,难以被取代。
但连带领 DOGE 整顿美国政府部门的马斯克,都没能预料到这次关税冲突会超过产业链的承受力。
汽车供应链:和特斯拉一起扛过几轮冲突,现在多在观望
2019 年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加征 25% 关税。一位知情人士说,部分中国供应商帮特斯拉承担了 6 个百分点,特斯拉承担 19 个百分点,然后涨价卖给美国消费者。
2024 年美国对中国锂电池加征 25% 关税,同样是特斯拉和中国电池公司共同承担。2025 年 2-3 月生效的 20% “芬太尼关税” 均由特斯拉、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承担,再由美国人承担。对汽车供应链来讲,最重要的是供货稳定性,而非价格。
因此当今年 3 月末,特朗普宣布 5 月初开始对全球汽车零部件再次加征 25% 的关税时,二级市场和供应链并未震动。大部分股票交易员和供应链人士依然沉浸在对即将面世的另一个重磅产品——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的期待中。中国供应链这一次依然是深度参与者,Optimus 的 28 个关节全部来自三花智控、拓普集团。
4 月 4 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 34% “对等关税” 时,我们接触的多位供应商都没有即刻采取行动。一位特斯拉储能电池供应商人士后来和我们说,按照那天的关税(64.9%),和特斯拉的合作已经很难推进。
等特朗普追加 50% 关税时,该人士说,“超过某个阈值,加多少都一样,都是做不了。” 从那天到现在,他们都只能观望,等特斯拉采购的电话。
当对等关税冲突袭来,汽车供应商和分析师才第一次打算搞清楚,特斯拉到底有多少零件来自中国。我们近期询问数位外资分析师和供应商,没有人给出具体答案,最大的数据和最小的数据可以差出 3 倍。
分析师在关税冲突第一天就已经算出 iPhone 的成本会怎样波动,但特斯拉与中国供应商极度复杂的合作方式,到现在也没人可以估算 Model Y 的成本会怎样被改变。
我们获得的一系列受到多数人认可的数据是,特斯拉北美 50% 的零件由中国公司提供,其中 20% 由中国直接出口至北美,剩下 30% 大部分由中国供应商在墨西哥的工厂提供。
一位分析师测算,按照 104% 的关税,特斯拉在美国的汽车成本将上涨 20%-30%,而通用和福特每年的净利润损失会超过 30 亿美元。
直到昨天,特斯拉与部分中国汽车供应商的谈判也仍未开启。核心在于,没有人搞得清楚 34% 和 50% 两轮关税到底会不会加给汽车零部件。
一位供应链人士称,等待许久后,今天已经有供应商主动联系特斯拉,告知对方按新的关税价格交易,如果特斯拉有需要,可以在 12 个月内把产能切到海外低关税区域。这家公司已考虑在必要时断供。特斯拉暂未回复他们。
储能供应链:125% 的关税仍有微利,但有前提
一瓦时储能电池的中国出厂价是 0.4-0.5 元,特斯拉组装成储能系统后在美国的售价可接近 3 元。原本如此大的利润和容错空间基本来自中国锂电池领域的技术、工程、规模优势。中国生产了全球 75% 的电池正极、90% 的电池负极、90% 的电解液,没有人可以撼动产业地位。这些关键材料部分得到美国关税豁免。
摩根大通那天把宁德时代 2025 年的净利润预期从 670 亿元下调至 600 亿,他们的计算方式完整剔除了宁德时代在美国的储能电池业务。“最坏的情况下,储能在美国的业务 ‘团灭’,nothing to loss”,一位外资券商分析师说。问及解决方案,他转了个金融圈流行的笑话——装着 6-12 个发动机的走私专用快艇(俗称 " 大飞 ")脱销,客户要绕开海关运货去美国。
目前中国电池公司在美国电池储能市场的市占率超过 8 成,特斯拉是最大的买家。电池储能也是目前特斯拉毛利率最高,增速最快的业务,去年对特斯拉净利润贡献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储能电池零件众多,有的免税有的不免,分析师们也没有共识。一位外资分析师昨天给出的数字是 98.4%,一位从业者给出的数字是 114.9%。按照 114.9% 的关税,宁德时代和特斯拉储能电池合作的整个链条还有 10% 左右的利润空间。
但今天关税已经加到 125%,于是我们要求分析师再算了一次。结果是还有微薄利润,前提是美国不取消对储能领域的 ITC 和 IRA (二者均为美国针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
8 年前,仍处在 Model 3 产能地狱的马斯克曾说,特斯拉的目标是重新打造像福特胭脂河工厂那样的汽车工厂。胭脂河工厂是美国制造业最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工厂,是福特流水线的发源地,工厂一头送进去橡胶、钢铁,另一头就能流出汽车。
8 年后,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嘲笑特斯拉的工厂,说马斯克只不过是个卖车的,用的是其他国家的零部件。
马斯克回复说,特斯拉是美国自产零件比例最高的汽车公司,纳瓦罗是笨蛋。
按照特斯拉 —— 或者马斯克 —— 原本的计划,全球新能源和电动车供应链可以一起通过技术和规模降本,让更多的人负担得起电动车和电池,加速能源转型。
这是一种工程师式的浪漫理想,不掺杂任何政治。最终特斯拉确实建成了全球最高效的汽车工厂,不在奥斯汀,而是在上海。现在它和总部之间隔着 125% 的关税。
题图来源:特斯拉 X 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