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前沿企业正崛起,与AI相关新岗位涌现
12 小时前 / 阅读约7分钟
来源:36kr
报告指出,这些通过AI智能体来管理数字劳动力的“前沿企业”正在崛起,而这类公司的员工最不担心被AI“抢饭碗”。

近日,微软发布了2025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该研究调查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万名受访者,并整合了LinkedIn就业市场数据,分析了AI和数字化转型对全球工作环境和组织结构的深刻影响,并预测了一个新的概念——“前沿企业”(Frontier Firms)。这些公司利用AI助手和人类智能的融合,推动了快速发展、灵活运营和价值创造。

报告指出,这些通过AI智能体来管理数字劳动力的“前沿企业”正在崛起,而这类公司的员工最不担心被AI“抢饭碗”。微软预测,在未来两到五年内,大多数企业都将向这个方向演进。

该报告统计关键发现:

82%的企业领导者计划在未来12-18个月内通过数字员工实现业务扩张;

33%的企业领导者考虑通过引入AI来减少员工人数;

53%的企业领导者要求提升生产率,但80%的员工表示他们已经身心俱疲,总是感觉时间紧迫。微软365应用数据显示,员工的工作平均每两分钟就会被会议、邮件或消息提醒打断一次;

46%的企业领导者表示,他们的公司正在使用智能体全面自动化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

当今的工作强度已逼近人类能力的极限,员工被日常事务压得喘不过气,难以专注于那些真正推动业务增长与创新的高价值任务

01 “前沿企业”具备五大特征

“前沿企业”正在展示AI所能实现的广阔前景,这些企业具备五个显著特征:全组织范围部署AI、AI能力成熟、当前正在使用AI智能体、明确的未来智能体使用计划,以及坚信智能体是实现AI投资回报率(ROI)的关键。

在3.1万名受访者中,844人来自符合这些标准的企业,这些先行者昭示着行业发展方向:

企业活力方面:71%的前沿企业员工认为公司正蓬勃发展(全球平均仅37%);

工作效能方面:55%的前沿企业员工表示自己能承担更多任务(全球比例20%),且更易获得有意义的工作机会(90% vs 全球73%);

职业信心:93%的前沿企业员工对未来工作机遇持乐观态度(全球77%),仅21%担忧AI取代自己的工作(全球38%)。

02 通往“前沿企业”的三个阶段

微软在报告中描述了通往“前沿企业”的三个阶段:AI智能体从助手演化为“数字同事”,最终在人类监督下执行完整的工作流程。

通往“前沿企业”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I充当人类助手,帮助消除工作中的繁琐任务,使人们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同样的工作。

第二阶段,智能体作为“数字同事”加入团队,根据人类的指令承担特定任务。例如,一个研究智能体为市场推广制定方案。这些智能体为员工赋能,使其获得新技能,扩大影响力,从而腾出时间去从事更具价值的新工作。

第三阶段,人类为智能体设定方向,而智能体则能自主运行完整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仅在必要时才接受人类干预。正如过去三年里AI在软件开发中从事的角色已从代码辅助演变为对话交互,再到如今的“智能体”,同样的演变模式也将适用于知识型工作。

以供应链岗位的转变为例:智能体将负责端到端的物流流程,而人类则负责引导智能体系统、处理异常情况以及管理供应商关系。但微软强调,迈向“前沿企业”的过程并非严格线性。在很多情况下,一个组织可能会同时处于三个阶段。

03 与AI相关新岗位涌现

上述愿景体现了微软(以及其他科技巨头)对AI智能体所代表的新世界的巨大押注。不同于基础的聊天机器人,AI智能体具备推理、规划和自主行动的能力,能在较少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表示:“这不仅是一个炫技的派对噱头——这是一次变革。这是赋能,是人类雄心的释放,而且,它正在发生。”

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观点是:采用AI智能体的“前沿企业”必须重构组织架构,创造新型岗位,淘汰旧的岗位。

正在涌现的新岗位包括:

AI数据专家:负责收集、清洗、管理和优化用于训练和部署AI系统的数据资源,确保数据质量和合规性。

AI投资回报率分析师:通过评估AI项目的成本、收益与潜在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基于数据的投资回报分析。

AI业务流程顾问:帮助企业识别可由AI优化的业务流程,设计和落地智能化改造方案,以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

04 挑战与认知差距

尽管微软报告对AI的潜力持乐观态度,但它也承认其中存在挑战。

在组建人类+智能体团队时,企业领导者需要找到最佳对应比例。人均智能体太少会导致AI与人力资源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影响效率提升;智能体太多会使人类员工无法进行判断和决策,从而带来商业风险;最佳平衡是智能体帮助提高效率和创新,而人类提供指导和监督。

微软认为,未来组织架构可能演变为“以任务为中心而非以职能为中心”的团队模式,人类与智能体将协同工作。但如何混合搭配人类与AI智能体,将成为新的问题。微软在报告中称:“企业领导者必须应对两个关键问题:在某个角色和任务上需要多少AI智能体?又需要多少人类来指导他们?”

此外,企业领导者与员工在看待AI智能体转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报告称,相比仅有40%的员工,已有67%的领导者表示他们对AI智能体“较为熟悉”,这表明在“智能体主管”这一新思维模式的采纳上,高层管理者显著领先于普通员工。

成为智能体主管需要满足七个指标:熟悉智能体、经常使用AI、在高风险工作中信任AI、期望管理智能体、使用AI作为思想伙伴、将AI视为职业加速器以及使用AI每天节省1小时以上时间。

数据显示,28%的管理者正考虑设立“AI团队经理”职位,专门领导由人类与智能体组成的混合团队。微软在报告中指出:

“随着智能体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智能体主管(Agent Boss)’这一新角色正在崛起。它们负责组建、调度并管理智能体团队,以更智能高效的方式推动业务扩展,同时在AI时代掌控自身职业发展。从董事会成员到一线员工,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类似初创公司CEO的思维,能够指挥一支拥有专业技能(如研究、数据分析)的智能体队伍。对于敢于突破能力边界的人来说,这是加速职业成长的机会。但目前,企业领导者在准备度上明显领先于员工。弥合这一差距,不仅需要工具普及,还需配套培训体系、监管机制和工作方式的革新——而这必须由企业领导者主动引领。”

与报告发布同步,微软还宣布了一系列面向企业的Microsoft Copilot新功能,例如“智能体商店”(Agent Store),可提供第三方及自定义构建的AI工具,包括此前发布的Researcher与Analyst推理智能体。微软强调,未来企业将能通过数字员工实现“按需获取智能”。

附:报告全文链接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worklab/work-trend-index/2025-the-year-the-frontier-firm-is-b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