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确的事,对于2024年的SaaS领域来说,从一句“废话”变成了“真理”。
在全球经济和AI的双重压力下,试错不再是捷径,对于增长的探索又不想让步于生存问题,SaaS的天花板也一度被抬升到全球化的领空。在这样的环境下,到底如何定义“正确的事”?怎样才能真正跑出一个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SparkXGlobal作为一家全球数字营销科技公司,在国内营销SaaS早期阶段就加入了战局,尽管业务发展愈发多元,但迄今为止都没有动摇过以Martech工具赋能品牌营销的初心。近两年,随着AI赋能营销的变革加速,SparkXGlobal也在通过标准化的“SaaS+AI”产品Xmars“争夺”全球市场。
据悉,Xmars是一款全渠道AI智能广告优化SaaS平台,透过Xmars,我们也可以看到新一代SaaS产品的突围路径。
SparkXGlobal & Xmars创始人袁俊告诉36氪:To B的本质是要懂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商业价值,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聚焦营销这个垂直赛道,我们希望通过AI技术的融合,推动SaaS服务更智能、高效与个性化。
SaaS全球化带来的“升维竞技”,将新航路着陆点大致分为了两块版图:
第一,SaaS付费习惯较好的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
第二,东南亚、中东、拉美等亟待“数字化掘金”的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的优势在于,SaaS竞争格局相对开放,但商业模式鲜有验证的问题也很致命。由于新兴市场自身的流量红利尚未见顶,且人力成本较低,企业的工具意识并不强烈。即使购买了SaaS服务,也会倾向于把营销需求托管或外包出去。
袁俊表示,Xmars在东南亚等市场也有布局,能感受到成长型企业对于标准化工具的理解和使用在逐步提高,但相比美国市场,重服务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仍然更适合亚洲出海企业。
尽管产品覆盖全球,但目前美国业务占Xmars的比重是60%左右,其次是欧洲市场。高人力成本、重标准流程的成熟地区与SaaS的契合度不难证明。
“在美国,如果企业不用工具来解放生产力,在整个行业都可能会缺乏竞争力。”
袁俊直言,在美国市场,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自然而然”地使用工具组合生产力。仅在营销SaaS这一个细分领域,企业投入的费用可能就会是国内企业的4-5倍。
对工具的“偏爱”是北美成为SaaS温床、跑出了数个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二来自各个广告平台、各个生产力工具之间数据和流量的开放互通,——在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营销领域,这一点基本决定了游戏规则。
同样的产品力、更高的性价比,营销SaaS在国内市场生存环境较冷,和生态的开放性息息相关。而在其他新兴市场,营销路径的演进是走向闭环、还是在开放生态中给予SaaS充分的生存空间,目前还悬而未决。
另外还有一点,国内SaaS大多很难守住边界。一方面国内SaaS市场依然还处于红海期,为了争夺客户,价格战或者免费试用等模式几乎是常态;另一方面,从客户需求层面来说又相对复杂,期望通过一个工具就能解决所有,这也使得很多厂商不得不扩展边界,最终导致核心产品功能被稀释,没有了重点。
“做擅长的事儿,保持独立的思考和标准,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坚持的。”
在以成熟市场为主的业务结构下, Xmars产品的核心始终都是围绕营销和广告,同时也几乎没有参与行业SaaS在“降本增效潮”中的内卷,而是把更多时间用在了全球品牌和卖家需求的挖掘、标准化产品的打磨和技术迭代上。
由此,Xmars也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在数字化营销场景中引入AI Copilot能力的厂商。
全球化和AI,是很多SaaS厂商都想会去做的两件事。
前者靠多元化修筑产品的软壁垒,后者让技术变革作用于创新力的硬壁垒,从而构建绝对的竞争优势。
当然营销行业“卷”技术,似乎是这么多年来的一个特点,回看每一次营销升级都是技术推动的。
而这次,AI对于营销的变革,不止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渗透到了全链路的各个环节,包括市场洞察、数据分析、人群策略、创意生成、投放提效、效果评估等等,几乎都可以被AI重塑。
袁俊表示,作为“大脑”,AI远远不能代替人来完整地工作和解决问题。但作为工具,被融入产品交互中的AI,对于需求的解读和细化、操作门槛的降低、业务知识的理解,都已经达到了可深度应用的水平。
从Xmars的功能特性来看,不同于内容生成式AI,目前的Xmars 更像是一个营销领域的AI Agent智能体,可以帮助品牌和卖家实现从广告智能创建、投放策略优化、数据分析洞察的全链路智能化管理,运营人员只需设定目标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较之过往传统的手动广告管理,AI Agent能够基于丰富的模型和算法主动推动决策,譬如识别出表现不佳的广告活动或关键词,并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同时,Xmars AI也可以自我解释操作逻辑,运营人员能够透明、灵活地对广告目标进行随时调整,从而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当然,不仅仅是Xmars等头部SaaS厂商在将AI的能力应用于营销。上至微软、Meta等坚定开拓AI营销自动化服务的科技巨头,下到以AI营销为卖点的创业团队,都尝到了生产效率和广告转化率的甜头。
时至今日,在互联网世界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体系中,广告仍然占据半壁江山。因此,信达证券亦称,营销可能会是AI商业变现最快的领域。
然而,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来看,营销SaaS赛道其实早已换过一轮“智能化”的血:合作头部AI厂商、引入底层模型、自研AI产品,这些都并非难事;但从效果上,能让运营人员真正感受到进入了AI时代的产品,却屈指可数。
“就跨境领域来看,其实很多工具都还停留在自动化层面,也就是说通过人为设定好的规则,让机器去执行人的命令。而真正的AI,是可以代表人去做决策的,这既不是执行设定好的规则,也不是取代人的工作。”
袁俊认为,在广告营销领域,如果AI只是一个“黑盒子”,运营人员不知道AI的决策路径和执行逻辑,就很难放心的把一部分工作放权给AI。因为归根结底,需要为企业的可量化数据负责的不是AI,而是人。
相比之下,拥有“AI可解释看板”功能的Xmars,更像是在让营销人员观摩、指导、监督AI的工作,通过看板,运营人员可以知道AI在优化过程中具体做了哪些关键词、竞价的调整。
“让AI像自动驾驶一样通过控制速度、决定变道时间等实际问题,来完成用户从起点到终点的目的,借助Xmars AI运营人员也能清晰的看得到AI的策略和优化是不是最合适的。”
换句话说,人类在创造力、直觉和战略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AI则擅长处理庞大的数据、优化和战术执行等繁重工作。通过“AI Agent+人”的形式,品牌及运营人员只需基于营销目标引导AI的行为方式,和AI不断磨合,在协同进化中建立信任。
以广告为核心,延展开来还有上下游供应链、产品定价、内容创意等众多细分电商场景,都能发挥AI Agent的自主决策、降本增效、人机交互的优势。袁俊表示,未来Xmars 有望构建一个更完整的多智能体生态,作为总指挥Agent调用自有模型及其他细分AI Agents,承载品牌更复杂的电商业务需求,通过更智能、更主动、更流畅的方式赋能全链路生产力变革。
“过往,中国卖家大多关注点在亚马逊搜索广告的投放上,现在会越来越多地投视频广告,包括Fire TV、Twitch等电视流媒体广告,以及线下广告。”
消费链路的复杂化,以及用户触点的多元化,推动品牌营销的边界不断被拓宽,全链路营销的必要性也越来越高。
一系列复杂的命题也催生了对营销SaaS平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做好广告的全链路覆盖需要更整合;另一方面也需要更精细化,包括数据分析的深度和颗粒度等等。
尤其是想要实现真正的全链路品牌化,广告营销会远远超越渠道整合和投放本身,需要在长期可量化的标准下,对品牌广告的效果进行科学衡量,从而体系化地完成商业决策。
“全链路品牌化之所以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核心在于能渗透消费者的心智,从而影响其决策路径。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是链接,第二步就是衡量。”
袁俊直言,在“品牌化”这一点上,中国跨境企业的思路和美国本土有着显著差异。美国本土企业从创立之初,就强调品牌价值理念以及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因此不会太看重短期转化,反而更侧重中长期的品牌影响力建设;而中国卖家大多先是流量逻辑,当业务有了稳定起色后,开始投资品牌,甚至拓展至线下等全渠道。
在这个过程中,想快速和消费者产生有效链接,并改变其决策路径,用什么样的内容与消费者沟通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更完整的消费者数据洞察、以及更科学的效果评估。
“当品牌广告的效果有数据验证和支撑,能够清晰看到带来了用户资产的积累甚至是销售转化的增长,品牌也必然会更有信心投放。”
以Xmars创新研发的AMC Hub功能为例,不仅能够通过亚马逊最细颗粒度的数据,实现增量人群的挖掘和拓展,还能通过MTA等多个归因模型的科学营销,帮助品牌实现在全球市场生意增长新飞轮的转动。
袁俊认为,中国卖家在海外面对本土化竞争,SaaS所带来的生产效率和生意增量的提升其实是“打破”中国企业思维惯性的。当一个40人左右的公司在没有“拼命卷”的情况下,能做出和中国200人左右的公司同样规模的生意,SaaS才能成为企业的必修课,进而成为高价值潜力的赛道。
身处存量时代,全球化似乎是很多SaaS厂商的共识。难点在于,如何布局,以及要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本投向何处。
就像跨境电商早期即使做白牌也能赚钱,但大多卖家还是重投品牌和产品创新,SaaS领域也同样如此。在AI大模型等不断突破人类效率的技术浪潮中,用户需求和产品体验仍然是SaaS最长期主义的锋芒。而来自市场的动力和选择亦是利刃之鞘。
展望2025年,无论是像Xmars一样已经立身于成熟稳健的土壤和竞争环境,还是在“不确定”的蓝海中提前布局,任何一家SaaS厂商都需要比以前更专注。
目前,Xmars也在持续迭代产品功能,并向更多新兴市场开拓,以期通过成熟市场的经验、更智能高效的数据技术,帮助全球品牌和卖家持续挖掘生意增长的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