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卖 20 万台后,鸿蒙智行给问界 M9 带了名“小弟”
1 周前 / 阅读约5分钟
来源:IT之家
接下来,IT之家就来跟大家一起看看问界 M8 这款重磅车型,探讨一下这辆“小 M9”能否延续辉煌表现。

就在昨天(12 月 27 日),鸿蒙智行宣布 AITO 问界 M9 上市一年累计大定突破 20 万台,“稳坐 50 万以上车型销量冠军”。

没想到在晚上,问界 M8 在新疆禾木的无伪装谍照就已经在互联网上曝光,和之前博主制作的假想预览图差异并不大。

经历过专利图、伪装谍照的曝光之后,我们终于可以看到问界 M8 的“真身”了。

接下来,IT之家就来跟大家一起看看问界 M8 这款重磅车型,探讨一下这辆“小 M9”能否延续辉煌表现。

01. 是大 M7,还是小 M9?

由于本次谍照不够清晰,我们也将原图简单处理了一下。

曝光车型使用暗红色车身配色,前脸造型较为圆润,采用分体式大灯,延续了问界的家族式设计风格。

今天(12 月 27 日),问界 M8 车尾的谍照也已经曝光。

可以看到,问界 M8 的设计语言还是接近于问界 M9,采用目前鸿蒙智行家族化的新设计风格。

相比之下,问界 M7 就显得有些“老气”,设计语言更接近以往的油车。

以及从最新谍照来看,问界 M8 也采用了类似半隐藏式的车门把手设计。

02. 能否延续,问界 M9 的辉煌

问界 M9,确实可以说是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上市 1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3 万台

  • 上市 2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5 万台

  • 上市 6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10 万台

  • 上市 10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15 万台

  • 上市 12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20 万台

正如我们家友所说:“定的时候寻思买个小众车,还没一年成街车了。”

不过,问界 M9 的主力售价区间到了 50 万,跟下游 M7、M5 两款车型 2 开头的主力售价之间,确实还有着不小的市场空白。

除了传统 BBA 的 SUV 车型,占据这一区间的大六座车型,便是理想的 L9 及 L8。

与 M9 更加偏向于商务的风格不同,问界确实需要另一款全新的大型 SUV,来填补 M9 之下的家用市场。

不过我们目前还不清楚问界 M8 的车型尺寸,是更接近 5218mm 的理想 L9、还是 5080mm 的理想 L8。

除了理想,曾被不少网友称为“杭州湾揽胜”的领克首款大型高端插混 SUV 官方谍照也已经公布。

比亚迪也拿出了搭载易三方的腾势 N9,准备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在“卷得飞起”的中国汽车市场,问界 M8 能否延续 M9 辉煌的销量,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03. 从专利图到谍照,M8 早有迹可循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 M8 的真车效果,跟此前博主 SugarDesign 制作的渲染图十分接近,不过车灯细节上的处理并没有完全“猜”对。

关于车身侧面的设计,我们大概也可以参考一下这名博主的渲染图。

在无伪装谍照曝光之前,我们在互联网上已经能看到如此接近的渲染图,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赛力斯的外观设计专利,已经抢先“预览”了问界 M8 的整体设计。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这辆车的头灯与尾灯设计跟最终版本并不一样。

这里就要聊到第二点了,问界 M8 的路测谍照,其实早在今年夏天就已经曝光。

不过此时,这辆车还披着厚厚的伪装。

随着厂家夏测及冬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更多即将于明年上市的重磅车型的谍照。

在新的传播节奏下,每个月工信部目录的更新,甚至会贡献出比大型车展更多的惊喜。

04. 智界,也给问界上了压力

鸿蒙智行的“四界”之间,其实也存在着内部竞争。

在此之前,智界仅仅只有纯电车型,和主打增程的问界可以说是错位互补的关系。

但是上周智界 R7 增程版的上市,可以说是改变了这个局面。

问界 M5、问界 M7 这两款已经上市了一段时间的车型,面临着来自智界 R7 不小的竞争压力。

不过我们相信,在与华为的合作中尝到了甜头的赛力斯,显然并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根据之前的消息,鸿蒙智行明年将有望销售超过 10 款车:

  • 问界 M5、M7、M8、M9

  • 享界 S9 增加增程动力版本,车型分加长版、旅行版

  • 智界 S7、R7

  • 尊界 S800 和尊界旗下第二款车型

除了新车型,已有车型也将有不同程度的改款。

作为问界 M9 的“小弟”,问界 M8 不仅需要承接家族式设计与技术的传承,还肩负着扩展用户群体、填补市场空白的重任。

在新能源汽车的这条赛道上,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实力,而是一种智能出行的全新体验。

在这样的“战国”般的市场环境下,每一款新车的亮相都像是一场关键战役,既需要在设计和性能上击中用户的痛点,又要在价格和定位上精准拿捏。

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见证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更多精彩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