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小米汽车:SU7 Ultra暂未规划取消激光雷达的版本
2024-11-11 / 阅读约6分钟
来源:集微网

1.小米汽车:SU7 Ultra暂未规划取消激光雷达的版本

2.欧盟加税,德国车企却不想被“保护”

3.飞凡结束三年“单飞”,上汽乘用车高管:后续将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角色


1.小米汽车:SU7 Ultra暂未规划取消激光雷达的版本

11月9日,小米汽车答网友问时回应了“小米SU7 Ultra会推出不带激光雷达的选配版本么”问题。

小米汽车表示,小米SU7 Ultra定位巅峰性能科技轿车,同时也将搭载小米汽车旗舰级的软硬件技术。

小米SU7 Ultra可街可赛的产品定位,让智能驾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能力。因此为了给用户提供全维度进阶的产品体验,我们暂未规划取消激光雷达的版本

同时,小米汽车对激光雷达进行了超低风阻以及高度集成化的设计改良,在1548PS超强马力之下,其对赛道性能的影响以及日常续航表现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欧盟加税,德国车企却不想被“保护”

谈及日前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欧盟加税,没有赢家。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丁纯也指出,欧盟这一决定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任何“贸易战”,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舒曼认为:“虽然欧盟声称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汽车行业,但欧洲汽车行业并不想得到这样的‘保护’,至少德国车企不这么想。”

德国为何持反对态度?丁纯认为,德方至少有两层考虑。首先,作为汽车生产大国之一,德国汽车制造业跟中国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虑到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其不可能轻易放弃中国这个长期深耕、利润丰厚的市场。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目前,中德贸易额占到中欧贸易总额的1/3,德国对华投资占到欧盟对华投资的1/3,中德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

“中德是中欧最主要的经贸伙伴之一,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中德两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双边合作韧性十足。”丁纯说。另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连续8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连续49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

3.飞凡结束三年“单飞”,上汽乘用车高管:后续将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角色

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飞凡两品牌正加速融合。

11月8日,上汽集团在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近期上汽乘用车已正式宣布《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梦想融合,承诺加乘》,荣威与飞凡品牌将加快在研发、销售、服务等层面的融合。

同日晚间,对于荣威与飞凡融合一事,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对蓝鲸新闻表示,飞凡脱胎于荣威,但2019年想荣威借整个市场的发展势头,在新能源、智能化上有更多发展,因此一步步有了R标,并安排飞凡一路尝试。“国内和我们这样去走的主机厂、汽车集团很多,也碰到这样、那样的机遇和挑战,但对我们来讲,荣威和飞凡是在一起的。”

据悉,上汽乘用车今年10月28日官微发布名为“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梦想融合,承诺加乘”的海报,并附带视频称,“荣威与飞凡不再独自奔跑,而是选择并肩前行。”

换言之,这意味着飞凡在独立运营三年后,选择结束“单飞”,重新与荣威融合。

时间回到三年前。2021年10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消息称,其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汽乘用车分公司原有R品牌由飞凡汽车以独立公司的形式,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按照上汽彼时的说法,飞凡汽车将深耕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探索运用创新的公司运营方式、商业运作模式和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独立运营、自负盈亏。

据飞凡汽车最初的规划,到2025年,飞凡汽车将成为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头部企业,成为头部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不过,在飞凡汽车独立后,尽管接连推出了R7、F7等车型,但并未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水花。公开数据显示,去年飞凡汽车销量21416辆,月均销不足2000辆。

那么,此次融合后,荣威和飞凡的品牌将如何定位?

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事业部总经理何明磊对蓝鲸新闻表示,荣威和飞凡的整个营销体系整合,最终出发点还是以服务用户为主。其实整个飞凡也好,R标也好,历史上就是脱胎于荣威,未来飞凡(R标)将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的一个角色和担当。

“无论R标也好,荣威也好,我们在做这样的整合,目标是为我们客户提供更好的长期服务,我们将不断增加网点,坚持长期主义,把我们品牌的每一款车做得更好。”何明磊说道。

在加速与飞凡融合之下,荣威也在加快新车上新。

11月8日,上汽荣威iMAX8 DMH新陆尊、D7 DMH世界冠军版双车正式上市,同时发布全新DMH超级混动系统技术路线和战略规划。其中,荣威iMAX8 DMH新陆尊共推出3款车型,官方零售价19.99万-24.99万元。针对荣威老车主还推出了“以旧换新”置换补贴,根据拥车时长享5000元/年的置换金,上不封顶(不含陆尊舒享版)。

对于新车对年度销量目标达成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俞经民对蓝鲸新闻表示,到这个月荣威就达成20万年销目标了,全年大概在二十三、四万辆左右。“我觉得明年我们可能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车企),明年40万(年销目标)坚定不移,后年(冲刺)60万辆,这个数字都是国内市场的。”

在俞经民看来,荣威品牌有一个很强的基因、很强的用户基础,所以国内更应该可以往上走。“可能之前销量低主要的原因不是产品力的问题,而是沟通的问题,离用户远了一点,所以要加强沟通。”(来源: 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