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会上,本田正式揭晓了其承诺推出的新款电池电动车Honda Zero原型。其中,首款车型是基于Space-Hub概念的SUV,命名为Honda 0 SUV;第二款则是基于轿车概念的Honda 0 Saloon。
本田透露,这两款新电动车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投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将首次搭载本田自主研发的Asimo操作系统。
概念车和原型车往往更侧重于设计创新,而非消费者最终能在经销商处见到的成品。尽管如此,Honda 0 SUV看起来像是80年代吸尘器与沃尔沃EX30的巧妙融合,而Honda 0 Saloon则有几分食蚁兽的神韵。但亲眼所见,它们远比我想象中的更加出色。
特别是SUV车型,其外观已颇为接近最终生产版本,并创新性地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后部货物开口,两侧各配备两个可折叠的桌子。Honda 0 Saloon则更加流线型,虽然仍保留了本田在2024年展示的轿车概念的设计精髓,但本田已对其进行了调整,用更实用的普通车门替代了概念车上的鸥翼式车门。复古风格的头灯闪烁开启,与80年代的兰博基尼Countach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款设计充满了怀旧情怀。当轿车车门开启时,轭式方向盘会自动旋转,方便驾驶员轻松滑入低矮的座椅而不被卡住。车门关闭时,轭又会旋转回原位。这得益于Zero平台的线控技术。(在SUV中,轭是固定的。)
两款车的内饰目前仍高度保留原型特征,仪表盘大小的屏幕横跨整个中控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本田与索尼合资即将推出的Afeela电动车。(Afeela也于本周正式亮相。)
外观设计上,还隐约可见豪华汽车制造商Lagonda的影子,这是一个由阿斯顿·马丁拥有的品牌,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阿斯顿·马丁推向市场的一款颇具争议的设计——阿斯顿·马丁Lagonda Shooting Brake,与本田在展会上展示的设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本田透露,Honda 0 SUV将是首款于2026年在北美市场投产的车型,生产地点选在其俄亥俄州的工厂。其驾驶体验可能与我在10月份在日本试驾的本田Zero原型CR-V相媲美。
本田表示,Honda Zero秉承了“薄、轻、智”三大原则。在CES展会上,本田高管特别强调了他们专注于展示“智”的原则。
这包括一个全新的、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Asimo OS,其命名灵感来源于公司2000年代初设计的名为Asimo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专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设计。
本田在2018年让Asimo退役,以专注于“更实用”的应用。但公司保留了机器人在其生命周期中行走的3326万多步的宝贵数据,这些数据涉及全自主机器人必须克服的众多障碍和安全问题。当本田在2000年推出Asimo时,它被广泛誉为既是一个深受喜爱的朋友(曾与总统巴拉克·奥巴马踢足球,并能自主识别人浪以及移动物体),也是日本技术进步的象征。
作为机器人技术的象征,本田决定以Asimo命名其新的操作系统。新的操作系统将实现数字体验的“超个性化优化”以及自动驾驶功能。本田还表示,他们计划整合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管理,以更好地控制悬挂、制动和操控等功能。
本田的Zero车型将配备3级自动驾驶系统,根据条件,驾驶员可以解放双手、双脚和注意力。目前,本田仅在其配备公司Sensing Elite技术的本田Legend轿车上提供此功能,而该轿车仅在日本提供租赁服务。
本田表示,他们将利用与Helm.AI(本田在2022年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的公司)的合作关系以及自身的AI开发能力,从“少量数据”中学习,以便其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快速扩展其适用范围。
本田希望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提供3级自动驾驶功能,并通过空中更新逐步扩展服务范围。所有Zero车型都将以“实惠”的价格提供这项技术。
本田未透露更多定价细节,但表示当3级系统启动时,乘客可以在车内观看视频或远程参加会议。
所有本田Zero车型都将搭载这一新操作系统,并支持空中更新。该系统还将从每位“用户”那里“学习”并适应其需求。因为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驾驶员和乘客的界限已变得模糊,只有用户来共同“增强驾驶的乐趣”。
本田还宣布与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系统级芯片,旨在减少ECU的数量并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
如今,大多数车辆都配备多个ECU来处理不同的系统。每个ECU都必须在毫秒内与其他ECU通信,这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支撑。车辆中的ECU数量越多,布线就越复杂,代码量就越大,延迟也就越多。因此,本田正与瑞萨电子合作,为未来Zero车型打造单个ECU。
本田表示,其ECU将涵盖从ADAS到动力总成、舒适功能以及AI等所有功能,而这将需要一个能够同时处理所有这些需求的强大芯片。
本田将这一开发更多内部化的举措,是汽车制造商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他们正逐渐放弃现成的即插即用式软件选项,转而开发定制的ECU、芯片和其他组件,以满足软件定义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AI应用和自动驾驶系统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