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OLED MacBook Air的发布可能因价格和供应链问题而推迟
2.总投资110亿元?维信诺第6代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取得新进展
3.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郑永豪/王东升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自适应光致变色最新研究成果
1.苹果OLED MacBook Air的发布可能因价格和供应链问题而推迟
韩国零部件制造商的消息人士称,由于担心价格和供应链问题,苹果可能会推迟推出采用OLED面板而非液晶显示屏(LCD)的MacBook Air。
分析师预计,苹果将在2026年推出采用OLED面板的MacBook Pro,并在2027年推出类似的MacBook Air,但现在普遍预计后者的发布时间会晚于此。
消息人士称,这一预测的变化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所需零部件的开发计划已经被推迟,因此消息人士表示,目前看来,延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表示,使用OLED面板代替LCD会提高产品价格,但今年OLED iPad Pro的表现表明,仅凭这一变化不足以吸引客户扩大销量。
多位分析师已将OLED iPad Pro的出货量预测从约1000万台下调至600万至700万台。平板电脑的销量在第二季度表现强劲,但第三季度有所下降。
消息人士称,另一个因素是,只有LG Display(LG显示)和Samsung Display(三星显示)能够供应iPhone制造商所需的OLED面板。这两家韩国显示面板制造商为最新的iPad Pro供应OLED面板。
他们表示,如果有更多显示面板供应商,苹果就可以像在其他供应链上一样,压低OLED面板价格。目前,预计只有三星显示将为MacBook Air提供OLED面板。
消息人士称,苹果已表达了希望MacBook Air的OLED面板价格更低的愿望,但显示面板制造商以成本为由,普遍不同意这一点。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苹果应该考虑将Air的规格提高到接近Pro的水平,因为显示面板制造商很难在短期内降低OLED面板的成本。
预计苹果将为Pro应用双堆叠串联OLED面板,面板有两个发射层,而Air采用传统的单层发射层。
该公司在其iPad Pro上采用了双堆叠串联,称为Tandem OLED。
2.总投资110亿元?维信诺第6代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取得新进展
据SYC世源科技11月8日消息,近日,世源科技承接的合肥维信诺第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顺利完成交付!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标志着合肥市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预示着中国在AMOLED显示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地位。
(来源:SYC世源科技)
7月30日,中建一局消息表示,其承建的合肥维信诺电子第6代(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作为安徽省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是维信诺新型显示产业化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1月,维信诺发布公告称,公司签署《合肥第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投资总额为110亿元人民币,其中项目公司注册资本55亿元,合肥东欣出资25亿元(股权占比45.45%),合肥鑫城出资5亿元(股权占比9.09%),公司出资25亿元(股权占比45.45%),公司放弃部分优先认缴出资权利。根据协议,各方同意合作投资建设第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投资、建设、研发、生产和销售AMOLED相关模组产品。各方同意设立项目公司作为该生产线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平台。
此外,今年8月29日晚间,维信诺发布公告,公司根据战略规划,有意建立并运营一条第8.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生产,从事中尺寸AMOLED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合肥市人民政府认可本项目对合肥市持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引进并支持本项目。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拟签署《合肥第8.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生产线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投资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合作在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投资项目公司落地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项目总投资额为550亿元人民币,其中股权投资330亿元,债务融资220亿元。
9月25日,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第8.6代AMOLED生产线开工活动。该产线落地合肥新站高新区,总投资55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合肥国显负责该产线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该公司将由维信诺、合肥市投资平台出资。
3.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郑永豪/王东升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自适应光致变色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郑永豪/王东升课题组报道了材料的自适应光致变色功能,并以《Self-adaptive photochromism》为题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孙梵熙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王东升副教授、韦晨教授和郑永豪教授为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论文第一单位。
该工作首次提出材料的自适应光致变色(self-adaptive photochromism, SAP)功能,即材料的颜色可以随所处环境变化,并始终与环境保持一致。在黑暗中,材料在整个可见光区域显示出均匀的吸收带,表现为黑色;在特定波长的环境光照射下,对应波长的吸光度会降低,从而在吸收谱中产生一个缺口,使得材料转变至环境的颜色。在实际应用中,SAP材料被放置在红色(仙客来)、绿色(黄金葛)和黄色(银杏)的灌木丛和不同颜色的亚克力盒子中。灌木丛和亚克力盒子中的反射和透射的光线诱导了SAP材料的光致变色和伪装。此外,SAP材料能够模仿周围不同颜色的图案。重要的是,SAP可以以涂料的形式进行应用,实现固体材料表面的自适应伪装。自适应光致变色材料的提出,为伪装、加密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可能性。(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