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在沪开幕:产业革命“前夜”,生态重构疾行
2.CounterPoint:2024年全球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达44亿颗
3.英特尔第一季度财报持平,开启重组进程
4.上海市电子材料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召开
1.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在沪开幕:产业革命“前夜”,生态重构疾行
在汽车不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产业整体呈现跨产业、跨领域融合发展的积极态势,自主品牌车企在初步解决造车问题后,“车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在汽车与半导体加速靠拢的情势下,一场新的产业变革已“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4月25日,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上海)成功举办。作为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海车展)主题论坛之一,此次大会以“芯驱动·智未来,构建汽车半导体新生态”为主题,凝聚全球汽车半导体产业共识,强化协同合作,传递自主创新、昂扬奋进的时代之声。来自政府嘉宾、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主机厂、Tier1、车规级芯片厂商,咨询机构、知名PEVC等数百位各界嘉宾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 谢戎彬
汽车产业呈现多行业跨领域交互的生态特征,已处在产业革命“前夜”,然而现实挑战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汽车半导体新生态极具紧迫性与必要性。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在致辞中发出三点倡议:重视车规级芯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整车企业、芯片企业、科研机构聚焦“卡脖子”领域协同合作;加快人才培养,鼓励校企构建以产代研、以研促产新格局。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春霆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春霆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正迈向新阶段,半导体作为大脑车规级芯片的自主可控与性能突破,决定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通过共建多元的交流平台,加速技术转化和产业协同,中国供应链企业一定能以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融入全球市场,在竞合中探索共赢路径!”
共襄盛事:汽车大国,以“芯”制胜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汽车芯片作为汽车的“智慧大脑” ,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88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依托庞大的市场需求,建立起强大的车规芯片生态。
高通中国孟樸(上图左)均联智行胡哲奇(上图右)
加特兰吴翔(中图左)德州仪器赵向源(中图中)博世中国张麟(中图右)
黑芝麻智能杨宇欣(下图左)辰至半导体刘利元(下图中)瑞芯微电子陈楚毅(下图右)
均联智行亚洲区研发总监胡哲奇在演讲中指出,多重影响下,智能座舱域控及融合芯片的国产化趋势已然显现。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长期主义开展更多合作,方能为行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博世中国集成电路研发总监张麟表示,预计到2030年基础车型的单车芯片需求量将达1000颗,而高端车型更将突破3000颗。这意味着即便在汽车总产量持平的背景下,车规半导体市场需求仍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博世也将继续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
加特兰市场总监吴翔在演讲中强调,创新是半导体设计企业突围的唯一路径,并分享了加特兰在芯片集成度、场景定制处理架构、AiP技术产业化应用三方面的关键性突破。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指出,下一代汽车系统架构的显著趋势是:驾驶辅助、智能座舱、车载连接等多个功能域融合,也推动了舱驾融合的发展,需要车内多个软硬件模块之间高效协同,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框架、传感器、AI算法等,而半导体芯片的性能决定了智能融合体验的高度。
作为国产AIoT SoC芯片厂商,瑞芯微电子受益于电子行业复苏以及端侧应用爆发,下游产品线全线增长,汽车电子、机器视觉等领域增长迅猛,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取得了优异成绩。瑞芯微车载事业部VP陈楚毅表示,依托多年来在AIoT领域积累的成熟的应用方案,瑞芯微持续为主机厂商及客户做出贡献。
德州仪器 (TI) 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赵向源认为,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汽车架构的变革成为业界当前热点,特别是区域架构,对其进行有效调整,能够降低整个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减轻整车重量,在车辆的设计和制造中作用日益凸显。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强调,下一代辅助驾驶芯片需要具备“高算力+高带宽”“友好通用的工具链”“平台化、系列化”“全栈化的解决方案”等特性。
辰至半导体研发副总裁刘利元在演讲中指出,融合生态的跨越发展推动汽车架构向集中化与区域化演进,中央计算+区域架构正逐渐成为未来汽车架构的主流形态。国产高性能中央域控制器芯片的突破对于国内汽车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向上打通车企与芯片企业的联合研发通道,向下带动传感器、执行器等国产零部件升级。
山高水长不辞其远,披荆斩棘不改其志。演讲嘉宾们鞭辟入里的分析,振聋发聩的论据,发人深思的观点,彰显了本次大会对产业现况的切实回应和积极作答。而锚定未来,聚合力量,无疑将成为新阶段下产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蓝皮书重磅发布,“新秀”势如破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产量达1288.8万辆,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更是达到40.9%。傲人成绩的背后,藏着哪些产业密码与行业变革?
2024年5月,在人民日报社的策划部署与全面指导下,人民日报社内参部与《中国汽车报》社共同组成报道项目组,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典型,历经近一个月深度调研,6月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系列内参;同年7月,该组内参部分篇目脱敏公开,以系列报道形式在《中国汽车报》及多个权威平台连载发布,获得业界强烈反响。在此背景下,该项目组进一步策划撰写了《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蓝皮书》。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蓝皮书》发布
会上,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副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与长安汽车、赛力斯、法士特松正、德赛西威、加特兰等企业代表共同发布《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蓝皮书》,从政策、法规、产品、技术和企业等多个方面展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去一年的成绩与经验。
推动产业向前的进程中,向来是“言耕者众,执未者寡”,那些勇于付诸行动的先行者值得鼓励。为此,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在本次大会上重磅揭晓“年度汽车产业链突破奖(2024-2025)”,旨在表彰在实现创新升级、推进产业链自主可控等方面表现优秀,为中国汽车半导体制造国产化发展贡献重要力量的优质企业。
“年度汽车产业链突破奖(2024-2025)”获奖企业合影
历时数月,评审团综合多维度考评,12家企业脱颖而出——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裕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敦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慷智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珠海极海半导体有限公司、琻捷电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威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爱集微创始人、董事长、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秘书长老杳登台为获奖企业颁奖。
“新秀”势如破竹,更行更远更强。本次“年度汽车产业链突破奖(2024-2025)”的获奖者,深耕高性能通信芯片领域的裕太微,在会上举行“驭时智行 裕太微车载TSN Switch芯片发布会”,隆重推出其首款车规级TSN Switch产品——驭枢系列,即YT9908和TY9911系列共4颗芯片,向打破国际芯片巨头长期垄断车载高速通信芯片局面迈出重要一步。
裕太微车载TSN Switch芯片发布会
裕太微车载事业部总经理郝世龙透露,未来数月内,该公司还将推出具备4项“超”能力载摄像端SerDes产品,以完善车载以太网和通信传输产品矩阵。
汽车产业“大棋盘”,落子技术创新
如果说上午的主题演讲聚焦宏观趋势与生态联动,下午的会议则更加侧重技术攻坚与技术落地,这也是历届大会不断扩展的内涵与理念,始终跟随业界前进的步伐。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大棋盘”上,中国汽车行业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棋手”,而实现产业崛起、产业自主的关键,在于让产业链企业“各展所长”发挥技术优势。
络明芯微电子苏裕建(上图左)裕太微郝世龙(上图中)顺络电子唐瑞曦(上图右)
意法半导体姜炯迪(下图左)睿赛德电子熊谱翔(下图中)Yole Group杨宇(下图右)
“围绕全球汽车模拟芯片市场,特别是汽车照明领域,络明芯已供货超8年,前装车规芯片累计出货超4亿颗,与全球30多个汽车品牌和240多家客户达成合作。”络明芯微电子高级市场总监苏裕建在演讲中强调,公司将继续聚焦高品质汽车照明芯片,向更高集成度、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产品矩阵,为汽车安全保驾护航!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营销总监唐瑞曦从汽车电子应用出发,探讨车规级被动器件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市场趋势以及在车规芯片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我们的产品在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极具优势,多款产品已通过AEC-Q200认证,能够为汽车电子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
随后,睿赛德电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熊谱翔指出,始终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作为核心战略方向,深度参与并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传统分布式向域集中式、中央计算式的变革进程,以自主研发的RT-Thread操作系统及创新技术方案,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提供软件技术支撑。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汽车电子应用总监姜炯迪表示,传统分布式ECU架构正逐步向集中式、集成化的域控制器演进。在传统分布式阶段,ABC、DCDC、VCU、BMS相互分立,依靠繁重复杂的线束连接器,体积庞大。在经历物理式集成阶段后,正走向电气化集成阶段,不仅是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更将实现跨域协同与集成化的趋势。这一过程中,多合一微控制器将扮演关键角色,推动动力域系统的电气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
Yole Group汽车半导体首席分析师杨宇对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长期和中短期趋势、汽车半导体的发展方向,及汽车主机厂现状作细致分析。他认为,目前感受最强的是电动化、智能化,“以前说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今年国内一些头部企业提出全民智驾概念,对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推动。”Yole研究显示,中国主机厂无论是半导体覆盖的广度、深度明显超出全球平均水准,中国主机厂半导体战略领跑全球。
大会尾声,聚焦“整车-Tier 1-芯片,如何打破边界重构汽车半导体生态”议题的圆桌论坛将本次会议推向新高潮。
长城汽车产业基金华东总经理/芯片战略部部长贡玺,联想集团汽车计算驾驶产品线总经理包广俊,中科创达智能汽车副总裁、滴水智行副总经理宋洋,英飞凌科技汽车业务底盘与智能驾驶系统业务单元大中华区市场负责人、高级总监崔俊杰,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璐做客圆桌论坛,就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并取得一定共识——车企自研芯片绝非完全取代Tier 1,而是在追求更高性能、更低成本以及更强供应链自主性的过程中,与Tier 1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合作。同时,面对汽车行业内卷,无论是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还是软件平台的统一化,各企业都在积极探寻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最后,汽车半导体生态的重构无法一蹴而就,都需要车企、Tier 1、芯片制造商及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
写在最后:半途须努力,登顶莫辞劳
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和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上海车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协办。大会筹办期间、举办过程中,获得产业界嘉宾一致赞赏与肯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将于今日(2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23米层03会议室(北)同步启动,为众多车规芯片厂商提供展示自身创新技术的舞台。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发轫于“缺芯”之际,起步在汽车、半导体产业融合演进中,历届大会始终因应科技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每年主题始终随着各界对科技创新认知的加深而持续升级,成为具有强大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国际化一流汽车电子展示平台,为产业创新提质勾画“芯路径”。
2.CounterPoint:2024年全球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达44亿颗
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在2024年全球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出货量将达到44亿颗,同比增长2%。这一预期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终端市场需求的复苏推动。
CounterPoint的报告进一步指出,尽管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每台智能手机平均搭载的摄像头数量有所下降。这一趋势持续压制了CIS的需求,反映出在智能手机设计中,摄像头数量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增长。厂商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优化算法等软件方面,而不是增加硬件设备。
CMOS图像传感器是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手机摄像头的画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智能手机制造商开始更加注重软件优化,以提高摄像头的拍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增加摄像头的数量。
3.英特尔第一季度财报持平,开启重组进程
4月24日英特尔公司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27亿美元,同比持平。净收入为8亿美元,同比下降115%。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表示:“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营收、毛利率和每股收益(EPS)均超出预期指引,这是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但重获市场份额并实现可持续增长非朝夕之功。我们正快速行动,提升业务执行力与运营效率,同时赋能工程师团队打造卓越产品。英特尔正回归本质——通过专注倾听客户需求,实施必要的改革,打造一个全新的英特尔。”
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指出:“今年开端良好,我们很好地推进了战略重点的执行。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给全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一态势也反映在我们的业绩展望中。我们正以严谨和审慎的方式,持续投资核心产品与晶圆代工业务,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约运营成本并优化资本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宣布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业务执行更加优化、高效,包括精简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级以及加速决策流程。通过实施这些举措,英特尔希望将重点赋能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卓越的产品,强化企业内的责任制。
在致全体员工内部信中,陈立武表示:“我们需要回归本质,赋予工程师们更大的权力。这正是我将核心工程部门纳入汇报给我的高管团队的原因所在。我们将推动一系列变革举措,通过消除那些繁琐的流程和工作方式,为工程师们创造一个激发创造力的高效平台。”
同时,陈立武希望塑造更为扁平的组织架构,减少层级、拓大管理幅度、赋权高绩效人才,提升执行力。陈立武还指出,目前要求员工每周在公司上班三天的政策并未得到一贯执行。自9月1日起,公司将要求所有员工每周在公司上班四天。对效率的关注还将延伸到大幅减少内部行政工作,包括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和减少参会人数。
4.上海市电子材料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召开
在优化上海市电子材料产业生态环境、服务企业与政府、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愿景下,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盛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彤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彤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颐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船派瑞特种气体(上海)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发起并筹备的上海市电子材料协会,于2025年4月19日在黄浦区华仑大厦成功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上海电子材料行业发展中又增添了一支重要力量。
上海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肖贵玉出席并讲话,市经信化委主任张英、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阮力、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出席并致辞。出席大会的还有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黄浦区委书记杲云、长宁区区长刘平、市经信化委副主任张宏韬、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市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吴栋林等领导,和辉光电董事长傅文彪、中芯国际董事长刘训峰、华虹(集团)董事长秦健、华谊集团董事长、市新材料协会会长顾立立、化工区发展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金健等行业龙头企业代表,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理事长张素心、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管维镛、世界总裁协会主席、香港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郑经纬等兄弟协会嘉宾,市政府参事顾晓敏、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董事长俞文杰、华虹(集团)原副总裁项翔、资深投资人董叶顺等领域专家。市经信委新材料处、综合规划处、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交大集成电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研院、临港集团、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基金投资公司的领导和嘉宾,以及各会员单位代表、媒体代表共150多人共襄盛举。
大会期间,多位重量级领导嘉宾对协会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上海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肖贵玉在讲话中指出,电子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上海市电子材料协会的成立是行业企业顺应产业变革、加强协同协作的主动选择,也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发展大局的重要实践。他强调,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会员企业聚焦关键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材料产业高地。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在致辞中强调电子材料产业重要性,介绍上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成就及未来规划,并希望协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专业优势和平台优势,搭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桥梁,共同推动上海电子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阮力在致辞中介绍了上海化工区电子材料专区近年来在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形成协同创新体系、提升产业配套率等方面的显著成果。阮力表示,化工区将持续聚焦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转型。他期待协会能助力提升上海电子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材料产业高地。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在致辞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期望协会能在加强战略协同、共建创新生态、优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与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电子材料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在会议议程中,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规划处赵广君处长宣读同意协会成立的批文。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协会筹建工作情况报告(草案)、协会章程(草案)以及选举办法(草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与会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包括马静、王建成、孙凯君等在内的20名理事及刘炜炜、周强、秦文远等3名监事。在随后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一次会议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马静、金健、张伟明、周建辉、黄俊、李炜、王建成等第一届协会领导班子,周强当选为监事长。
新当选的协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马静在表态发言中,对各位领导、嘉宾和会员朋友们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将认真履行会长职责,与新一届协会班子共同努力,扎实做好“两服务两促进”工作,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会员,在攻坚克难中发挥好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为上海电子材料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举行了协会活动资金捐赠证书颁发仪式,以感谢化工区发展公司、盛剑科技、彤程化学、颐成资本、浦江气体等5家对协会健康发展作出有力支撑的企业。
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路庆华作了题为《电子化学品皇冠上明珠——光刻胶》的专题报告。路教授详细阐述了光刻胶在电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与会代表带来了前沿的技术信息和深刻的行业洞察。
随着全体会员及嘉宾合影留念,上海市电子材料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落幕。此次大会的召开,不仅为上海市电子材料行业搭建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协会将以此次大会为起点,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在推动产业升级中展现作为,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我国电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会员大会由协会秘书长、协会发起单位代表颐成资本董事长王建成主持。专家主题报告环节由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复旦微电子董事副总经理沈磊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