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Tom's Hardware)
Intel的Core Ultra 9 285K处理器上市已逾半年,期间其性能虽有小幅提升,却不容小觑。Phoronix的最新重测显示,与初上市时相比,这款Arrow Lake系列旗舰处理器在Linux环境下的多项基准测试中,平均性能提升了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提升是在未启用Intel新宣布的“200S Boost”BIOS内存超频功能的情况下实现的,尽管我们测试显示这一变化相对细微。
Core Ultra 9 285K处理器于2024年10月面世,作为Intel“Arrow Lake”系列的顶尖之作,初上市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尽管它在生产力和多核性能上表现出色,但游戏性能却低于Intel前代Raptor Lake Refresh,而Raptor Lake Refresh的发布同样令人失望。
幸运的是,Intel一直在努力改善其首日不佳的表现,通过后续的BIOS更新和驱动调整,Arrow Lake系列在性能上有所回暖。Phoronix在Ubuntu 25.04系统上的测试显示,Arrow Lake基准测试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单核和游戏负载方面。
这一提升很可能得益于对Intel大核/小核设计理念的优化,通过性能核与效率核的混合使用,实现了工作负载的平衡。Linux内核在调度任务方面进行了优化,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大小的核心,而Intel的BIOS更新也朝着这一目标迈进。如今,更多的单核任务被合理分配至性能核,使得芯片能在更高的速度和功率下运行。
这些基于Linux的新测试恰与Intel宣布“200S Boost”BIOS功能的同一天发布。Intel现已将一系列超频功能纳入硬件保修范围,包括内存和织构超频,旨在进一步提升实际性能,同时避免繁琐的调整或影响非超频用户的保修。在我们的测试中,性能提升与预期的内存超频性能相符,速度提高了7.5%。尽管该功能存在一些严格的限制和保护措施,但它仍是挖掘Arrow Lake潜力的有效手段。
Linux对P/E核调度的逐步改进与200S Boost的强强联合,意味着Arrow Lake在CPU领域的地位有所提升,尤其对于Linux用户而言。尽管在使用200S Boost的更新测试中,其地位并未显著改变(因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所有CPU启用了XMP进行测试),但285K在Linux上的性能提升依然令人瞩目。要精确量化Arrow Lake的性能提升幅度颇为困难,尤其是与其他可能也在提升的CPU相比。然而,驱动程序和软件更新持续提升CPU性能的趋势已蔚然成风。
请关注Tom's Hardware在Google News上的最新动态,获取我们的最新新闻、分析和评论。别忘了点击关注按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