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亿美元损失重压,黄仁勋火速来华稳固中国市场
22 小时前 / 阅读约8分钟
来源:36kr
特朗普反复横跳,硅谷芯片巨头们颇感无奈。

在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中,全球芯片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美国芯片企业首当其冲。据报道称,英伟达本周二公布的8-K文件显示,美国政府通知该公司向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及澳门)销售尖端芯片(H20)时,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

文件发布后,英伟达预计会在第一季度中额外增加55亿美元的相关费用计提。随后,英伟达股价单日下跌6.9%,市值一夜蒸发约18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万亿元)。至截稿时,至截稿时,其股价未见止跌,较前日下跌4.51%。

北京时间4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身着西装紧急访华,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北京会面商谈相关事宜。时隔三个月再次访华,黄仁勋的焦虑不言而喻。

有意思的是,黄仁勋曾在4月初参加特朗普举行的海湖庄园晚宴。据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称:黄仁勋出席晚宴后,美国白宫改变了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的计划,并暂停进一步限制这种芯片出口。显然,特朗普又食言了。

特朗普政府对待关税问题的反复横跳,无疑让硅谷的芯片巨头们感到头疼,没有一家芯片企业会甘于放弃中国市场。黄仁勋此次访华,除了表明态度,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黄仁勋表态: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中国是英伟达战略版图的支柱。”黄仁勋在会面中强调道,“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的企业,我们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相互成就。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消费市场之一,其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与领先的软件实力,更成为我们持续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回顾黄仁勋的创业史,“时也,运也”可能比努力更重要。虽然英伟达发明了GPU(图形处理器,俗称显卡)这一芯片品类,但英伟达的业务规模很长一段时间被限制在PC领域,主要消费群体局限在游戏玩家。直至AIGC产业开始规模化,GPU意外成为AI大模型训练的主要算力设备,英伟达凭借早年布局的CUDA技术一飞冲天,在2023年5月市值突破万亿美元。此时,英伟达已成立30年, 从“卖显卡的”到“AI教父”,黄仁勋自然深谙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根据财报显示,英伟达2025财年(2024 年 1 月底至 2025 年 1 月底)营收为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中国区(包括香港)营收为171.08亿美元,同比增长66%,创历史新高。虽然中国区收入占比为13.1%,但高速增长让英伟达无法忽略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在英伟达的营收结构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到创纪录的115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42%,反映出AI市场的火爆和AI算力芯片的需求量惊人。反观游戏显卡业务,营收仅为114亿美元,同比增长9%。

中美AI竞速,芯片巨头两难

据Omdia统计,2023年,中国互联网企业至少购买了12.5万张H100显卡。2023年末,美国发布限制令,收紧对我国出口尖端AI芯片,英伟达H100/H800/A100/A800等型号受到限制,甚至包括顶级游戏显卡4090。为了减少损失,英伟达迅速向中国市场推出“特供版”H20,2024年销量保守估计超过100万块。

不过,摩根士丹利于4月22日发布报告称,根据供应链调查显示,纬创基板组件的元器件供应商已被要求暂停发货,说明供应链担忧Hopper GPU基板的生产持续性,或涉及H20产品。摩根士丹利还调研了上游产业链,最新的AI供应链追踪报告指出,目前H20基板组装量已被腰斩。

今年初,DeepSeek在全球爆火,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创新:即便是使用性能仅为H100三分之一的H20,也能开发出全球顶级的大模型,且部署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DeepSeek的出现证明:限购芯片无法阻挡中国企业的AI技术创新。

遗憾的是,特朗普政府并未看清这一本质,于是又故技重施加码限制令,导致美股芯片股大跌,美企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Bernstein分析师Stacy Rasgon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芯片限制令,只会将市场拱手让给华为等中国企业,美国芯片产业将面临重大损失。

作为英伟达的主要竞争对手,AMD的算力显卡MI308系列及其同类产品也受到此次限制令影响。虽然该产品在中国市场销量有限,但中国是AMD的第二大市场,营收占比达24%。由于高端游戏显卡同样具备一定的AI算力,AMD对该政策表示担忧,预计将产生8亿美元的费用计提。

今年3月,AMD董事会主席兼CEO苏姿丰现身北京,在AMD AI PC创新峰会上演讲。苏姿丰特别强调:中国市场在AMD的业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除了向游戏玩家示好,苏姿丰还发布了一系列AI PC处理器新品,可运行Llama、DeepSeek等700亿级参数大模型,可以看作是AMD在AI算力芯片市场的另辟蹊径,即布局民用AI市场。

另一家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其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Gaudi系列算力卡同样面临限制令的影响,暂时未发布损失评估。近年来,英特尔业绩不断下滑、市值暴跌,一度陷入被竞争对手收购的困境。今年3月,英特尔起用华人CEO陈立武,被称作是“最懂中国市场的CEO”。陈立武与中国半导体行业颇有渊源,其创办的风投公司华登国际,曾投资中芯国际,支持后者成功登陆科创板。

上任以来,陈立武对英特尔的业务和人事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任命王稚聪担任新设立的英特尔中国区副董事长一职,全面负责管理英特尔中国的业务运营。对此,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表示:“这一任命将进一步增强英特尔中国的管理团队,深化英特尔中国2.0战略,为中国产业伙伴和我们的客户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中国是PC生产和销售大国,英特尔此举无疑是希望借助中国市场的强大号召力,恢复其作为世界一流产品公司的地位。

美国芯片巨头选择坚守中国市场,这是自由经济和市场包容度的体现,中国向来欢迎全球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也大力发展芯片产业,致力于自研自产自销,在提升市场健康度的同时,也反制了美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国打响芯片反制战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2024至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100EFLOPS,对应AI算力芯片市场规模达2600亿元。目前,GPU国产化率仍偏低,在10%左右。在此情况下,广阔的市场空间实际上为国产芯片厂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复盘国产算力芯片市场,国内的头部企业包括华为、寒武纪、昆仑芯、海光、壁仞科技等。

实际应用方面,华为凭借其综合实力的优势领先其他企业,鲲鹏+昇腾的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在第三方硬件厂商为政府和企业定制的DeepSeek、智谱等大模型一体机上,拥有不错的性能表现。寒武纪、海光、壁仞科技、龙芯中科等,也采用自研一体机或与硬件厂商合作的形式,在AI算力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芯片发展离不开制造工艺,我国在该领域也在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据报道称,国内科研团队正在通过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LDP)技术实现EUV转换,从而打破荷兰阿斯麦垄断的激光等离子体(LPP)技术路线。如果试产成功并达到良品率标准,AI算力芯片的制程问题便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