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前夕,宁德时代秀了一波技术实力。
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了名为“边界觉醒”的超级科技日发布会,这场发布会的主角有三:第二代神行电池、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
第二代神行电池兼具了800km续航和峰值12C的充电倍率。12C用直观的数据来表示的话,就是30秒可以补能75公里,1秒相当于2.5公里。这是在比亚迪发布10C闪充后,宁德时代的强力回击,也是宁德时代技术实力的证明。
但这只是发布会的“前菜”,宁德时代CTO高焕仅用了数分钟时间,便结束了产品展示。
随后,钠新电池正式登场,这是继麒麟、神行、骁遥、天行等产品之后,宁德时代再次推出的全新产品。
这款产品既补足了钠电能量密度低的缺陷,还将其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发挥到了极致。
据发布会介绍,宁德时代钠新电池能量密度高达175Wh/kg,可以带来超500km的纯电续航和超200km混动续航,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通勤和近郊出游的需求。
此外,钠新电池可以做到-40℃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充电峰值倍率可以达到5C,在2025年末就可以量产。也就是说,这款电池的到来,可以让新能源车往长江以北继续渗透。
这两款产品对汽车行业,以及个人消费者的影响,都还在意料之中。比如宁德时代早在2021年就已经开始布局钠电,如今开启大规模商用。
而第三款新品,骁遥双核电池,则可能是一款引领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走向,且给个人消费者带来更显著,更长久利益的产品。
36氪认为,宁德时代将这次发布会称之为“边界觉醒”的原因,就在于骁遥双核电池的问世。接下来,36氪将详细讲述这款产品的创新,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哪些质的变化。
什么叫双核电池?
宁德时代将一个电池包分成两个独立能量区,相当于一个大电池系统包含两个小电池系统。小电池系统分别用不同材料的电芯,来弥补单一材料电池系统的不足,进而让大电池系统成为六边形战士。
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在电池底盘一体化的趋势下,车企和电池公司都在致力于提高电池系统空间利用率,而宁德的双核系统,让线束增多,空间利用率并没有优势,这样如何保证能量密度?
这就要依靠于跟骁遥双核共同发布的,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
据介绍,宁德时代的自生成负极电池,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所以能够在同样的电池包空间内,配置更多电量,带来更长的续航。
为了打造出自生成负极电池,应用了多项首创技术。比如在电池负极的设计上,宁德时代为锂金属打造了界面保护层,有效阻隔活泼组分渗透,显著降低存储过程中活性锂的副反应消耗,大幅提高无负极电池存储性能,减缓电池的衰减。
再加上对隔膜、电解液等材料全方位的改善,宁德时代的自生成负极电池,在维持高比能优势的情况下,还能兼顾高安全和长寿命。
此外,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 ,可以灵活适配各种材料体系。比如,钠体系自生成无负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可达350Wh/L;磷酸铁锂体系自生成无负极电池,可实现680~780Wh/L的体积能量密度;三元体系自生成无负极电池,更是将三元的性能拉升60%,将体积能量密度拉满至1000Wh/L。
宁德时代现场展示了四种主要搭配:
钠铁双核:由“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 组成而成,充分利用了钠新电池的低温性能,-40℃环境下能量保持率依旧大于90%。以轴距2.75米的车型为例,搭载钠铁双核电池,整体电量可突破75度,综合续航突破700公里。
铁铁双核:由“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成而成,可为轴距接近3米的车型提供千公里续航,主能量区还可以拥有峰值12C的充电体验,从10%补能至80%SOC仅需7分钟。
三元铁双核:由“三元体系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而成。主能量区三元电池可以提供达到1兆瓦的动力,即使电量仅剩20%,仍可输出超过600kW的功率,远超1台V12发动机;此外,主能量区也可达到12C峰值充电倍率。
双三元双核:“三元电池+三元自生成负极电池”搭配而成,搭载在轴距3米的轿车上,配电量可突破180度电,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
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推动了动力电池进入“多核时代”,这款电池出现的意义不亚于早期的CTP的电池包结构,是一次进步意义非常大的工程创新,那么对消费者来说,这款电池又意味着什么?
一直以来,汽车外观和内饰都讲究千人千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而电池产品,却以标准化为主题。
不管是最开始的圆柱电池,还是VDA尺寸的方形电池,亦或是标准化模组,标准化的电池包,以及宁德时代的神行、麒麟等等,都是以标准化为考量。
而这次,宁德时代这次打破了电池常规的标准化模式,重新以地域需求、消费者需求为前提,打造了双核系统,这在动力电池行业还是独树一帜的产品。
双核系统,也可以被称为增程系统。
增程系统之所以被称为“增程”,是因为它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增加额外的能源补给装置,来延长电动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
现在行业通行的设计是用燃油发动机驱动电机,这也是很多人戏称增程车为“卖电车,靠油箱”的原因。
而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的出现,让两块电池互相补能,从“油电增程”转化为“电电增程”。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可以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带来不同的用车体验。
“电电增程”同样解决了里程焦虑,最高可以续航1500公里,更重要的是,这一产品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相当于开启了电池个性化的新时代,也就是宁德时代一直以来所说的——“您的时代”。
比如北方地区的消费者,可以选择钠铁双核电池,对性能有极致追求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双三元双核电池。车企不用额外付出电池开发成本,仅按需配备车辆版本即可。
骁遥双核电池,是目前只有宁德时代能做到的产品,因为宁德时代对多材料体系均有布局。
多年来,宁德时代已经在钠离子、磷酸铁锂、M3P、三元锂、凝聚态、硅碳体系、自生成负极技术等多种技术路线上都有产品问世。
所以说,双核只是开始,宁德时代提出了这种技术构想之后,未来还会有三核、四核、乃至多核的电池产品出现,消费者也能够根据不同的用车场景,选择不同的产品。
没有一种单一体系的动力电池可以满足全场景的需求,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安全性能不佳;磷酸铁锂更安全,但低温性能较弱;钠电有快充和低温性能优势,但能量密度又一言难尽。
这也是宁德时代推动多核电池的根本原因,想要打造一款全场景无短板的产品,只能取长补短,用不同产品体系的组合,带给消费者更全面的体验。
当行业还在为“油电之争”踌躇时,宁德时代已经将竞争推向一个新的维度,即让电池“读懂”用户,未来,每一块电池都可能是为不同场景而生的“专属配置”。
在大部分消费者的注意力已经放在智能化上之时,宁德时代再次证明,电池的故事远未完结,而属于技术边界觉醒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