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11 日消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宣布,旗下华陆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高端聚甲醛新材料项目中试成功打通核心工艺流程,产出合格产品,各项指标数据大幅优于同类产品。
这标志着华陆公司成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垄断,实现高端聚甲醛新材料生产技术自主可控,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IT之家注:聚甲醛(简称 POM)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以其优异的机械强度、刚性和耐磨性而著称,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树脂,可在 104℃以下长期使用,脆化温度-40℃,吸水性极小,可用于替代钢铁、铜、锌、铝等金属材料和其它塑料,有“金属塑料”“赛钢”“超钢”之称,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且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长期以来,国外实行严密技术封锁,现有国内能够生产的产品存在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高端牌号产品仅能长期依赖从少数国外公司进口,产业发展处于受制于人的窘境。
自 2021 年起,华陆公司组织攻关团队开展高端聚甲醛产品的研发,与中国化学科研院协同攻关,自主设计建设了千吨级中试装置,成功攻克了原料和中间产品提纯、过程易爆聚堵塞设备管道、产品熔融指数难达标等关键难题,最终成功攻克聚甲醛“卡脖子”难题,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具有较低的挥发含量和较低的物耗能耗,规模投资低、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