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增长超300%vs暴跌1200%,半导体洗牌进行时
1 天前 / 阅读约13分钟
来源:36kr
通过2024年财报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出现三点变化。

最近,Gartner发布研究报告,预计全球半导体收入将在2024年达到6260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18.1%,并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上升至7050亿美元。

在过去的一年中,半导体行业出现了“结构性分化”的鲜明特征。一方面是消费电子需求的持续疲软,另一方面则是数据中心、AI芯片、存储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翻过春节后,全球半导体企业前十都已经陆续公布了2024年的财报业绩。本文将以已披露财报的9家企业为核心,结合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解析2024年半导体行业的“胜负手”,并且一起从各家的预测中看看2025年的半导体市场发展。

全球半导体TOP10成绩单

半导体产业纵横整理了全球半导体TOP 10(按照Gartner2023公布排名)2024财年的业绩。

三星电子

三星电子实现了300.9万亿韩元的总营收,同比增长了16%,而归母净利润则飙升至33.6万亿韩元,同比激增131%。

具体来看,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业务在2024年营收达到665亿美元;代工业务销售额29.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6%;移动业务销售额114.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视觉显示业务营业利润1.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2%。

2024年,占三星电子营收大头的半导体业务的增长是来源于存储的强劲反弹,尤其是HBM、高密度DDR5产品的销量增长显著。在代工上的业绩下滑,也侧面印证了三星2nm工艺进度的艰难。

英特尔

英特尔全年营收531亿美元,同比下降2%,归属于英特尔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高达188亿美元,相比上一年的17亿美元,下降了约1205.88%。毛利率32.7%,比上一年下降7.3个百分点。

英特尔收入来源目前分为: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网络和边缘事业部(NEX)、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和其他独立业务部门(如Altera、Mobileye等)。

具体来看,CCG业务全年收入303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4%;DCAI业务全年收入12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NEX边缘业务全年收入58亿美元,同比增长1%;Intel Foundry业务全年收入175亿美元,同比下降7%。

去年英特尔的主要下降还是在于晶圆代工业务,去年代工业务毛利率为负,营业亏损超过130亿美元。

高通

高通2024财年总收入为331.9亿美元,较2023财年同比增长9%,净利润为101.42亿美元,相比上一财年同期增长了40%。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高通有46%的收入来自于中国客户。

具体来看,负责智能手机、汽车和其他智能设备芯片的QCT部门(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营收达到331.9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5.20%;负责技术授权业务的QTL部门(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实现营收55.72亿美元,营收占比14.30%。 ‌

博通

博通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这次的营收创下了博通的历史新高,其中 AI 和 VMware 两大业务板块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毛利率来看,博通毛利率高达76.5%。

具体来看,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全年营收300.96亿美元,同比增长7%。对于这部分营收的增长,博通表示受到人工智能收入推动122亿美元。得益于博通为超大规模客户量身定制AI XPU,强调高性能计算和网络连接能力,AI收入同比增长220%。

去年,博通成功整合了VMware。因此,基础设施软件业务方面,全年营收214.78亿美元,同比大增181%。这部分业务的增长速度从所占的营收份额可以看出来,上一财年基础设施软件业务占博通总份额的21%,但今年占到了42%,直接翻番。

SK海力士

SK海力士去年全年的营收达到66.1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3.47万亿韩元,净利润为19.80万亿韩元,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佳年度业绩。

这个营收什么概念?SK海力士有史以来最高的营收是在2022年创下的,但2024年比2022年营收还要高出21万亿韩元。

具体的表现来看,HBM(高带宽存储器)在2024年贡献了DRAM销售额的40%以上,企业级固态硬盘(eSSD)需求在2024年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AMD

AMD全年的营收达到258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16.4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

具体来看,数据中心事业部营业额创新高,2024年营收达到126亿美元,同比增长94%,主要是去年AMD Instinct和EPYC处理器的增长。客户端事业部营业额在71亿美元 ,同比增长52%,这方面是对AMD锐龙台式处理器及锐龙移动处理器的强劲需求。游戏事业部营业额为2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3%。嵌入式事业部营业额在3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3%。

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全年的营收在132.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3.2%;净利润15.6亿美元,同比下降63.0%。在毛利率方面,则实现了39.3%。

具体来看各部分,模拟产品、MEMS与传感器(AM&S)部门下降了13%;功率与分立(P&D)部门下降了19%;微控制器(MCU)部门下降了39%;数字IC和射频(D&RF)部门下降了16%。

意法半导体的财报中也展示了按照终端市场的收入情况,2024年工业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49%,汽车类、个人电子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幅度也分别达到14%和11%,通信设备和电脑外围设备同样下降了2%。

英飞凌

英飞凌2024财年营收为149.55亿欧元,同比下降8%;利润为31.05亿欧元;利润率为20.8%。

具体来看,汽车业务(ATV)营收84.23亿欧元,同比增长2%,占总营收的56%,稳居最大业务板块地位。这方面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xEV(电动车)相关产品和微控制器的需求增加,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除此之外,英飞凌的其余业务营收都是下滑的。绿色工业电源业务(GIP)营收19.34亿欧元,同比下降12%。功率与传感器系统(PSS)营收30.88亿欧元,同比下降19%。连接安全系统(CSS)营收15.06亿欧元,同比下降26%。

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全年营收156.41亿美元、净利润47.99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0.7%和26%,这也是2023年后德州仪器再次出现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连续两年的下跌,把2021年以来的增长差不多全部跌掉了,从200亿美元,重新回到150亿美元的区间了。

具体来看,模拟业务收入去年的营收达到121.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7%;嵌入式处理业务营达到25.3亿美元,同比下降25%;其余业务部分收入同比下降15%。

TOP10财报,看出三点市场变化

实际上,通过2024年财报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出现三点变化。

第一,除了AI外,数据中心的增长非常惊人。

2024年,AI芯片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最大赢家。

英伟达前三季度营收同比暴涨159.4%(达911.7亿美元),SK海力士HBM收入占比超40%。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AI芯片和高性能存储的爆发式需求。

AI的增长,我们不必多说,但值得一提的是:数据中心被推到了很靠前的位置。

从Gartner的数据来看,2024年数据中心半导体收入总计1120亿美元。这意味着,数据中心首次超越了智能手机,成为半导体行业的第二大市场。这个变化其实也在驱动三星、博通的增长。比如说三星的DDR5、HBM的需求上涨,以及博通去年是通过自己的AI定制芯片在数据中心市场站稳了脚跟。

对于数据中心的看好,也表现在股价的变化上。AMD发布第四季度财报时,其数据中心业务Q4营收为3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创下历史新高。这么看财报的数据还算不错,但发布财报结束后,AMD股价还是跌了。

因为市场预期AMD第四季度数据中心营收达到41.4亿美元,AMD公布的39亿美元还有一定差距。并且,从年收入来看,2024年AMD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超过126亿美元,而英伟达2024自然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就达到了796亿美元,两者差距也并未明显缩小。

数据中心这方面,第一是英伟达、第二就是AMD。市场一直期望AMD能够缩小和英伟达的差距。由于差距变化不明显带来的股价下跌,其实能看出:市场对于数据中心的期待是很高的。

第二,去年存储芯片市场复苏,但今年会出现变化。

2024年,存储芯片市场迎来了全面复苏。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存储巨头合计占据了全球HBM市场90%以上的份额。HBM3E的量产更是推动了DRAM收入的同比增长75.4%。与此同时,存储芯片的价格也在上涨。美光的DRAM平均售价(ASP)上涨了50%,三星的HBM产能也翻倍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5年存储市场不会一直维持高位。巨头企业对于今年的判断都是会有一定下跌的。

三星和SK海力士对于存储的看法还是十分相似的:2025年高端存储产品市场旺盛,传统存储产品的市场下滑。

三星电子预计,第一季度 DRAM bit出货量环比下降高个位数百分比,DRAM ASP 也将环比略有下降;NAND bit出货量将环比下降13%~15%。

SK海力士则预计,一季度DRAM B/G季环比降幅将处于10%~20%区间的低端;NAND B/G季环比降幅将处于10%~20%区间的高端。整体服务器市场,包括人工智能和通用服务器,预计今年将增长高个位数百分比。

也正因此,两位巨头都在减少传统的DRAM和NAND产品的比例,更多的是朝着尖端节点的转移。在三星电子的估计中,DDR4、LPDDR4在2024年销售额占比在30%以下,到了2025年直接大幅缩减至个位数。SK海力士也计划向先进工艺的过渡,在今年会扩大HBM3E供应,并适时开发HBM4以满足客户需求。

第三,汽车芯片遇冷,2025年乐观或者持平。

从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的财报其实能够感受到2024年工业半导体和汽车半导体的市场下滑。三家全球巨头企业的Q4净利润都出现同比百分比两位数的下降幅度。

去年英飞凌已经全球裁员了1400人。最新的消息中,意法半导体在考虑裁员了,在法国和意大利工厂裁员至多6%,大概影响2000到3000名员工。

不过,对于2025第一季度,三家企业的看法都是乐观或者持平的。

德州仪器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在37.4亿美元~40.6亿美元之间,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36.61亿美元。德州仪器CEO Haviv Ilan也表示:“工业市场业务似乎已在触底区间,不过,其中工业自动化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仍未见底。”

英飞凌则认为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为约36亿欧元,这接近2024财年第二季度的营收36.32亿欧元。预计汽车部门和互联安全系统部门业务收入将以集团平均速度增长,绿色工业电力部门收入将大幅减少,电力和传感器系统部门收入将大幅增长。

就汽车和工业领域后续的市场需求,意法半导体总裁兼CEO Jean-Marc Chery表示,公司将继续受到工业复苏和库存调整延迟以及汽车业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三家企业业绩不断下滑,但是在亚太市场和大中华区市场的业绩是向好的。德州仪器表示,中国市场第四季度收入有所增长,中国整体市场表现较为健康,中国市场的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车用半导体和消费半导体的拉动。这么来看,实际上中国市场相比欧洲和美国更稳定。

最后,在这里再提一下消费电子。对于2025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各个企业还是不太看好的。

SK 海力士觉得PC方面预计2025年个人电脑出货量将增长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将以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增长,与去年的水平相似。

高通这边预计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要么持平,要么增长个位数。这个其实和IDC的预测是差不多的。不过高通还是很看好今年的中国市场,认为今年中国客户对高端智能手机的需求强劲,有机会在今年手机业务的营收增长10%。

2025年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增长预期相对温和,所以消费电子在2025年还是需要谨慎对待。不过,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等细分领域却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各个企业都要更加深入地分析市场需求和趋势,断创新和优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