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阻】比亚迪10亿美元印度建厂计划因监管审查受阻;半导体测试赛道再添新军,苏州海谱瑞德开业;青岛鼓励实现主控芯片等攻关突破
2024-10-12 / 阅读约27分钟
来源:集微网

1、比亚迪10亿美元印度建厂计划因监管审查受阻

2、【IC风云榜候选企业12】派格测控:芯片测试领域“领跑者”逐鹿未来

3、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出炉,展讯半导体、英诺达等上榜

4、苏州海谱瑞德正式开业,半导体测试赛道再添新军

5、升级!“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6、青岛发布促低空经济发展新政,鼓励实现主控芯片等攻关突破


1、比亚迪10亿美元印度建厂计划因监管审查受阻

尽管面临印度政府的严格审查,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仍对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充满希望。该公司不仅积极推出新车型,还在探索合作伙伴关系,对在印度市场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据报道,比亚迪于2023年提交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提案,计划在印度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厂。不过,在最近发布eMax 7车型时,该公司透露仍在等待印度政府就可能放宽对中国公司的投资规定发出明确信号。

比亚迪印度乘用电动车业务负责人Rajeev Chauhan表示,虽然雄心壮志始终存在,但成功与否取决于众多因素。他指出,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有关放宽投资规定的直接信号。Chauhan表示希望条件有所改善,并表示这种变化将促使比亚迪重新考虑在当地生产汽车的计划。

在谈到竞争格局时,Chauhan强调,比亚迪的目标是高端市场,公司认为这与其品牌和汽车产品相吻合。他承认,在大众和豪华车市场都有许多竞争者。

虽然有传言称比亚迪正在探索与印度企业集团的合作,类似于名爵汽车与JSW集团的联盟,但该公司尚未证实任何此类进展。

由于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存在障碍,比亚迪目前从中国进口三款电动汽车。该公司的目标是今年在印度销售3500辆,比2023年的2500辆增长40%。

比亚迪对进口的依赖凸显了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所面临的挑战。印度政府严格的投资规定和复杂的监管环境为市场进入制造了巨大障碍。

Chauhan透露,公司对新的电动汽车政策进行了内部研究,并在总部进行了广泛讨论。然而,他注意到有几个不明确的方面和要求是比亚迪无法满足的,因此最终决定不推行该政策。

2023年,比亚迪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占据印度乘用电动汽车市场40%的份额。不过,该公司目前已将重点转向巩固客户基础,并通过进口汽车销售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从2022年的1200辆到2023年的2500辆,比亚迪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实现了稳步增长。公司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2024年销量有望达到约3500辆。Chauhan表示,这一渐进式增长反映了比亚迪在大规模投资本地生产前,将保持谨慎的态度。

2、【IC风云榜候选企业12】派格测控:芯片测试领域“领跑者”逐鹿未来

【编者按】自2020年举办以来,IC风云榜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年度盛事。今年新增12项奖项,共设39项大奖,进一步关注半导体投资与退出、科技前沿领域贡献、项目创新以及技术“出海”与拓展。评委会由超过100家半导体投资联盟会员单位及500+行业CEO组成。获奖名单将于2025半导体投资年会暨IC风云榜颁奖典礼上揭晓。

候选企业】南京派格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格测控)

候选奖项】年度最佳解决方案奖

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市射频芯片测试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培育“独角兽”等多项荣誉和资质……南京派格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格测控”)是一家专注于射频芯片测试装备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派格测控成立于2007 年,其团队可为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测试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产品包括5G射频前端(基站及消费电子)测试系统、毫米波芯片/模组量产测试系统、高速ADC/DAC芯片测试系统、RF SOC测试系统以及高速线缆测试系统等。派格测控的解决方案以其卓越的测试稳定性、测试精确度和测试速度领先于行业标准,显著降低了客户的测试成本,并且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效益,赢得了业界客户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是派格测控角逐本届IC风云榜“年度最佳解决方案奖”的重要底气之一。

据悉,ADC芯片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重要的性能指标,使得ADC芯片的测试成为半导体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由于目前ADC芯片测试复杂性较高,开发单个芯片测试工作量以及某些测试环节时间较长,测试成本较高,导致大部分国内半导体测试厂商无法提供完整、准确的测试方案。

针对行业痛点,派格测控研发生产的X600系列ADC芯片测试机,能够满足当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高速ADC芯片设计公司的测试需求。X600系列测试机作为一款高端ADC芯片的测试设备,可以应对用于通信领域的高速ADC芯片的严苛测试要求。在测试速度、精度和稳定度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量产的测试速度能够达到秒级。

派格测控的明星产品X106滤波器测试机是一款主要覆盖滤波器和多工器测试需求的测试机,信号质量高,性能出色,最近升级版X106滤波器测试机在测试速度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其效率达到了同类产品的三倍以上。

派格测控持续深化其在测试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力求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精准、更经济的测试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派格测控已拥有自主授权的知识产权74项,包括发明专利28项、实用型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著36项以及注册商标6个。2022年1月,派格测控完成A轮融资;2023年9月,顺利完成B 轮融资。

【奖项申报入口】

2025半导体投资年会暨IC风云榜颁奖典礼将于2024年12月举办,奖项申报已启动,目前征集与候选企业/机构报道正在进行,欢迎报名参与,共赴行业盛宴!

【年度最佳解决方案奖】

该奖项专为那些能够为行业提供高品质、创新性解决方案,且其产品已获得行业客户广泛认可和好评的企业而设立的。作为企业的‘明星方案产品’,通过‘IC风云榜-年度最佳解决方案奖’的评选加持,更将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并在技术层面加强了市场对它们的青睐与认可。

【报名条件】

1、提供申报《方案》的市场情况及市场反馈,需要行业大客户采购或行业多客户采购清单,客户名称可以是代号形式;2、企业的产品得到市场验证,至少有1款产品已经实现大规模应用。

【评选标准】

1、评委会由“半导体投资联盟”超100家会员单位及数百位半导体行业CEO共同组成;2、每位评委限投5票,最终按企业得票数量评选出“年度最佳解决方案奖”。

3、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出炉,展讯半导体、英诺达等上榜

9月30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2024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通过复核企业名单进行公示。新认定1394户企业为2024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复核。有效期为2024年10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其中,名单显示2024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包括成都鸿立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成都忆芯科技有限公司、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北中网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翌创微电子有限公司、晶晨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英诺达(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富乐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半导体企业。

4、苏州海谱瑞德正式开业,半导体测试赛道再添新军

据SISPARK发布消息,10月10日,苏州海谱瑞德测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谱瑞德”)正式开业并对外发布两款新品,SISPARK半导体测试赛道再添新军。

(来源:SISPARK发布)

海谱瑞德中国总部位于SISPARK,汇聚欧洲、韩国、中国精英研发团队,致力于为全球MCU芯片厂商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编程服务,聚焦多功能测试烧录一体机和柔性测试诊断系统的研发,首创了通过局域网连接、不受限的通道数并行ISP烧录技术。海谱瑞德将以客户为中心,以中国和马来西亚双总部运营,以中国、韩国、欧洲为研发布局,持续打造高质量、高价值产品,为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补上重要的一环。

在当天的新品发布会上,海谱瑞德共发布了两款新品,分别是桌面式柔性测试系统(DFAT)和标准ISP烧录测试机。

桌面式柔性测试系统(DFAT)是根据市场需求打造的一款基于飞针技术的桌面式柔性自动测试设备。该产品以其微米级的高定度定位和出色的灵活性,完美适应多种尺寸和形状的电路板测试需求,预计将在三年内实现3000万销售额。

标准ISP烧录测试机主要面向汽车电子产品,用于在SMT产线上对各类可编程芯片(如MCU、EEPROM、FLASH等)进行编程,确保芯片在组装到电路板之前已经烧录了正确的程序,预计将于2025年Q1实现量产。

5、升级!“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据亦庄机器人消息,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举行揭牌仪式,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于去年11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是国内首家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由行业领军企业联合组建,致力于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行业资源组织者、产业发展培育者、落地应用推动者,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

据悉,升级后,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将致力于解决各类创新主体共性问题,推动具身智能产业标准制定,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高效配置和融合水平,进一步降低产业链企业研发、中试成本,加大应用场景拓展开发力度,加快创新产品在研制试用过程中熟化迭代,推动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落地应用。

2023年,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定位于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在《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制定了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的目标,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支持。

今年4月,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全身协同控制泛化移动能力全球领先。同时,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加速开发高性能具身智能体“开物”,将基于超过100个元技能组合,实现超过50步的复杂长程任务拆解执行。

此外,北京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还牵头承担多项国家级揭榜挂帅任务,正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灵巧手、一体化关节、机器人操作系统和仿真开发工具链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同时,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参与编制了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评价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人形机器人评价体系建设建议,参与编写3项国际标准,牵头编写4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并设立了涵盖系统模块、关节、机械臂、整机等全链条的测试体系,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全面测试验证平台。

6、青岛发布促低空经济发展新政,鼓励实现主控芯片等攻关突破

10月8日,《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以抢抓低空空域改革、密集创新和规模应用发展机遇,加快形成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

该《实施方案》提出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引领,统筹产业发展和低空安全,大力培育低空市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战略支撑。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服务保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打造立足山东半岛、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低空经济示范区。

——产业发展提质增量。拓展多机型总装制造能力,积极引进电动、氢动力、混合动力等新能源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及示范运营项目,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培育引进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龙头项目5个以上,孵化低空经济企业30家以上,打造10个低空重点领域特色集群。

——示范应用加快拓展。拓展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打造海洋特色示范场景,构建满足多种需求的低空智能物流网络及城市空中交通网络。低空飞行(不含微轻小型无人机)突破4万架次,开通5条以上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4条以上景区旅游航线,2条以上短途运输航线,打造10个低空经济商业化飞行典型场景。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大科学试验装置项目基本建成,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低空人才和团队,打造一批低空经济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省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

——设施服务建立健全。建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飞行一张网、申请一窗口、资源一网查”。开通1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实现载货无人机常态化飞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商业化运行取得突破。

二、空间布局

(一)青岛市低空经济提升区

青岛市低空经济提升区莱西片区(现青岛通用航空产业园莱西园区),建有莱西店埠机场,是集低空制造、运营、教育、文旅等于一体的综合园区,重点发展固定翼飞机制造、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低空人才培训、航空研学等,加快培育“低空+”融合发展新优势。

青岛市低空经济提升区即墨片区(现青岛通用航空产业园即墨园区),建有青岛即墨机场,依托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是集“通航+保税”于一体的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直升机制造维修、运营服务、航空金融等,打造独具特色的通航新城、保税智港。

(二)青岛市低空无人驾驶试验区

青岛市低空无人驾驶试验区(现平度市旧店航空飞行小镇),建有青岛慈航机场,重点发展低空物流、海洋应用、低空旅游、飞行培训等应用场景。引进国内外领军物流企业,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大规模低空物流运输,建设辐射华北、华东地区的低空物流基地。聚焦海岛、海洋场景,发展海洋应用无人机研发试飞试验。

(三)青岛市低空经济生态区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胶州市),发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平台优势,依托胶东国际机场、航空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公务机运营和直升机摆渡运营、飞机维修改装、航材保税贸易,开展“干支通”联程运输接驳。

古镇口核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热物理试验装置、高空试验台、无人机总装调试实验室等研发测试平台,重点发展轻型航空发动机及无人机研发、试验。

城阳低空试飞试验场(筹)(城阳区),加快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飞、检验检测、适航取证、低空会展及配套综合服务等平台研发,探索建设辐射胶东地区的低空试飞试验场。

低空总部经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依托金融资源、旅游资源集聚优势,重点发展低空总部经济、低空通勤、低空旅游、航空运动。

三、重点任务

(一)开放多元场景,加速低空赋能

1.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H135直升机、Ka32直升机等多机型机队建设,提升应急、医疗、警航、消防、引航等领域服务能力,引入国际先进航空应急救援设备和技术,建立航空应急救援基地,打造覆盖城区、山地、海岛、偏远农村,辐射胶东半岛周边乃至全省的立体救援网络体系,高标准打造涉及领域广、服务受众多、运行制度完善的航空公共服务“青岛模式”。强化无人机政务应用,完善“智慧低空”一体化共享平台建设,推广无人机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交通执法、河湖巡查、审计监督等场景应用,实现低空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完善“空天地网”立体化城市管理模式,建成“低空智联一张网”,打造国内低空政务一体化集约应用典范。(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审计局、市大数据局、市消防救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打造海洋特色低空示范场景。加快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聚焦海洋海岛场景综合应用,鼓励涉海部门建设无人机队伍或采购无人机服务,将现有无人机机队纳入海上搜救等应用场景,引进长航时、抗风等级高、可在移动船舶起降的无人机,强化海上救援空中力量,深化无人机在海上应急救援、海上执法、海上物流、海洋监测、海洋测绘等领域应用,打造无人机海洋特色应用示范区。鼓励企业开展载人或载货跨海运输等生产性低空飞行服务,率先在深远海养殖领域开展常态化低空运输。探索为海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维保、海洋科学研究等提供低空保障服务。积极拓展外轮接驳、滨海旅游等低空消费场景,打造海洋特色低空应用样板。(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海洋发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海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构建低空智能物流网络。支持在城区开展低空配送服务,推动划设城市低空物流配送航线,连接重点商区、社区、园区、物流集散地、轨道交通枢纽站点、邮政快递营业网点,积极发展面向终端用户的餐饮外卖、生鲜等多种类型的即时配送服务和高时效、高品质的同城快递服务,构建全场景、全天候的快速低空物流网络。支持医院、卫生站、检测中心、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与快递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利用无人机开展血液、检测样本、医疗器械、检验报告等医疗物资运输,探索发展面向应急物资、高附加值工业品、农产品等多种类型的低空物流配送服务。鼓励头部企业探索低空物流解决方案,布局“干+支+末”无人机快递配送网络,探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智慧物流新模式,打造北方地区重要的无人机物流先行区。(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拓展城市空中交通业态。支持发展载客飞行,打造空中摆渡、联程接驳、商务出行、低空通勤等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建立景点、交通枢纽等地点间空中通道。依托即墨、平度、莱西通用机场,联结我市与周边地区,开展“跨海飞”短途运输,推进“干支通”衔接互联,助力打造青岛都市圈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开展“空中机场大巴”载人低空业务,探索建立覆盖胶东地区的“空中一小时交通圈”。探索eVTOL等智慧空中出行装备加快市场应用,适应未来城市空中交通需要。(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民航青岛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创新低空消费市场业态。深度挖掘低空消费潜力,发挥文体旅资源优势,强化头部企业引育,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壮大低空游览、航空体育运动、航拍摄影、无人机表演等新型低空消费业态。举办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山东省赛等相关赛事。(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融合智能设施,提升空域效能

6.建设低空航线通道网。探索健全军、民、航、警协同机制,推动建立低空通航联盟。健全低空空域融合飞行服务机制,建立国内领先的数字化低空空域和航线管理体系,适应无人机、直升机、小型固定翼飞机、eVTOL等不同低空飞行器飞行需求。积极争取获批划设专用管道空域,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常态飞行活动。依法依规探索划设低空目视飞行通道,绘制青岛市低空目视飞行航图。构建以青岛为中心的低空飞行航线网络,率先连接胶东国际机场、通用机场、沿海景点、海岛起降点、轨道交通核心枢纽点,探索建立连接青岛与邻近城市的省内首条常态化载人飞行低空航线。(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委军民融合办、民航青岛监管局、民航青岛空管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7.建设低空新型设施网。完善4个通用机场(青岛即墨机场、青岛慈航机场、莱西店埠机场、青岛西海岸直升机场)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低空飞行起降平台,建设大型起降枢纽、中型起降场、小型起降点、eVTOL起降场等,探索建设城市候机厅。优先在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商圈、物流转运中心、大型社区、医疗机构、景点营地等,合理布局建设无人机小型起降点、智能无人机机巢,建设多层次、多场景低空起降设施体系。完善航空油料供应体系,配套建设eVTOL充换电设施及夜航起降设施,为载人、载货、无人等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保障。(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体育局、市大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建设低空通信感知网。布局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低空智联网,实现全域感知、信息互通、智能计算。完善低空感知设施建设,重点布局城市低空飞行监视、气象电磁监测、风险识别预警等设施,依托5G-A商业规模化部署,支持5G-A及通感一体(ISAC)、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北斗数据链、无人机身份识别、公共空中移动网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提升低空通信能力,利用已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漫游无人机基站系统、全向信标测距雷达系统(DVOR)和卫星互联网行业枢纽等通信设施,确保城市低空飞行空域通信服务全覆盖。围绕海上低空飞行需求,在部分岛屿布设通信基站,探索卫星与海岛信号基站互补的海上信号中继及多路由通信模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气象局、市通信管理局、民航青岛监管局、民航青岛空管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9.建设低空监管服务网。创新推进低空飞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智能服务保障仿真测试平台、低空感知场景下的人工智能算法软件运营服务(SaaS)平台和低空飞行数据管理与服务中心等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组织建设市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提供空域与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等飞行管理服务和通信、导航、航路、气象、空中交通风险识别与预警、非法飞行器的识别与告警、起降点分配调度等航空航行情报服务,实现“飞行一张网、申请一窗口、资源一网查”,满足多类型、高频次、大容量低空飞行“管得住、认得准、联得上”,打造低空数智管控服务样板。(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局、市气象局、民航青岛监管局、民航青岛空管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产业生态,释放创新内能

10.融入全球低空产业链。依托上合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规划建设无人装备产业园,重点引进全球主流直升机、固定翼飞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项目,加快打造无人机产品谱系,配套引进发动机、减速器、主控芯片等核心部件、关键配件项目,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提升低空制造业发展水平。依托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活动,推介青岛市低空经济发展情况,吸引国内外知名通航整机制造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技术研发机构及运营服务商入驻。按规定开展航展、论坛等低空会展活动。研究组建“中国—上合低空经济国际协作联盟”,开展链条集聚完善、集群融合发展、国际合作营销、专业项目孵化等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市贸促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加快引育航空整机、发动机及重要零部件等维修项目,为低空飞行器的全生命周期维修保障提供支撑,打造低空飞行器“一体化、一站式”维修保障体系。鼓励搭建eVTOL工程试验平台,开展eVTOL飞行模拟、适航取证、飞行培训。依托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鼓励发展保税租赁、保税维修等相关业态,推动建设航材全球备件仓库,实现国内外主流低空飞行器零部件全覆盖,鼓励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开展保税贸易。(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青岛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协同攻关关键技术。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综合性强、测试全面的连续式内流热物理试验装置。支持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试验装置积极申报国家“十五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与国内航空院所共建低空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依托在青航空科研院所,开展电动、氢能等新能源飞行器及动力系统、储能系统、大型货运无人机的研制与应用技术攻关。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在航空整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航材、主控芯片、无人机涉海飞行等方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加快推动成果转化。支持低空经济制造、服务、运营等领域符合条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建立健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低空经济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承接高层次科研任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实现低空经济持续创新、技术扩散与成果转移转化。(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营经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发展动能

14.强化人才引育。落实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大力引进低空领域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加快培养飞行器设计制造、航空发动机、航空微电子等方面研发人才。提升本地低空人才培育能力,培养飞行、制造、机务、空管等专业人才。鼓励企业联合航空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开展多层次岗位培训和航空科普活动,建立产学研用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强化金融保障支撑。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引领作用,建立专项资金、产业基金联动机制,引导创投、风投等市场化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空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保险机构推出低空运营商业应用险种,提高应用场景契合度,建立风险覆盖广泛的低空经济保险服务体系。(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青岛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保障低空飞行安全。强化实时飞控,实现从起飞到降落全时段、全过程、全场景实时在线智能飞行控制。加强无人机集群飞行安全技术保障,开发无人机关键部件冗余、断桨保护、整机降落伞等安全功能,装备多重维度感应装置,强化空中避障、悬停等防撞功能设计应用。加快反制无人机发展,积极引进无人机反制装备及系统项目,突破发展无人机探测、跟踪、监视、测向、干扰反制等技术。支持针对管制区域和重大活动开展防御工程建设。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违规飞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安全局、民航青岛监管局、民航青岛空管站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