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明錤:天马微电子与比亚迪电子是苹果智能家居关键供应商;
2.隆利科技:车载显示产品已应用于MONA M03中控屏上;
3.折叠手机产业链 高盛力挺;
4.群创:明年面板业谨慎乐观 车用不排除海外设厂;
5.机构:中国OLED正迎头赶上,在中小尺寸领域市场持续上升;
6.机构:12月电视面板报价持稳 75及85英寸超大尺寸喊涨
1.郭明錤:天马微电子与比亚迪电子是苹果智能家居关键供应商
苹果供应链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最新调查指出,配备屏幕HomePod的量产时间延后过数次。第一次是从2024年延后到2025年第一季度,近期则再度延后到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延后的原因主要是软件开发。
郭明錤指出,比亚迪电子与天马微电子是苹果智能家居关键供应商,比亚迪电子是配备屏幕HomePod的独家组装厂商。继iPad后,再度获得苹果的新组装订单,进一步强化苹果供应链中的组装供应商定位。配备M5处理器的iPad Pro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预期比亚迪电子2025年下半年将显著受益于苹果新产品。
郭明錤称,天马微电子是配备屏幕HomePod的独家面板供应商,该公司为苹果新面板供应商,未来增长空间大。郭明錤预期中国手机市场将在2025年停止衰退并重回增长(约年增2%~4%),且天马微电子在手机OLED市占率持续提升,均有利该公司2025年运营展望。
另外,郭明錤表示,配备屏幕的HomePod预计会采用A18处理器与6~7英寸屏幕,并支持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与目前的HomePod产品比较,配备屏幕的HomePod会更专注智能家居方面的相关功能,这可说是苹果对HomePod产品的再定位策略。
2.隆利科技:车载显示产品已应用于MONA M03中控屏上
隆利科技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的车载显示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小鹏MONA M03的15.6英寸悬浮触摸式中控屏上,未来公司将继续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
目前隆利科技储备了与OLED面板相关的超窄边框技术(lipo技术),该技术提升了OLED模组与整机的结构强度及密封性,进一步提升屏占比,实现一体化,更轻薄化,同时大幅提升产品跌落可靠性。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量产优势,隆利科技的车载背光模组产品(LED和Mini-LED技术)已经逐步同知名Tier 1厂和知名模组厂达成合作,如大陆、佛吉亚、伟世通、摩比斯、德赛西威、海微科技、远峰科技、航盛电子、华星光电、信利、京东方精电等知名企业,终端客户为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上汽、长城、广汽、福特、现代、丰田、吉利、大众、日产、零跑、阿维塔、极氪、合创、现代等品牌。
3.折叠手机产业链 高盛力挺
高盛证券在最新出具的“大中华智能机”报告中指出,今年来折叠手机渗透率上升,预期此趋势将持续,看好相关供应链的长线发展,并建议“买进”鸿海、大立光、新日兴、富世达等四家中国台湾厂商。
高盛指出,从2024年大中华市场申请了更多的折叠手机专利来看,反映出三大趋势。首先是新的外形尺寸,从翻盖式与横向折叠,发展至三折、四折机,有助于单机价值的提升。
第二个趋势则是零组件升级。面板更加耐用,加上三折手机的新铰链设计,都支援产业的规格升级。折叠手机通常採用高端的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软性面板,平均单价更高。除了面板耐用性外,铰链也是是专利的重点。
第三则是更多品牌参与。愈来愈多品牌制造商正在研究折叠手机的专利,有利于推升折叠手机渗透率,让价格更亲民。依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目前以华为在折叠手机的专利达355项最多,其次是荣耀、三星、vivo、小米、苹果、OPPO。
高盛指出,智能机品牌早在2010年就取得折叠智能机的专利。今年前11个月,苹果、OPPO、华为取得的相关专利都多于去年全年,只有三星的专利数目低于去年。专利数目增加,将支援新机型推出,嘉惠供应链。
在折叠手机供应链,高盛评为“买进”的标的包括瑞声科技(声音、镜头、铰链)、新日兴(铰链)、富世达(铰链)、鸿海/立讯精密(iPhone组装)、大立光(镜头)。
高盛在11月底预估,全球折叠智能机今年将出货2,600万台,2025年出货4,300万台,普及率分别为2.2%、3.4%。高盛看好新日兴将成为此一趋势的主要受惠者,且同时也位列苹果供应链,给予276元新台币的目标价。另外,鸿海的目标价为263元,富世达为1,074元新台币,大立光为3,485元新台币。(来源:经济日报)
4.群创:明年面板业谨慎乐观 车用不排除海外设厂
面板厂群创光电董事长洪进扬12月5日表示,明年电视面板需求稳定,可望小幅增长,笔记本电脑面板则有换机需求,包括人工智能(AI)相关的边缘计算,面板业谨慎乐观,车用市场则不排除海外设厂。
中国台湾医疗科技展12月5日在台北举行,群创除展出医疗显示面板,也秀出自家开发、全球市占第1的X光感测器,以及可保护医护人员的智能化疗机等产品。
洪进扬指出,全球供应链处于剧烈变动时期,厂商要考虑销售地区、设厂地点、关税,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上任后,政策变化性将更大。因此,应回归企业本质,评估自身竞争力,生产的产品是否能为客户、产业提供价值,而不是逐水草而居,好像有一点利益,就要因为关税原因去建厂。
谈及新事业,洪进扬表示,虽然面板级扇出型封装厂出货延迟,可能从原定今年第四季度延至明年上半年,但仍看好未来发展。
洪进扬说,车用市场明年依然看好,但车用市场不是看当季,因为认证期较长,旗下车用平台CarUX直接面对客户,讨论2年后的新商品,例如欧洲推疲劳监控,产品须与驾驶对应交流,发现驾驶眨眼到某个程度,可能需自动煞车,严重身体不适需叫救护车等,属于智能座舱概念。
他说,与日本显示器公司合作,可增加CarUX平台客户的选项,除液晶显示面板,也可提供日本显示器制造的主动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面板。
针对友达并购德国汽车供应链厂商BHTC,直接面对欧洲汽车市场,群创如何应对,洪进扬解释,群创、奇美电合并之际,保留原有荷兰团队,也就是现今CarUX的欧洲团队,已经与欧洲车市接轨,不需要再去并购汽车供应链厂商,但BHTC拥有海外生产基地,如保加利亚、北美工厂,因此不排除海外设厂的可能。
洪进扬进一步表示,从群创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扬言调高加拿大、墨西哥关税,全球分散布局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必须等状况进一步明朗才能判断。
友达、群创在X光传感器全球市占率合计超过6、7成,群创总经理杨柱祥表示,群创医疗X光感测器全球市占率第1,但日本厂商仍掌握高阶市场;为避免曝露在化疗药剂之下的风险,群创也推出智能化疗机,用机器智能配剂保护医事人员、病患,成为跨入智能化疗机市场的少数厂商。(来源:中央社)
5.机构:中国OLED正迎头赶上,在中小尺寸领域市场持续上升
继LCD之后,中国面板厂商在OLED技术领域也在加速低价攻势。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最新的报告称,虽然韩国公司依然控制着高端市场,但中国厂商在中小尺寸OLED领域,特别是智能手机面板后的IT OLED领域,市场份额正持续上升,对韩国产业的市场地位构成了挑战。
12月4日,据市场调研公司及业界消息,韩国与中国公司在全球OLED市场的份额差距正在逐渐扩大。去年,中国公司占全球面板市场的47.9%,而韩国公司为33.4%,相差14.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22年中国占42.5%,韩国占36.9%,两者差距仅为5.6个百分点。然而,这一差距在过去一年中显著扩大。
如果仅比较不包含中国主导的LCD市场的OLED份额,尽管韩国公司一直引领着OLED行业的发展,但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OLED市场份额(50.5%)首次超过韩国(48.2%)。继LCD之后,中国的OLED也迎头赶上,在以往由韩国企业主导的市场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然而,韩国显示行业认为,中国公司要在技术上而非数量上赶超韩国并不容易。如果韩国面板厂商正式量产G8.6代OLED产线,预计与中国面板厂商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但中国面板厂商也在积极投资8代OLED产线追赶。
CINNO Research表示,中国面板厂商竞逐OLED市场的方式与其主导LCD市场的方式相似。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面板厂商发起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旨在扩大其市场份额。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中国IT制造商也积极采用本国公司生产的面板,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中国还通过从韩国公司引进人才以及尝试获取技术等多种方式,努力追赶韩国显示行业。
6.机构:12月电视面板报价持稳 75及85英寸超大尺寸喊涨
TrendForce 12月5日公布12月上旬面板报价,TrendForce研究副总范博毓表示,12月的电视面板及IT用面板报价均有撑;估需求较强的超大尺寸75吋与85英寸电视面面板,可望上涨1美元。
TrendForce研究副总范博毓表示,12月整体电视需求仍呈现中国大陆品牌需求较强,国际品牌需求较疲弱的状态。中国大陆品牌客户受惠于中国大陆国内以旧换新政策的帮助,需求持续维持稳定,加上从十一假期促销,双十一线上促销至北美黑色星期五促销季,整体销售结果都不差,也增强中国大陆品牌备货信心。但反观国际品牌客户,因为时序已接近年底,库存控管成为主要目标,因此整体拉货动能较弱,预期要到2025年第一季度后,整体备货才可望转强。在内外呈现两极化需求动能之下,预期面板价格将持续呈现稳定趋势,目前预期12月份电视面板价格走势,32吋至65英寸将维持持平,需求较强的超大尺寸75英寸与85英寸则可望小涨1美元。
监视器面板在12月份需求仍显疲弱,特朗普预计1月上任后的关税议题尚未激起太多涟漪,品牌客户在需求减弱之际,仍希望面板价格维持一定跌势。不过在主流尺寸的MNT面板持续亏损下,多数面板厂对价格的态度越趋强硬,加上TV面板价格已逐渐走稳下,面板厂希望可以尽早将价格止稳,买卖双方对面板价格走势必仍有一场攻防角力。目前预期12月份,整体MNT面板价格跌势可望持续收敛,Open Cell面板价格预计下跌0.1~0.2块,面板模组价格则下跌约0.1块。
范博毓指出,NB面板价格在经历11月份短暂的下跌后,12月份的局势再度翻转。虽然已逼近年底,但受到特朗普1月份上任后可能将提高关税的压力浮现,部分品牌客户决定提前备货准备,开始增强12月份的面板需求动能。在此氛围的转变之下,预期12月的面板价格将可望提前出现持平态势,且此价格持平趋势也有机会延续至明年第一季。(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