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走向主流,还是小众?
2 天前 / 阅读约9分钟
来源:36kr
折叠还是不是手机的未来?

在经历了连续9个季度高速增长后,折叠屏手机终于在2024年Q4迎来了首次销量下滑。

在IDC的统计数据中,2024年Q4,折叠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出货量为250万台,同比下降9.6%

从全年数据来看,中国折叠机市场在2024年并没有达到IDC预期的“突破千万销量”,最终停在了917万台左右

这是折叠机在中国盛行的第五年,折叠机还是不是智能手机的未来,变得不再那么确定

01 成本与体验的错位

折叠机真正在中国火起来,是在2021年,彼时动辄万元的(双)折叠机,劝退了大部分消费者。

你2021年如果在街头看到某个人拿着折叠机,他如果不是企业高管这类高净值人群,那大概率就是像我这样对科技产品有着特别喜好或是科技媒体、博主。

时隔四年后,当折叠机年销量即将突破千万台时,折叠机的成本却依然居高不下,基本维持在了7000-8000元左右

这样的价格依然是大部分主流旗舰直板机的2倍左右,如果是三星、华为两大折叠机巨头的新款机型,更是依旧在万元以上。

我是在2021年入手了第一款折叠机,在这之后的三年里也一直将折叠机作为主力机来用,当时经常会有两个体验上的落差:

第一是软件适配

相较于智能手机全年12亿的出货量,不到千万出货量的折叠机,对于开发者而言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因而软件适配至今仍是折叠机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即便是最主流的游戏、视频、短视频平台,在对折叠屏大屏显示进行适配时,也会有页面截取或丢失的问题,这对于观影或游戏体验而言,并不友好。

第二是配套售后

折叠机的配套售后同样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以华为最新的Mate X6屏幕维修为例,据官方公布价格显示,Mate X6系列的内屏更换费用高达3699元,外屏更换费用也需要999元。

之所以屏幕更换价格如此之高,正是因为屏幕和铰链两个核心零部件在折叠机成本占比最高,有媒体报道指出,OPPO Find N铰链单个成本在800元,vivo X Fold铰链成本超过1200元,屏幕成本与铰链成本相当

实际上,折叠屏在售后上不只是屏幕、铰链维修成本高,售后配套也是个问题,我就曾遇到手机边缘起胶,到官方售后店被告知无法维修、需要寄回原厂维修,维修价格也要千元左右。

那么,这样的折叠机带来了怎样的使用体验?

所谓大屏观影和大屏游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以王者荣耀游戏为例,小屏模型下,屏幕上下会有长条黑边,大屏兼容模式下,前置摄像头会遮挡部分地图,操作键位距离手机边缘太近握持操控时间长会很累。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智能手机生态太过成熟,已有软件生态原本是基于直板机的尺寸比例研发而来,这就难免会有较强的移植感

什么是折叠机大屏上体验更佳,我认为是更强调阅读和浏览功能的应用,例如电子书阅读软件,以及官方一再演示的股票软件、图片浏览等功能。

至于功能性方面,我个人更喜欢的是折叠悬停状态的独特的摄影功能,一个人外出旅行或者与好友同框时,也不用再找路人帮忙。

不过,这样的使用体验并没有和直板机拉开断层式差距,以至于我在去年将主力机换回直板机时,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这也让我重新反思,如此高溢价的折叠机是否是智能手机的未来?

02 转向的三星,难产的苹果

三星是折叠机商业化的“始作俑者”。

早在2019年,三星就对外发布了首款折叠机Galaxy Fold,这将折叠机这一此前大家“想得到,做不出”的产品推向了市场。

三星之所以能率先研发出折叠机产品,是因为三星不仅是全球范围内的头部手机厂商,还是手机屏幕关键供应商,2016年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曾亲自拜访三星,为的正是寻求三星的屏幕供应。

折叠机使用的柔性OLED屏幕,三星至今仍在全球占据超40%市场份额,仍是折叠屏供应链的龙头老大。

然而,三星却在2024年在手机业务上进行了一次转向——转向时下更火热的AI手机赛道。

如果不算谷歌这个系统供应商的话,三星可以说是第一个将(生成式)AI写进手机业务核心战略的企业了。

三星电子MX部门总裁TM Roh在2024年年初的发布会上指出,“AI将为移动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三星也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也是在这场发布会上,三星首次对外提出Galaxy AI概念。

这既是一个独具三星特色的概念,也是三星一次面向生成式AI、大模型的企业级战略。

在这之后,三星智能手机全面AI化,先是在Galaxy S24系列旗舰机型上用上了大模型,后又通过One UI系统将AI下沉到更多机型。

TM Roh甚至在2024年直接提出了年内要让1亿台手机配备上Galaxy AI的豪言。

尽管三星依然是折叠机的龙头老大,尽管三星仍在2024年7月发布了六代折叠机Galaxy Z Fold 6和Galaxy Z Flip 6,尽管三星仍在一年一代地迭代着折叠机。

然而,即便是三星,也无法忽视折叠机市场早早降速带来的影响。

在折叠机全球市场外热内冷的气压下,2024年年底传出了三星削减2025年折叠机目标销量的消息。

据韩国媒体《ETNews》报道称,三星计划将Galaxy Z Flip 7和Z Fold 7总产量调降至500万支,较前代820万支目标大幅减少39%

与此同时,据天风证券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2024年表示:

华为以外的中国手机品牌对销售利润较低的竖折机型兴趣渐失,OPPO、vivo已经停止原本预计在2024年发售新款上竖折机型计划(OPPO刘作虎随后否认了OPPO竖折机型停止研发的消息)。

市场研究机构DSCC在2024年12月预言,2025年折叠机出货量仍将继续下降。

那么,谁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呢?

市场最终再一次把希望寄托在了总能创造奇迹、却又不怎么靠谱的苹果身上。

据彭博社Mark Gurman今年2月透露的消息称,苹果将在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机。

不过,这已经不是苹果第一次被曝出将发布折叠机的消息。

只不过,倘若苹果真在2026年能够拿出折叠机,它又能否如愿带领折叠机市场突破瓶颈呢?

03 折叠机的转机和变量

虽然苹果折叠机不知何时能来,但OPPO新一代折叠机昨天刚刚发布。

2月20日,OPPO对外发布新一代折叠机,不过不是竖折机型,而是横折新机型OPPO Find N5。

在官方的定义中,这款机型的一大特性是“薄”。

要知道,OPPO一代折叠机因太厚(15.9mm)而被诟病,于是也有了“小胖子”的称号,这代折叠机折叠状态厚度仅有8.93mm,接近iPhone 16 Pro Max的厚度(8.25mm)。

至于功能方面,这次OPPO有意为折叠机打造办公属性,强调的是双端文件实时同步功能。

通过OPPO办公助手,你可以在手机“大屏”上远程操控你的电脑完成一些诸如调整文档、发送邮件等基础功能。

此外,OPPO还为这一代系统中多加了一些AI,在系统搜索引擎中加入了意图搜索功能,并在发布会上官宣了OPPO语音助手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和三星类似的是,OPPO也在2024年官宣了AI战略,而且是在春晚前,由刘作虎亲自打了一个广告,官宣“OPPO正式进入AI手机时代”。

如果说什么是当下智能手机的确定性,那一定是AI。

至于折叠屏这一硬件上的改变还是不是智能手机的未来,还需要看接下来市场中的两个变量:

其一是,苹果能否为折叠机带来什么新创意、新潮流?

其二是,三星能否为折叠机带来性价比?

据SamMobile近日报道,三星平民版折叠机Galaxy Z Flip FE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与Galaxy Z Fold 7和Galaxy Z Flip 7同期发布。

这也将是三星首款追求性价比的折叠机,旨在推动折叠机继续下沉,提振折叠机的销量。

刘作虎在发布会上指出,OPPO Find N5接下来将会面向全球发售。

就2024年中国折叠机市场排位来看,华为一家独大,之后依次是荣耀、vivo、OPPO,OPPO凭借8.6%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四。

然而,如果要走向全球折叠机市场,8999元起售的OPPO Find N5,最大的竞争对手依然是三星,尤其是在三星下半年推出平民版折叠机后。

说到平民版折叠机,我更期待的其实是“Z Fold FE”

毕竟,若论横折版折叠机才算是真正的折叠机,如今消费市场中也确实有不少因售价折叠机售价过高持观望态度的潜在用户。

或许,折叠机并不会成为手机的主流形态,但它带来的个性化特性,必然会有独属于它的受众和市场。

就像未来的卷轴屏等更多异形手机形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