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非洲地区(覆盖地中海及撒哈拉区域)拥有7.2亿人口,其中50%尚未使用移动通信服务,“数字新大陆”的潜力亟待释放。近期,GSMA首席监管官John Giusti和华为北部非洲ICT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孟庆涛做客WinWin高端访谈,围绕该话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区域数字化现状:潜力与挑战并存
北非地区涵盖28个国家,总人口达7.2亿,其中年轻人口占比超过60%,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然而,该地区的移动用户渗透率仅为50%,对比全球平均水平,区域的 “数字沉默人群” 规模庞大,市场潜力亟待释放。
孟庆涛表示,近年来,北非ICT产业发展迅速,移动宽带、家庭宽带以及移动支付等业务都以惊人速度增长,可谓处在人口红利的窗口期。另一方面,依然有两大瓶颈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数字潜力的释放,若能解决则将充分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红利。
首先,网络基础设施覆盖不足仍是该地区面临的首要挑战,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地区。北非1000人以下的村庄中,仍有2.3万个缺乏基础网络覆盖,“既没有光纤也没有移动信号”,这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民众被隔绝在数字世界之外。根据第三方数据,部分农村地区基站投资回报周期长达7~10年,漫长的投资回收期令运营商望而却步。
同时,终端成本亦是一道门槛。40%的北非人口生活在世界银行定义的贫困线以下(日均收入低于1.9美元)。即便网络覆盖到位,相当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仍然买不起售价20美元以下的功能手机,更不用说智能手机:“有些人买的低价手机也无法支持TikTok之类的短视频应用或移动支付应用,无法让民众真正享受到数据业务带来的生活便利。”
此外,对ICT技术有深入了解的专业劳动力的匮乏(人才密度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3),以及监管环境相对滞后,比如移动频谱价格贵,手机终端税费高等问题,进一步抑制了市场活力。
破局之道: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
要突破瓶颈,充分解锁北非市场的人口红利,离不开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的 “双轮驱动”。John呼吁各国规范并推动农村网络建设,以及制定终端减税和优惠政策。
在消除覆盖鸿沟方面,将普遍服务基金(USF)合理规划和投入电信行业,可撬动农村网络建设的资本杠杆。科特迪瓦的实践证明,电信监管局(ARTCI)定期在网站公开国家三家运营商的无线覆盖情况,识别农村覆盖差距,并通过世界银行资金、USF资金补贴或者监管罚款抵扣的方式,鼓励运营商建设农网,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在提升终端购买力方面,GSMA建议制定并实施低价终端税收分级减免制度,针对入门级终端进口关税全免,并降低增值税;同时,鼓励人口大国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终端厂商本地建厂,从而在降低物流费用的同时也降低关税。
如果说产业政策是杠杆,那么技术创新就是那个支点。华为将其作为解决区域市场痛点的关键手段,不断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 “吃透” 人口红利。例如,华为推出的RuralStar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太阳能供电和无线回传技术,将单站部署成本降低了60%,运维成本降低了50%,大幅提升了运营商在农网建设中的投资效益。
此外,华为与合作伙伴开发的4G云手机,通过将计算和存储模块迁移至云端,使硬件成本大幅降低,用户可通过功能手机享受智能手机体验,实现移动支付、流媒体(如TikTok、YouTube)、AI助手、云存储等丰富的业务。以充分激发区域的人口及流量红利;此外,运营商还能通过云手机内置的云操作系统,逐渐打造“用户入口”。为后续实现基于“入口运营”的业务模式转型打下基础。孟庆涛表示,该方案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区域逐步推广。
北非这片古老且神秘的土地正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唯有让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入数字世界,才能真正释放该地区的数字潜力。通过制定利好的产业政策,持续推进技术创新,鼓励相关利益方协同合作,北非将有望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数字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球提供新兴市场数字化转型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