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龙芯)
龙芯——这家立志挑战英特尔和AMD的中国芯片制造商,已经正式加入太空竞争(字面意思),因为它的芯片现在已经可以在太空中使用。IT之家报道,中国最新的天舟-8航天器搭载了一套由龙芯处理器驱动的太空计算平台,据称该平台采用了一种未命名的“先进”工艺节点制造。这艘货运飞船向天宫空间站运送了六吨物资和材料,并在飞行三小时内成功对接。
新的太空计算平台通过天舟-8的有效载荷被送往太空,并在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后成功安装。这是中国朝着半导体领域自给自足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国产芯片减轻了外国供应带来的风险,并减少了中国对西方硬件的依赖。
虽然报告没有详细说明这款处理器——但它很可能是基于MIPS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的修改版。也有多种说法称,这款龙芯芯片利用了云计算设置——尽管这可能存在误译。根据详情,这些芯片具备自我测试功能,并提供在轨处理能力。它们拥有专用存储、网络功能以及热管理系统。
(图片来源:新华社)
报告指出,该芯片旨在执行诸如地面辐射源识别(可能用于探测地球上的裂变材料)、光学遥感、监测地球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辐射以及图像捕捉等任务。关键在于,龙芯芯片能够在包括宇宙辐射暴露和电力资源有限在内的恶劣太空条件下执行所有这些任务。
有效载荷还为宇航员提供了多种工具和包裹,如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的生日礼物和其他节日用品,以保持本土文化精神在太空中的活力。物资中还包括月壤模拟物,这基本上是合成月尘,目前正被用于研究月球空间站的可行性。
中国芯片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无法获得极紫外光刻设备。这阻碍了中芯国际乃至华为的进展,据传言,华为的旗舰昇腾AI芯片现在仅限于7纳米技术,直至2026年。虽然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如果中国希望在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在极紫外光刻技术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