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闻泰科技重大资产出售进展:已收到22.87亿元转让价款;思特威Q1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
2 天前 / 阅读约14分钟
来源:集微网

1、思特威Q1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

2、闻泰科技重大资产出售进展:已收到22.87亿元转让价款

3、传宁德时代港股IPO遭美方施压

4、鸿海董事长刘扬伟:美国对等关税影响有限

5、IC概念股本周涨跌幅排行:思瑞浦涨幅第一 振华科技跌幅垫底

6、【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01%,台积电Q1营收同比增长41.76%


1、思特威Q1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

4月18日,思特威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9.7亿元,同比上升108.9%;归母净利润为3.93亿元,同比上升266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1亿元,同比上升64342.6%;EPS(全面摊薄)为0.9826元。

思特威在2024年度的经营业务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智能手机、智慧安防和汽车电子领域做到强劲表现。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手机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2.91亿元,同比增长269.05%,占主营收入的55.15%。此增长主要得益于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加深以及新产品的推出,尤其是高阶5000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产品的销售表现突出,同时公司也将不断提升产品的动态范围、降低噪声、优化功耗等性能,进一步完善差异化产品矩阵,为智能手机影像系统带来出色的成像表现,持续提升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在智慧安防领域,思特威新推出的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推动了21.5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4%,公司还推出了数颗升级 AI 系列 CMOS 图像传感器新品,集更优异的夜视全彩成像、高温成像、低功耗性能优势于一身,可更好赋能家用 IPC、AIoT 终端等智能无线摄像头和多摄像头解决方案,持续推进 AI 系列产品的迭代升级之路。

思特威汽车电子业务同样表现强劲,2024年销售收入为5.27亿元,同比增长79.09%。思特威车载(AT)系列图像传感器产品,覆盖 1MP~8MP 分辨率,适配车载影像类、感知类与舱内三大应用场景需求,在这一领域的产品已在多家主流车厂量产,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和车企智驾平权方案的不断渗透,汽车电子业务也将成为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整体来看,思特威2024年亮眼的业绩,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业务拓展能力。

与此同时,思特威还同步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财报,公司Q1营业收入为17.5亿元,同比上升108.9%;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上升12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上升865.0%。

思特威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 5000 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 5000 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在智慧安防领域,公司新推出的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有较大的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较为显著;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亦同比大幅上升。

在研发方面,思特威在第一季度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1%。这一投入主要是由于人力成本的增加所致。公司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保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整体来看,思特威的业务多元化策略和市场拓展努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闻泰科技重大资产出售进展:已收到22.87亿元转让价款

4月18日,闻泰科技发布进展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立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转让下属多家公司的100%股权及部分业务资产包。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根据《股权及资产转让协议》和《股权转让协议(昆明闻讯)》,第一笔付款条件已满足,闻泰科技已收到交易对方支付的转让价款22.87亿元人民币。截至本公告日,本次交易涉及的审计、评估、尽职调查等工作正在推进中。

闻泰科技表示,本次交易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

根据闻泰科技此前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预案,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立讯精密及其全资子公司立讯通讯转让旗下昆明闻讯、黄石闻泰、昆明闻耀、深圳闻泰、香港闻泰(含印尼闻泰)等6家子公司100%股权,以及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3家公司的业务资产包。若将上述关联债权净额(不含对深圳闻泰-3,431.63万元应付款)全部转换为股权,则交易股权公司的净资产为43.23亿元,交易的标的股权净资产和业务资产包资产净额之和为46.08亿元。

交易完成后,昆明闻讯、黄石闻泰、昆明闻耀、深圳闻泰、香港闻泰(含印尼闻泰)将成为立讯精密下属子公司,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将成为立讯精密或其下属子公司的业务资产。

闻泰科技指出,本次交易完成后,闻泰科技将剥离产品集成业务,聚焦半导体业务,系统性强化在半导体行业的优势,实现业务结构优化,财务质量改善和资源效率提升,全面释放半导体业务增长动能,增强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传宁德时代港股IPO遭美方施压

4月18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致信摩根大通及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要求两家机构停止参与中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CATL)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承销工作。

据《商业时报》透露,此次IPO预计融资至少50亿美元,或成为香港近四年来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信中称,宁德时代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方企业”名单,参与其IPO将导致“重大监管、财务和声誉风险”,并援引白宫“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试图阻止美国资本流入宁德时代项目。  

美方指控核心为“国家安全”,声称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可能被用于潜艇并威胁美国航母”,但未提供实质证据。宁德时代此前已明确否认与中国军方存在关联,并强调其业务完全基于民用领域。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与特斯拉、福特等国际车企合作密切,其赴港上市旨在拓展海外融资渠道。

目前,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未就事件置评,宁德时代亦未公开回应。相关分析指出,受美国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影响,华尔街投行一季度股票承销收入同比下滑。

4、鸿海董事长刘扬伟:美国对等关税影响有限

4月17日,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美国对等关税对鸿海布局一定会有影响,但鸿海四、五年前就全球化布局,而且布局很早,受到的影响相对轻。关税是目前最大问题,没有人知道接下来如何发展,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鸿海近年持续加强区域化制造能力,鸿海同日发布公告指出,再增资美国子公司2660万美元,持续深化美国布局。

刘扬伟坦言,客户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关税,现在没有人知道关税高低的结果,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此前刘扬伟也透露,鸿海与美国客户,将在美国几个州有生产合作计划,将会愈来愈多。美国是鸿海第一个投资的国家,早在1988年就进入美国,目前鸿海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233个厂区,因此,全球布局累积相当多经验,从2022年到2024年,鸿海的资本支出超过3,400亿元新台币,与2019年到2021年比较,成长了五成,因此鸿海在很多区域都做了产能扩充准备。

5、IC概念股本周涨跌幅排行:思瑞浦涨幅第一 振华科技跌幅垫底

本周,三大指数涨少跌多,沪指本周上涨1.19%,收报3,276.73点;深证成指下跌0.54%,收报9,781.65点;创业板下跌0.64%,收报1,913.97点。科创50指数下跌0.31%,收报1008.60点。半导体产业指数下跌1.45%。

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99家半导体公司作了统计。IC概念股本周表现较差,涨少跌多,54家上涨,144家下跌。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涨幅方面,截至周五收盘,54家上涨,涨幅前五的是思瑞浦(25.98%)、芯朋微(19.31%)、达利凯普(18.45%)、灿勤科技(14.70%)和艾为电子(11.60%)。

在跌幅方面,截至周五收盘,144家下跌,跌幅前五的是振华科技(-16.23%)、鸿远电子(-13.17%)、火炬电子(-12.75%)、宏达电子(-12.29%)和至纯科技(-9.68%)。

6、【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01%,台积电Q1营收同比增长41.76%

4月18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止步八连涨。截止收盘,沪指跌0.11%,收报3276.73点;深证成指涨0.23%,收报9781.65点;创业板指涨0.27%,收报1913.97点。沪深两市成交额仅有9147亿元,较昨日缩量848亿,创去年“924”行情以来地量。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差。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31家公司市值上涨,盛路通信、大唐电信、麦捷科技等公司市值领涨;79家公司市值下跌,高盟新材、深圳华强、芯原股份等公司市值下跌。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数据中心扮演着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角色。数据中心服务商主要提供服务器物理机房环境的托管业务,从初期的简单数据存储,逐步演变为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90年代以来经历了技术萌芽期、产业化培育期、云化转型期,当前进入了智算快速增长后的新阶段。行业需求在2024年迎来拐点。智算带来了需求变化,数据中心的需求与云厂商的资本开支相关度较高,云厂商增加对于服务器的采购会传导至对数据中心需求提升;展望2025年,下游云厂商和互联网资本开支呈现上升趋势,带动第三方IDC市场中涌现出较多大单,需求的回升有望带来新签订单价格同比企稳。

全球动态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收涨7.00点,涨幅0.13%,报5282.70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527.16点,跌幅1.33%,报39142.23点;纳指收跌20.71点,跌幅0.13%,报16286.45点。

美国明星科技股全线收跌。英伟达收跌2.87%,谷歌A跌1.38%,微软跌1.03%,亚马逊跌0.98%,Meta Platforms跌0.17%,特斯拉跌0.07%,苹果则收涨1.37%。热门中概股阿里巴巴初步收涨约2%,理想、新东方、网易、拼多多、小米ADR、腾讯ADR、蔚来至多涨1.7%。

个股消息/A股

中微公司——4月17日,中微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下降9.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增长16.51%。

四方光电——4月17日,四方光电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5.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6.66%至935万元。

捷捷微电——近日,捷捷微电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功率半导体6英寸晶圆及器件封测生产线”项目已实现批量生产,最小线宽达0.35微米,产品覆盖单双向ESD芯片、稳压二极管芯片、开关管芯片、FRED芯片等,目前月产出达5万片,正处于产能爬坡期。

个股消息/其他

美光科技——4月17日,美光科技宣布基于市场细分重组其业务部门。新架构将于即日启动过渡,预计在第四财季(2025年5月30日开始)初期完成重组,并于2025财年第四季度起按新架构披露财务数据。四大业务部门分别为云内存事业部(CMBU)、核心数据中心事业部(CDBU)、移动与客户端事业部(MCBU)和汽车与嵌入式事业部(AEBU)。

特斯拉——据两名特斯拉员工对媒体透露,公司在过去几个月中已经降低了Cybertruck的生产目标。另有多位员工表示,特斯拉还精简了部分Cybertruck的产线,部分团队的人员缩减了一半以上。

台积电——财报显示,台积电Q1营收为8392.5亿新台币,超出预期的8351.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41.76%;净利润为3615.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60.3%。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4610.97点,跌47.08点,跌幅1.01%。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