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联电与格芯合并带来的营收综效有限;
1 周前 / 阅读约5分钟
来源:集微网
【影响】联电与格芯合并带来的营收综效有限;

1.机构:联电与格芯合并带来的营收综效有限;

2.IBM与东京威力科创续签五年合作协议 推进次世代半导体技术研发;

3.鸿海:Q1营收同比增长24.2%,将关注全球政经变化影响;


1.机构:联电与格芯合并带来的营收综效有限;

近日,有消息称联电与格芯正在探讨可能的合并。对此,高盛证券初步认为,由于双方业务领域高度重叠,竞争格局并未明显改变,此次合并带来的营收综效有限,因此维持联电的“中立”投资评等,推测其合理股价为39元。

联电在传出与格芯潜在合并的消息后,股价一度开高,但随后却开高走低,连续两天下跌。行业人士称,市场对于双方合并的效果持有疑虑,同时考虑到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也是导致买气偏低的原因。

如果格芯与联电真的合并,高盛提出了四个需要关注的看点:市场重叠导致综效有限;竞争格局不变;地理位置分散带来的潜在效益仍具不确定性;潜在合并可能引发监管审查。而营收提升空间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都专注于成熟制程,主要以22、28纳米制程与更成熟的制程为主,聚焦传统晶圆代工业务;另外,终端市场高度相似,两家公司都重点关注汽车、通讯、消费性电子与工业等应用领域。

对此,业内不乏类似观点。以赛亚调研的分析师刘佳欣表示,虽然格芯内部确有初步讨论,但联电可能不愿就合并展开讨论,因为联电已与英特尔在美国展开合作,且双方技术蓝图高度重叠,联电缺乏接受该合并提案的诱因。如果联电与格芯真的合并,对整体竞争版图的影响也将十分有限,因为联电与格芯都未参与先进制程晶圆代工业务,该领域仍由台积电主导,其市占率超过80%。


2.IBM与东京威力科创续签五年合作协议 推进次世代半导体技术研发;

IBM与半导体设备巨头东京威力科创(TEL)近日共同宣布,将继续其合作协议,进行为期五年的先进半导体技术的联合研究和开发。这项新的协议将专注于推动下一代半导体节点和架构的技术发展,以满足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对效能的需求。

此项协议建立在IBM与TEL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上。过去,两家公司已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包括为3D芯片堆叠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激光剥离制程,用于生产300mm硅晶圆。

IBM半导体总经理暨混合云部门副总裁Mukesh Khare表示,IBM和TEL在过去20年的合作中,有效地推动了半导体技术的创新,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多代芯片的效能提升和能源效率的改善。他们很高兴在这个关键时刻继续合作,加速芯片创新,以推动生成式AI的时代。

东京威力科创总裁兼执行长河合利树也指出,IBM和东京威力科创通过多年的共同开发,建立了坚实的信任和创新关系。他们很高兴能与IBM再续五年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项续签协议强调了双方对推进半导体技术的共同承诺,包括采用高数值孔径(High NA)极紫外光(EUV)的图案化制程。



3.鸿海:Q1营收同比增长24.2%,将关注全球政经变化影响;

4月5日,鸿海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数据。得益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强劲需求,鸿海的第一季度营收达到1.64万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4.2%,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其中,3月营收同比增长23.37%,至5521.25亿新台币。

然而,由于鸿海是苹果供应链中的重要供应商,因此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后,外界对该公司将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和布局格外关注。

针对关税问题,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此前表示,对于集团而言,制造业不是在这里生产,就是在那里生产,差别不大。比较令人担心的是,一旦征收关税,是否会影响后续的经济景气,这还需要观察。

目前,鸿海的主要AI(人工智能)服务器生产基地包括墨西哥、美国、台湾和越南等地。由于墨西哥并不在特朗普对等关税名单中,美国对墨西哥的钢铁、铝和汽车产业征收25%的关税,因此在墨西哥生产的AI服务器目前还不受影响,这使得鸿海在墨西哥的生产压力大减。未来是否会增加在墨西哥的AI服务器产能以避开关税干扰,值得关注。

展望第二季度,鸿海表示,云端网络产品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由于仍处于传统淡季,主要产品正处于新旧产品转换期。从目前的能见度来看,预计第二季度的运营展望将表现出季度增长和年度增长,但仍需关注全球政经局势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