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设计专用芯片,黄仁勋的AI雄心全靠“他”
3 天前 / 阅读约6分钟
来源:凤凰网
阿尔本今年51岁,负责全球最炙手可热产品的工程研发

阿尔本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7日,《华尔街日报》周日发文,介绍了英伟达的AI芯片工程负责人约拿·阿尔本(Jonah Alben)。他是黄仁勋(Jensen Huang)的左膀右臂,帮助英伟达为中国市场推出了专用芯片,是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大功臣,重要性不亚于黄仁勋。

为中国设计芯片

2022年,英伟达遇到了一个麻烦。美国官员当时开始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芯片,而中国市场占据了英伟达销售额的五分之一。

为了维持在华业务,英伟达CEO黄仁勋找到了他的得力干将:阿尔本。

阿尔本告诉黄仁勋,已经没有时间为中国设计一款全新芯片,他的解决方案是改造英伟达当时的顶级芯片产品,通过降低性能以符合美国法规,包括物理烧毁部分芯片。两个月后,英伟达开始向中国客户推广这款改造后的芯片。

阿尔本今年51岁,负责全球最炙手可热产品的工程研发:人工智能(AI)计算机芯片。如果把英伟达比作肯德基,那他就是掌管炸鸡的人。

“没有阿尔本,就没有今天的英伟达。”该公司前高级研究科学家里奥·塔姆(Leo Tam)表示,“他对公司的重要性堪比黄仁勋。”

突破极限

与此同时,阿尔本还必须确保英伟达在为Alphabet、微软等客户提供AI芯片方面保持压倒性的领先地位,正是这一优势使得英伟达的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

熟悉阿尔本的人透露,他的成功源于深入技术细节、不断突破规则界限,争强好胜的性格与他共事28年的老板,喜欢穿标志性皮夹克的黄仁勋如出一辙。

黄仁勋

在黄仁勋手底下,有数十名高管可以直接向他汇报工作,其中之一就是阿尔本。他长期担任英伟达GPU工程负责人,领导着大约1000名工程师。即便在一个汇聚了一些顶尖博士的英伟达办公室里,他的前同事和现同事都认为,阿尔本的才智出众,尽管他的学历只是硕士。他们说,同样厉害的是他管理这群天才的能力。

阿尔本将这种管理才能归功于他早年在赛艇比赛中积累的经验。他个头瘦小,坐在船尾向身材是他两倍的八名桨手发号施令。上世纪90年代,阿尔本在斯坦福读大学期间曾是校赛艇队成员,担任舵手。他在附近红木城的一条小溪上带领队员训练,并在比赛中指挥划手何时发力冲刺。

他曾设计过一种战术,让划手们拼尽全力,至少在他第一次尝试时是这样。“阿尔本常常提前要求队员进行最后200米冲刺,而实际上当时还有350米。” 他的前队友马丁·施瓦茨(Martin Schwartz)回忆说。

阿尔本曾是斯坦福赛艇队的舵手

按照赛艇规则,体重低于125磅的舵手必须在船上携带相应重量的沙袋来弥补体重不足。而阿尔本的体重只有117磅(约合106斤),他不想多背哪怕一盎司的额外重量。据队友们回忆,比赛当天早晨,他会猛灌8磅(约一加仑)的水,然后强忍着不尿,直到称重通过。等到比赛开始前,他才把这些水全部排掉。

“阿尔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能力特别强,愿意在快要胀破的状态下被人抬上体重秤。” 他的前队友丹尼尔·伯格斯特雷瑟(Daniel Bergstresser)表示。

阿尔本在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长大,1997年他将自己在斯坦福的经验带入了英伟达。他很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根据记者金泰(Tae Kim)近期撰写的一本关于英伟达的书籍,黄仁勋曾在阿尔本初入公司时在一次员工会议上说:“20年后,我想我会为阿尔本打工。”

善于应对挑战

萨沙·奥斯托季奇(Sasha Ostojic)在十年前曾领导团队,负责为阿尔本的硬件设计软件。他说,当出现技术挑战时,阿尔本的状态最火热。

有一次,一款开发中的图形芯片无法正常播放电影。阿尔本与奥斯托季奇以及另一位同事碰头,寻找解决方案。

“阿尔本走进来说,我们逐行查看代码,”阿尔本主导了整个检查过程:“这行代码有什么作用?那行代码是什么作用?”

三人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避免了最坏的情况:硬件修复。“如果他走错了一步,他可能会让英伟达倒退6到12个月。”奥斯托季奇表示。

阿尔本领导着1000名工程师

黄仁勋同样重视技术细节。他曾是一名乒乓球天才,参加会议仅仅是为了学习。他的理论是,公司高管必须深入前沿研究,才能了解市场的走向。

阿尔本对此表示认同。2020年,阿尔本在英伟达播客节目中被问到如何描述自己的工作,他表示:“试图搞明白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英伟达下一款尖端芯片的研发可能需要三年时间。阿尔本表示,他通过与公司内部的AI研究人员频繁沟通,尽力预测客户的需求。

意外发现GPU的AI潜力

英伟达的芯片最初是为了在电子游戏和其他程序中生成图形而设计的。然而,在2010年代初,该公司意识到这些芯片同样非常适合用于训练AI和解决新问题,这甚至让阿尔本都感到意外。

他说,他还记得自己意识到正在设计的芯片潜力超出想象的那一刻:他读了一篇关于一名研究人员使用GPU模拟人类鼻子闻气味的论文。

“当时没有任何英伟达销售人员曾打电话给那位研究人员,想法把GPU卖给他用于这个研究,” 阿尔本在播客中说,“这让我印象深刻。我那时第一次意识到,好吧,它的用途可能更广泛,不限于我们在待办清单上列出的三个目标。”

截至发稿,英伟达拒绝让阿尔本接受采访。(作者/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