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传出计划对台湾芯片课征百分之百关税,DIGITIMES副总经理黄逸平表示,全球供应链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十字路口,未来供应链可能走向新的“一个世界,两个体系(One World, Two Systems)”,或“一个世界,三个体系(One World, Three Systems)”,最终将取决于美国政府下一步政策的方向以及全球企业的战略调整。
黄逸平说,过去的“One World, Two Systems”是指中美贸易战演变为科技战后,美国联手盟友进行出口管制与技术管制,而中国大陆倾全力加速建立自主可控供应链,促使全球供应链划分为中国大陆与中国大陆以外的两个体系。
黄逸平表示,接下来供应链体系将出现两种可能的新走向,第一种走向是“One World, Three Systems”,分别是美国、中国大陆以及中美以外的三个体系,也就是区分为供应美国市场、中国大陆市场及其他市场的供应链。与先前体系主要的变化是,高关税下出货美国市场的货品需转移至美国在地生产。例如,根据一月底KPMG对250家加拿大企业所作调查,四成八的业者计划投资美国并设置营运据点,以服务美国市场与降低成本。
第二种走向,仍是“One World, Two Systems”,但是内涵完全翻转,由过去的中国大陆、与中国大陆以外的两体系,转变为美国与美国以外的两体系。
对供应链来说,美国市场规模大,客户需求下只能忍痛前往设厂,但在考量生产与运筹成本情况下,需就非美国市场整体考量供应链的运作,以挤压出获利空间。
美国前总统拜登对中国大陆祭出各种的出口管制措施,黄逸平说,这些持续加码的管制政策,让供应链确信若要对非中国大陆市场出货,必须积极建立中国大陆以外的生产体系。但若特朗普的施政重点仅在于透过高关税强化美国境内生产,而未继续加大对中国大陆的出口管制,甚至松绑部分项目,如此一来,业者已为在美国投资费尽心思,在整体投资与营运绩效考量下,若无客户端压力,将可能继续倚重中国大陆这个全球最完整、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供应链体系。
黄逸平指出,特朗普2.0可能将使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的速度趋缓,影响这些新兴国家发展产业的进程,而对这几年部分未保留工厂已彻底迁出中国大陆的台商与外商来说,恐将不利于未来争取客户订单及与中国大陆对手竞争。
他表示,这场逆全球化下的贸易博弈中,如何在全球布局与保护利益之间寻找平衡,势必成为企业需要深思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