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品牌商开始争夺AI的“好感度”?》的文章,提出了在消费品营销领域,厂商越来越重视如何迎合大模型为代表的AI工具的喜好,毕竟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AI工具来选择商品、提供辅助的购买决策,如何让AI更好理解、更多推荐自家产品,是厂商的一个新命题。
与消费领域类似,随着“AI+产业”应用的推进,行业客户对AI工具依赖程度也在上升,继而进一步传导至供应商,供应商也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否匹配行业客户AI渗透率提升背景下新的需求和对产品及方案的理解。从整个过程来看,企业面对的最重要客户似乎是AI,需要持续研究AI有什么喜好。在这种背景下,物联网厂商面对着众多消费客户和行业客户,不可避免地要深入研究这种需求决策的变化,进行深入调整。
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称,AI技术可能被用来操控在线用户的选择,从购买商品到投票决定都会受到影响。研究指出,一个名为“意图经济”的新兴市场正在成形,在这一市场中,AI助手不仅可以分析和预测用户意图,还能操控这些意图,并将相关数据出售给希望获利的公司。剑桥大学研究人员认为“意图经济”是取代“注意力经济”的新的发展阶段。
“注意力经济”是当前成熟的一种模式,通过互联网APP、社交平台吸引用户注意力并推送相关广告,而“意图经济”则更加深入,直接针对用户的动机和决策过程。
研究表明,大模型可以实时分析用户行为和心理数据,预测并引导其决策过程,还能根据用户的行为轨迹和心理特征动态调整建议,一些科技公司已经在利用 AI 推动定制化广告,部分模型表现出在推测和引导人类意图方面的“类人水平”。研究人员警告,这可能导致 AI 工具被用于操控对话,以实现广告商或第三方的商业目标。
例如,大模型可以低成本地利用用户的说话风格、立场、年龄、性别、虚荣偏好等,最大限度地实现既定销售产品目标。同时,未来广告商可能竞拍用户的购买意图,如餐厅或酒店预订。AI技术将使这一过程更加精确、高效和个性化,显著提升商业化程度。
在大模型催生意图经济的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对大模型依赖程度也在提升,让生产商不得不关注所谓AI的“需求”。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所述,虽然对于产品制造商而言,关注“AI的想法”可能显得非常奇怪,但现如今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了,甚至这种看似荒诞的“AI印象管理”正在成为生产商的必修课。
作者引用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项研究数据,大约有28%的消费者经常使用大模型来推荐化妆品等商品。这一调研结果是在去年4月发布的,而随着目前用户对大模型使用广度和深度更上一个台阶,预计使用大模型来推荐商品并进行辅助决策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作者认为,在消费领域,随着“AI购物助手”变得越来越普及,如今品牌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关注自身在“AI眼中”的品牌形象。而这,或将催生搜索引擎优化(SEO)的“进阶版”,即确保大模型对品牌的一个正向的认知,可能成为众多品牌商当前的重要战略之一。
美国一家市场营销技术咨询机构通过对不同大模型如何看待和评判不同品牌的评估,研究AI如何感知某个品牌,以及如何改变这种感知。例如,研究表明,调整提示词可以显著改变AI推荐的产品,这种转变主要是源于提问关键词激活了模型的不同判断模块,而一些品牌商则通过付费用户或内部员工,悄悄植入能引导 AI 推荐自家产品的“完美提问模板”。
此前,搜索引擎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最相关且有意义的结果,品牌商则抓住这一机制,曾试图“欺骗”互联网搜索算法来提高其内容排名。如今,在AI领域也开始上演相似的一幕,即一些品牌商可能试图“欺骗”模型给出特定答案,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当然,为应对这种新型营销渗透,大模型公司也会采取一些技术手段训练模型识别广告是否虚假、试图夸大品牌形象等,或者让 AI 更具辨别力,不易受到欺骗,建立反诱导防火墙,就像此前搜索引擎采用算法打击“关键词堆砌”一样。
虽然存在以上潜在问题,以及大模型自身还存在着可解释性、偏见等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产品制造商必须开始高度重视AI的“需求”,将AI当作其核心“客户”。例如,让大模型作为产品营销的“顾问”,在发布广告之前,让大模型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让大模型作为最初的“体验官”。
消费品领域的营销中,AI因为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使其成为重要客户,而在行业应用领域,由于客户主要是企业,其购买决策更为复杂。不过,随着AI+产业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加速拥抱AI,企业客户对AI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多,对AI理解也不断提升。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供应商需要随之进行变革,其中很多改变来自于AI带来的影响。
例如,客户接入大模型,大规模使用AI,形成新的工作关系,组织架构也可能进行大范围调整,基于AI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更为关键的是,客户从上到下人员的AI素养得到提升,用AI工具优化工作和进行决策能力也在提升。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必须适应这一变革,研究AI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契合客户的需求。
物联网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工具,相应产品和方案厂商在面对客户时,需要充分考虑到AI在客户中的渗透,考虑到客户基于AI的思维需要什么样的革新型物联网产品和服务。
从产业发展形势看,AIoT成为物联网供应商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向客户AI素养的提升,研究客户基于AI进行工作和决策的机制。目前,针对云端平台部署大模型,推动边缘侧和端侧AI的发展,是物联网供应商推进的重点工作。当然,这只是一种被动适应技术变革的产品研发的思路,未来,或许物联网产品制造商会主动去思考基于AI工作和决策会需要什么样的新型物联网解决方案,让AI也成为物联网供应商的重要“客户”。
现在,是时候开始考虑把 AI 作为一个产品和服务的全新受众群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