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浪潮正席卷全球,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在技术与研究方面相对领先。然而,美国智库对AI领域研究者进行的分析却发现,尽管美国机构和企业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仍领先于中国,但在美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中专门研究AI的顶级研究人员里,毕业于中国大学的人数已超过美国。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尽管美国在AI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4年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领域中,AI相关研究成为颁奖对象,获奖者多为美国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士,展现了美国的高研究水平。同时,美国在AI相关技术和产品上正与中国扩大对立,但实际上,支撑美国研究能力的“幕后英雄”很可能是中国。
报道指出,美国保尔森基金会(Paulson Institute)旗下的马克波罗智库(MacroPolo)对2022年和2019年在AI国际顶级会议“NeurIPS”上发表论文的作者进行了顶级研究者分析。调查发现,2022年,Google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企业占据了前10名中的7个机构,反映了美国独强的格局。而中国则紧追其后,2022年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增加,北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入了前10名。
来自中国的优秀年轻人正在为美国机构做出贡献。尽管在产业界,美中对抗正在加剧,美国从2022年前后开始限制对中国出口最尖端半导体,并扩大调查通过第三国出口至中国的AI芯片等。然而,2025年1月,中国的新兴企业“DeepSeek”公布了高性能生成式AI。
智库的分析还揭示了另一个观点。针对顶尖研究论文作者背景的分析显示,在美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中专门研究AI的顶级研究人员中,毕业于中国大学的人数最多,从2019年的27%跃升至2022年的38%,已超过了从美国大学毕业的37%。
对此,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革新智慧统合研究中心负责人杉山将表示,来自中国的一定比例的优秀年轻人正在为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发展做出贡献。
报道认为,这一现象也令人担忧美国独强的格局是否会动摇。若中国政府和企业借此吸引海外人才回国,AI领域的研究能力有可能因此提高。
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因顶尖科技公司聚集而成为科技人才的首选。马克波罗智库2022年的分析显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外国人中,仍有约80%选择美国作为就业目的地。
科学杂志出版龙头Springer Nature也指出了中国的弱点。2024年对科学研究机构进行评估的《自然指数》显示,与美国和英国相比,在AI领域,中国研究机构单独进行研究的情况较多。
报道指出,一般来说,要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跨越国界的多样化人才的协作。中国正在向美国输送优秀人才,但作为研究组织,美英仍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