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裁员,保时捷“紧急自救”
3 周前 / 阅读约7分钟
来源:36kr
保时捷中国启动裁员和渠道缩减计划。

改革,箭已离弦。

“早在今年10月,内部已有员工感受到公司和行业的‘寒意’,在整年销量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不少人预测,最快到年底,公司会有一波不小的裁员。”

就职于保时捷中国的王强(化名)告诉《汽车公社》/《C次元》,业界最近一直热议哪吒裁员、极越解散的消息,但作为保时捷中国的员工,很多同事已提前嗅到裁撤员工的风险——

“公司(裁员)应该也很快了”

如今,保时捷中国裁员的大刀,终于落了下来。国内媒体近日报道,保时捷已开启中国区裁员,包含正式、外包等岗位,裁员比例或高达30%,相关赔偿,有望按照N+6的标准执行。

在裁员传闻被大规模报道后,保时捷中国官方回应称,消息不属实。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保时捷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重组,公司正持续提升各部门及项目的效率、优化成本,相关措施也将涉及间接和直接人力成本。

不过,王强等内部员工告诉《汽车公社》/《C次元》,这一轮裁员从12月初就开始了,前后已经裁了两周左右。“每个人谈下来的赔偿方案并不一样,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拿到N+6。”

就职于保时捷中国的李华(化名)则表示,保时捷中国计划裁撤近100个岗位,基本上正式工和外包工各占一半,截至目前,正式员工的裁员快接近尾声。按照保时捷中国400人左右的员工总规模,这一轮裁员占比已接近30%。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我身边并没有(被裁撤的)员工拿到N+6,不清楚后续是否有新的裁员计划,但快过年了,突然裁这么多人,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李华对《汽车公社》/《C次元》讲述,除了裁员,公司其它一切正常,暂时没有收到降薪等通知,圣诞等节日也正常放假。

不过,大家对裁员已做好心理准备。过去一年,除了首席财务官没有变动,保时捷中国高层几经换血,最近的裁员计划,就是9月1日新上任的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一手操刀。

裁员启动之时,他上任即将满100天。

“我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感到震撼。”潘励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接任中国区总裁100天,自己对中国市场有了新的认识。迎难而上,克服经营和管理上的挑战,他带来最新的战略目标,即推动保时捷中国在2026年重启“进击模式”。

首要举措,是对中国国内的经销商渠道进行全面优化调整。根据保时捷的最新规划,该品牌在中国的销售网点将从2024年1月的约150家减少至2026年底的100家左右,减少了三分之一

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从2022年的9.32万辆,下滑到2023年的7.93万辆,再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4.33万辆。经销商网络改革的大刀首先砍向销售网点,据悉,这是潘励驰来到中国,频繁走访和调研经销商之后所做的决策。

数据显示,保时捷经销商网络平均销售回报率,已经从2022年5.5%下降至今年前10月的1.9%。潘励驰认为,国内经销商不仅在利益回报上变得被动,从营销、获客到服务,如今也很难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加之客户需求也在下滑,经销商渠道调整迫在眉睫。

内部人士告诉《汽车公社》/《C次元》,保时捷中国不仅大幅收缩经销网络,中国总部的渠道部门也有很大调整,“相当于直接被拆分了,这属于组织架构调整的一部分。”

过去几年,中国一直是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为该品牌的全球销量贡献了超30%的份额,是当之无愧的“利润奶牛”。而在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超过30%,不仅丢掉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头衔,还成了该品牌全球跌幅最严重的单一市场。

“每一个决策都非常难做。”

履新中国的使命和现实难题,潘励驰心里非常清楚。他来中国,就是“救火”的,很多问题势必棘手,但保时捷中国已到不破不立的时候。

在此之前,中国经销商对年度销售任务有异议,矛盾激化之后,曾联名向保时捷总部“逼宫”,要求保时捷中国为新车亏损给与赔偿,彼时的负面新闻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改革,箭已离弦

上周,大众集团董事长奥博穆(Oliver Blume)来到上海,参加上汽大众合资公司成立40周年以及续签庆典。他在航班抵达之后,先去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做了一场演讲,主题是关于大众汽车在新时代的转型。

2022年9月,时任保时捷一把手的奥博穆从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手中接过权杖,担任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和此前掌舵年利润高达十亿欧元的保时捷相比,奥博穆的新角色,“拯救”和“改革”成了关键词,他本人更是前所未有的承压。

他在同济的演讲,很真诚地聊到几个话题。

一是,大众汽车集团面临削减成本的现实难题,在中国需要新思路,整个集团管理层,都在思考在华的战略走向。

二是,肯定了比亚迪等中国车企的进步,大众想在中国继续保持第一国际OEM的领先优势,但也希望能和比亚迪并驾齐驱

三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中国市场的“十大优先项”,包括VCTC研发中心、插混和增程车型规划、全新电子电气架构、AUDI品牌、上汽大众合资续约、与一汽集团合作强化以及本土化降本增效等措施。

当初接过集团权杖的奥博穆,一定没想到,自己职业生涯最引以为豪、同时也长期在集团内部“肥到流油”的保时捷品牌,将在“赢回中国”这个课题上伤透脑筋。2024年下半年开始,保时捷在中国进入较为密集的调整期。

其实,早在今年3月的2023年财报发布会上,奥博穆就曾坦言,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增长放缓,公司要从全球考量资源如何重新调配,且中国市场必须推进“质大于量”的策略。这一思路,和潘励驰上周传递的“不牺牲价格换取销量”是一致的。

“奥博穆需要潘励驰。”

多名保时捷中国内部员工告诉《汽车公社》/《C次元》,潘励驰在中国履新,本质上就是为奥博穆“提刀改革”的,执行好奥博穆的狼性战略,该裁员的时候,毫不手软。这样的强硬作风,和之前保时捷中国的一把手完全不同。

这位中国区总裁毫不掩饰自己的焦虑。

他坦言,一年前,保时捷中国的很多员工只感受到些许危机感,大家没想到的是,一年后的巨变,用最短的时间席卷了每个人,没人能独善其身。”

“保时捷已经感受到,来自中国的这股凛冽的寒风,它已经吹到了我们脸上。”

潘励驰面对中国媒体,用这样的形容来概括公司的现状。而他自己,就是那个把寒意传递给保时捷中国每一位员工的人,在中国如此内卷的车市,驱走寒冬要靠管理层主动出击,而所有战略层面的改变,都需要一定的代价——

裁员,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