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和极氪合并了,极氪突然多了这么大一笔资产,股票不应该大涨吗?”
但实际的情况是,极氪的股票不仅没有大涨,反而一度大跌25%。
原因也很简单:吉利控股、吉利汽车、极氪、领克、沃尔沃等品牌虽然都是造车狂人李书福的产业,但涉及其中的吉利汽车、极氪、沃尔沃都是上市公司,吉利控股也是独立实体,因此在股权上要明算账:
领克并不是被吉利无偿“划拨”到极氪旗下的,而是通过股权交易,上市公司极氪从吉利控股和上市公司沃尔沃手中买来了股权,实现了财务上的合并。
李书福的左手倒右手,对于极氪等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来说却是一笔实打实的交易。没有天降横财,只有划不划算。合并后极氪股价下跌,还是因为投资者不看好这笔交易:
极氪最新车型极氪MIX销量一般
有人认为极氪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收购包含大量燃油车资产的领克并不值得;也有人担心,极氪这种“不划算”的并购还将继续,比如合并吉利旗下另一家销量不高的纯电品牌极星,进而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极氪在并吞领克之后,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大涨,反而大跌。从中也能看出,吉利有不同于其他国内车企的复杂性:旗下上市公司多、上市地点多(美国、中国香港、欧洲)、业务范围庞大,因此腾挪起来,显得“动静很大”。
这次极氪和领克在财务上的合并,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从吉利控股(注:吉利控股的业务范围很大,除汽车外还有手机、航天、出行、教育等等,和吉利汽车不是一个公司),买来了美股上市公司极氪汽车11.3%的股份,使得吉利汽车控股占比达到了62.8%。
极氪汽车又从吉利控股,买来了领克20%的股份;从领克的另一个股东沃尔沃那里,买来了其全部持有的30%领克股份,再通过增资获得1%的领克股份,使得总股份达到了51%,其余49%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
这样一来,美股上市公司极氪成为了领克的最大股东,沃尔沃从此全面退出了领克,领克再也不是“合资车”了。
但这并不代表领克品牌即将消失。因为这是一次财务上的合并,而不是品牌上的合并,领克还是会作为极氪旗下的子品牌继续存在下去,极氪也将成为一个双品牌公司,有些类似蔚来和旗下乐道的关系。
同时,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CEO安聪慧,继续担任合并后极氪CEO,并且兼任极星CEO。这也预示着,吉利自从收购沃尔沃之后一路扩张的品牌规模,进入了大整合的新阶段。
为什么是领克和极氪?
最近两个月,吉利汽车旗下的很多品牌,都在进行整合调整。新能源品牌几何,并入了吉利银河品牌;新能源皮卡品牌雷达,将被整合进入吉利汽车集团,成为其中的一个部门;翼真汽车(LEVC),也将被整合进吉利银河。
但领克在知名度和产品力上,和其他“被整合”的品牌完全不同。只看销量,在2024年10月,领克刚刚创造销量的历史新高,全系车型卖出了3万多台——极氪同样创下了单月新高,2万多台。
在吉利众多品牌当中,领克不仅是一个不小的“山头”,更和极氪的诞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极氪的销量主力极氪001
起初,极氪是作为领克纯电部门存在的,极氪的首款产品极氪001,源自领克的纯电概念车领克Zero concept,这个后来成为极氪销量担当的产品,其实是领克的“亲儿子”。
不论从什么角度看,领克最终被极氪“兼并”,都颇具戏剧性。
但这又是品牌大整合的趋势之下,必然会发生的结果:极氪是一个完全新能源品牌,初步对外建立起了高端运动豪华的品牌认知;领克在燃油车上已经颇有建树,还在发力混动和纯电。
如果让两者继续像之前那样“充分竞争”下去,可以看到的是极氪将通过增程混动车型深入领克的腹地,领克也会不断推出在底盘架构、驾驶风格上和极氪相差不多的车型,“内斗”将不可避免。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尚未进入白热化的3、4年前,车企也和互联网公司一样玩“赛马”,有些可取之处;
但这两个品牌,是吉利发力高端新能源的两块心头肉,在当下的汽车市场还玩左右互搏,甚至到了消费者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因此先停下这两大品牌之间的内耗,很有必要。
极氪是上市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
相比领克,极氪虽然销量和车型的丰富程度上略逊一筹,但极氪才是吉利在新能源上重度押注的核心,并且已经成功在美股IPO:
极氪CEO安聪慧,同时也是吉利控股的总裁;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担任极氪董事长。因此,在品牌整合中,相比之前有沃尔沃参与的领克——即便沃尔沃也早已归入吉利旗下,让亲儿子极氪站到前台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再从新能源产品实力的角度看,领克在混动上有些优势,但在纯电领域相比极氪还差得远。最近发布的Z10和Z20,相比极氪同类型产品,领克在销量和声量上都有明显的差距,在纯电领域不温不火。
通过对 底 盘 、安全的加强,营造豪华感
此外,极氪对于高端豪华车型已经投入了不少力气,售价一般在20万元以上;而领克相对来说较为“平民”,车辆售价一般都在20万元以内、15万元上下。两者融合之后,不仅保证了品牌调性不降,而且也增加了极氪总的销量。对于美股上市公司极氪来说,将获得更好看的业绩表现。
而让极氪、领克这两个在内部有着极大分量的品牌融合,可以看出吉利对于旗下品牌整合的力度之大。
从“多生孩子”到“计划生育”
2024年9月,吉利在其发源地浙江台州,发布了一份《台州宣言》,宣布企业要进行战略转型,其中聚焦、整合、协同被放在了战略高度。
吉利可能是国内组织架构最复杂的企业之一,一方面是业务范围上的,涵盖了天上飞的卫星、飞机,地上跑的电车、油车,家用车、出租车,乘用车、卡车,手里拿的手机,手机里的打车软件......
具体到汽车主业,就有吉利、极氪、沃尔沃、路特斯、智马达(Smart品牌)多个集团,至于品牌就更多了。
因此,吉利的这种做法,经常被称作“多生孩子好打架”。但这种理想情况经常无法实现,甚至事与愿违,产品重叠的地方太多,“孩子们”内斗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外战”。
当前,制止内斗、明确分工,是吉利大整合最直接的目的。比“多生孩子好打架”更理想的,是每个孩子都是有着一技之长的葫芦娃。
虽然有些许“并吞”的意味,但本次整合并不意味着领克在和极氪的“赛马”中落败,成为被吃掉的那个。在关系理顺之后,领克和极氪的分工更为明确,产品线规划上的博弈消失了,减少了品牌之间的内耗,领克可以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在更擅长的地方。
在领克和极氪整合以后,两个品牌的产品边界将更为清晰:
极氪最高端的车型 001FR
高端20万+的纯电车型,全部交给极氪来做,领克纯电不再向更高端发展;
极氪也不再搞A、B级纯电车型,都交给领克;
至于混动和燃油,领克依然按照既定路线发展不变。
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停止研发上的重复建设。
在研发体系上,吉利同样曾经叠床架屋,吉利汽车集团有自己的研究院,路特斯、极氪等品牌各自有研发团队,此外吉利还有专门从事研发的子公司亿咖通等等,既各自为战,又有交叉重叠的地方。
2024年,这套复杂的体系已经经历过一轮整合,大大减少了重复造轮子的内耗。而在极氪和领克合并之后,研发上的整合将更为有效,两个品牌将使用同一套电子电气架构,领克在智能驾驶上也将考虑采用极氪方案。
领克独立发展中攒下的许多家当,在和极氪重新成为一个Team之后,可以被更好地利用起来。
日后在销售上,领克依托经销商建立起来的庞大销售网络,也有可能被极氪品牌利用起来,把销售触角更快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再比如领克采用了星纪魅族研发的Flyme Auto车机,之后也可能帮助改进极氪广受差评的车机系统,改善交互的流畅度。
领克 运动属性很强,其中 0 3系列颇具 代表性
相较极氪,领克是一个运动属性较强品牌,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插混车型,几款产品都突出较好的操控体验,在国产汽车品牌里属于很有个性的那一类,在年轻用户中颇具吸引力。
如果能保持好领克的独特风味,合并之后的领克将甩掉与极氪“被迫竞争”的包袱,从而轻装前进,更好地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把长板充分做长。
领克和极氪的整合,可能是吉利集团品牌整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吉利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将极氪、领克打造成为年产销百万级的全球领先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但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本次整合将对吉利接下来的品牌整合起到示范作用。比如极氪CEO 安聪慧,就要接任极星CEO,可能会进一步整合这个北欧风味浓郁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以拯救其在国内市场岌岌可危的销量。
吉利的思路已经相当明确:改变架构和组织,整合研发、供应链和品牌资源,集结最有希望的可战之力,以应对智能化水平和营销玩法都更先进的新势力们。
这种办法,比让创始人拍抖音、做直播,或者在工厂里拧拧螺丝、跑到台上去喊几句“遥遥领先”,靠谱和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