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平线与蔚来首款合作车型——firefly萤火虫正式上市!
2.禾赛科技CEO:2026年将推出面向L3自动驾驶的下一代激光雷达;
3.特斯拉CEO马斯克:与莫迪会谈后将访问印度;
4.宁德时代重磅发布3款新品,构建动力电池多核时代;
5.上汽集团与OPPO战略合作的智能座舱即将落地MG品牌;
6.LG新能源终止印尼电池大计 聚焦现有合资厂发展;
1.地平线与蔚来首款合作车型——firefly萤火虫正式上市!
2025年4月19日,蔚来全新品牌firefly萤火虫同名车型正式上市,这也标志着地平线与蔚来首款合作车型正式落地!
firefly萤火虫标配地平线征程计算方案,128 TOPS算力配合24个高性能感知硬件,智能领航辅助NOP覆盖99%的高速及城市快速路,泛场景自动泊车,直击狭窄车位痛点。
firefly萤火虫亮相「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
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firefly萤火虫以让用户倍感信赖的主被动安全、极具辨识度的原创设计、充满巧思的空间和智能化应用、灵动的驾驶体验,全面刷新高端小车的用户体验。
地平线征程计算方案满足全球多地严苛的法规需求,包括中欧双五星评价标准及欧盟GSR法规认证标准等,将助力蔚来及firefly萤火虫征战全球市场,为全球用户带来值得信赖的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未来,地平线还将持续凭借领先的软硬结合技术,助力firefly萤火虫打造安全、可靠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持续加电!
2.禾赛科技CEO:2026年将推出面向L3自动驾驶的下一代激光雷达;
据报道,4月21日,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表示,公司将于2026年针对L3级自动驾驶汽车推出下一代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将是其畅销产品AT128的两倍。
据悉,L3指的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仍需要人类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汽车。
禾赛科技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 2024 年实现全年营收 20.8 亿元,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42.6%,全年净利润达1369万元,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激光雷达企业,现金储备达32亿元。全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 501,889 台,同比增长 126%,ADAS激光雷达交付量达456386台,同比增长134.2%。
2024年第四季度,禾赛斩获至今为止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了多年独家定点合作,覆盖其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多款车型。在国内市场,禾赛 ATX 正被众多主机厂客户规划为 2025 年量产车型的标配。截至目前,禾赛科技已与 22 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 120 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据公开数据,2024 年中国市值最高的 10 家汽车制造商中,有 9 家已经与禾赛达成了量产定点合作关系。(校对/李梅)
3.特斯拉CEO马斯克:与莫迪会谈后将访问印度;
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印度。此前一天,印度总理莫迪表示,他已与马斯克讨论了技术问题。
“我期待今年晚些时候访问印度!”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写道。
莫迪表示,与特斯拉CEO马斯克进行了交谈,并谈到了“ 各种问题,包括我们今年早些时候在华盛顿特区会晤期间讨论的话题,” 他4月18日在社交平台上的一篇帖子中说道,但没有说明这次对话何时发生。莫迪表示,他们讨论了在技术和创新领域进行合作的巨大潜力。
今年3月,印度联邦内阁批准了2292亿卢比(27亿美元)的政府补贴,用于生产电子元件,因为印度正寻求加强制造业并创造就业机会。印度科技部长阿什维尼·瓦伊什纳(Ashwini Vaishnaw)对记者说:“该计划将持续六年”,并补充说它将为电子、电信、医疗、消费设备、汽车和电力等行业提供帮助。据印度政府称,该项目预计将吸引5935亿卢比的投资,并创造超过91000个直接就业机会。(校对/李梅)
4.宁德时代重磅发布3款新品,构建动力电池多核时代;
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三大重磅产品——纳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其中,纳新电池包括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
纳新电池:今年12月量产
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能够在-40℃的环境下电芯能量保持率仍达90%,冰天雪地也不掉电;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75 Wh/kg,具备超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在混动车上的纯电续航超200km;拥有超10000次的循环寿命;支持峰值5C的超充,且在电钻穿透、锯断电芯、多轴向挤压,等极端滥用测试下依然不起火、不爆炸。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则在重卡、房车、露营车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在-40℃的环境下不“停摆”,依然可以正常启动;使用寿命超8年,“车电同寿”。自放电率低于3%,停放1年也不趴窝。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2025年6月正式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攻克北方地区私家车、营运车辆、物流车、特种车辆应用痛点,实现全场景适配。北方私家车使用钠新电池即便在零下40℃也续航在线,消除用户冬季电车使用焦虑;营运车辆可凭借钠新电池超快充与高功率特性,应对多班运营等高强度使用。
骁遥双核电池:首创“电电增程”理念
据介绍,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用“双核架构”打破单一化学体系边界,从电池的化学体系、能量管理、安全冗余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整合与协同创新,实现全场景需求覆盖,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多核时代”。
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已经率先在行业内推出了AB架构的电池产品,布局了350多篇技术专利,累计出货40多万套。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是又一次颠覆式创新,以“双核无限组合”重新定义能量存储逻辑,实现新能源车从“功能同质化”到“场景个性化”的跃迁,标志着宁德时代从“技术叠加”迈向“场景重构”的全新阶段。
双核电池拥有两个强大的“独立能量区”,如同精密协作的航空级双引擎,确保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仅为当前智驾系统提供可靠保障,更为L3、L4级的自动驾驶预留了拓展空间。
1、高压双核:电池包两个能量区的高压系统能够自由组合,可以串联、并联或独立输出,称之为 "高压双核"。
2、低压双核:类似DNA双螺旋架构的协同与互补,当一个区域突发故障导致12V供电中断时,智能管理系统能在毫秒内完成供电切换,确保车辆照明系统、制动助力、转向控制、车身控制系统等所有低压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说,低压双核,实现了"毫秒级无感切换"与"零功能降级"的创新突破。
3、结构双核:宁德时代首创的"堡垒式双舱结构设计",是基于航天工程分舱防护理念,打造的"物理隔离和功能备份"双重安全体系。当车辆遭遇极端外界损坏导致单侧结构受损时,无损结构区域能够依托立体桁架结构,维持正常结构功能。
4、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独创的“分区隔离+主动防御”双重防护机制,可在某区域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让系统立即打开定向导流通道,将高温气体快速排出电池包外。这种类似航天器分断隔离的设计,使失控区域成为独立封闭的单元,确保其余电池处于正常工作环境,实现"全域无干扰运行",重构了热失控防护体系。
5、热管理双核:双核架构也配备了双核热管理系统,能结合不同区域的电池温度特性,实现自主调配,形成双路立体热管理网络。就像汽车的分区空调,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独立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骁遥双核电池首创“电电增程”理念,依托于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磷酸铁锂、M3P、三元锂、凝聚态、硅碳体系、自生成负极技术等多种技术路线上的布局与沉淀,可以实现根据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和组合,为用户带来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如骁遥“钠-铁”双核电池、骁遥“铁-铁”双核电池、骁遥“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1秒2.5公里补能
2023年,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首发,成全球首款4C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具备峰值10C的充电能力,开启并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式进入“全民超充时代”。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经在16家车企的39款车型上落地应用。如今,宁德时代仅用两年时间实现神行系列的“三级跳”,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继续引领行业突破超充上限。
据介绍,该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km超长续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铁锂电池,再度突破超充边界,12C峰值充电功率突破1.3兆瓦,实现1秒2.5公里的超级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在-10℃充电5%-80% SOC 仅需15分钟,比当前行业最高充电水平提升了100%,从“长途自驾”到“城市通勤”,满足全场景使用需求,让“神行超充”成为标配。
电芯材料创新方面,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使电芯体积能量密度高达415~425Wh/L,成业内唯一能兼顾超充和高能量密度的产品。
系统层级创新方面,在第三代无模组技术(CTP 3.0)基础上进行拓扑结构优化,极大地提升了电池成组效率。此外,采用二代超高集成高压盒,通过集成电池内部采样、控制、配电系统,进一步节省电池包内部空间,使整体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高达75%。
5.上汽集团与OPPO战略合作的智能座舱即将落地MG品牌;
上汽MG名爵汽车官方公众号昨晚宣布,上汽集团与OPPO深度战略合作的智能座舱即将落地MG品牌。
今年4月9日,OPPO、上汽集团宣布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基于此合作,OPPO车机互融产品将覆盖上汽集团MG名爵、荣威等自主品牌,以及上汽大众、上汽奥迪等合资品牌;双方智能终端的合作将从OPPO手机拓展至 IoT 生态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表、平板等;双方的合作区域也将从中国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欧洲、东南亚等。
根据官方此前披露的2025上海车展阵容,MG Cyberster 2026款将迎来十大升级,与 OPPO合作的首款车型也将落地,MG还将带来全新一代 MG4、MG首款“方盒子”Cyber X等产品。
6.LG新能源终止印尼电池大计 聚焦现有合资厂发展;
韩国电动车电池大厂 LG 新能源 (LG Energy Solution, LGES) 周一 (21 日) 表示,已正式退出一项在印尼规模达 142 兆印尼盾 (约 84.5 亿美元) 的电池产业整合投资案,结束双方自 2020 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的合作蓝图。
LGES 表示,做出退出决定是“综合考量市场状况与投资环境”后所达成的共识。不过该公司也强调,仍将透过现有的合资平台“HLI Green Power”持续与印尼政府合作。
HLI Green Power 是由 LGES 与现代汽车集团 (Hyundai Motor Group) 主导的合资企业,去年已在印尼启用该国第一座电池电芯工厂,年产能达 10GW,并计划进入第二阶段扩产。
这起退出事件牵动印尼电池供应链布局。印尼政府能源部官员 Tri Winarno 表示,尽管 LGES 决定撤出,印尼将持续吸引其他外资企业加入本地合作,利用其“全球竞争力优势的镍资源”发展电池产业。
印尼国营矿业公司 Aneka Tambang(Antam) 原先预计与 LGES 成立镍矿开采合资企业,该公司对外表示仍将与其他潜在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供应电池产业所需的镍矿原料。
另外,原定参与 LGES 合作计划的国营印尼电池公司 (Indonesia Battery Corporation) 则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此次 LGES 的撤出,反映国际企业对印尼电池政策与投资环境的审慎观望。尽管如此,印尼政府仍抱持信心,认为凭藉其镍矿储量优势,电池供应链开发潜力仍在。钜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