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产联合,抱团取暖?
4 天前 / 阅读约8分钟
来源:36kr
Honda与日产宣布合并,三菱或加入,成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日系车企经营急转直下,集团化发展成为方向之一。

Honda、日产的结合,足以引爆汽车圈。

近日,“Honda”和“日产汽车公司”在东京宣布,双方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二者将共同出资成立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合并。

也就是说,Honda、日产“合力攒出”新集团,未来集团下拥有Honda、日产品牌,同时三菱也有可能加入。

目前,Honda为日本第二大车企、日产为第三大车企,如果日产的合作伙伴三菱汽车也加入,按照2023年销量计算,新集团年销量将达800万辆,仅次于丰田集团(1123万辆)和大众集团(923万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Honda和日产已基本达成协议,下一步将对具体的经营整合展开正式磋商。

合并早有端倪‍‍

从2024年初,日产和Honda就已经在不断接触了。两大汽车公司在闭门会议中,讨论了产品开发、零件采购等合作的可能性。

3月,日产与Honda签署谅解备忘录,就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全面合作。包括联合采购、共同开发新平台、零配件通用化等,双方计划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电动车产品竞争力。

同时,日产持有三菱汽车24%的股份,是其最大股东,三菱也就自然而然的“上了牌桌”。7月,三菱汽车正式加入Honda-日产联盟,三方计划将控制汽车的车载软件标准化,率先应用在三菱产品上。

8月,日产与Honda再次签署新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了战略伙伴关系合作框架。双方宣布,已商定在新一代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s,SDVs)的基础方面展开合作,特别是车辆智能化、电驱化等领域。

11月,三菱汽车和日产汽车率先达成共识,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50%股份,提供与自动驾驶、电池相关服务,新公司计划2025年3月成立。

12月23日,日产、Honda、三菱发布联合公告,三方就业务整合可能性的探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基于日产和Honda此前的备忘录,探讨三菱汽车参与、加入业务整合及协同互利的可能性。

三菱汽车最迟在2025年1月底,就其参与或介入日产汽车和Honda之间的业务整合得出结论。

未来新公司中,Honda将主导体制建设,拥有过半的董事会席位,包括首席执行官。新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达成最终协议,2026年8月公司上市,届时Honda和日产则随之退市。

整合迫在眉睫‍‍

Honda和日产的这次整合,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也可看做是双方的“互救”。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虽然二者是日本第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市场份额和经营状况,都遭遇了严峻挑战。

据本田最新财报显示,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月至9月)营业利润为7426亿日元,同比增长6.6%;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9.7%,为4946亿日元。

日产的表现则更为严峻,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月至9月)营业利润为329.08亿日元,大幅下滑90.2%;净利润为192.23亿日元,同比下滑93.5%。

在中国市场,日系品牌的衰落也肉眼可见。2021-2023年,日系市场占有率从22.2%下降至17%。其中乘联会11月销量显示,本田在华终端汽车销量76773辆,同比下滑28.02%;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板块),销量63545辆,同比下滑15.14%。

日产汽车高管曾透露,品牌可以支撑的时间只剩下12到14个月,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从2024年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自愿相应减薪。

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大方面。

其一,日系电动车转型较慢,且不断摇摆。2019年可以看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但直到2022年,Honda e:N品牌才推出首款车型——东风Honda e:NS1,并且售价偏高, 17.5-21.8万元的价格,仅提供油改电技术、小型尺寸、420km续航,市场遇冷是注定的事。

随后,Honda再次调整策略,弃用e:N品牌,专为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电动品牌“烨”,同时首发三款全新车,烨S7、烨 P7、烨 GT CONCEPT。

产品烨 S7为品牌首款车型,原本计划于 2024 年末上市,但距今还没有明确消息。

日产同样如此,纯电车型ARIYA艾睿雅在2022年9月底上市,售价19.99-28.29万元,跟中国品牌比竞争力不足。2024年9-11月,销量分别为56辆、19辆和27辆。

其二,日资品牌除纯电动车起步晚,在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也无明显优势。

目前Honda、日产在售产品车机使用逻辑相对传统,而以特斯拉和中国新势力为代表的品牌,已经将汽车视为“智能终端”,各种操作都像移动设备转变,功能拓展大大提升。

在自动驾驶方面,目前日系品牌也较为保守,仅支持基础的L2级辅助功能。相比之下,中国品牌部分产品已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如小鹏NGP的用户累计行驶里程接近5亿公里,蔚来NOP用户行驶总里程达8.49亿公里。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Honda、日产在电动化、智能化两大方面,急需加强投入和研发。

抱团能否取暖?‍‍‍

众所周知,汽车是规模化效应很高的行业,随着产量增加、成本边际递减,带来的好处是利润增高,研发能力提升,对于转型、发展是良性循环。

日产、Honda的合作,将双方不同产品的车辆进行标准统一,这样可以实现成本分摊,也提高了开发、生产效率。

同时两家公司也不再是“单兵作战”,对于新车型、新技术的研发,可以高效协同。除此之外,技术共享也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Honda在油电混动方面的长期布局,第四代i-MMD技术,利用阿特金森循环+电机组成的方案,实现节油性。日产的e-POWER技术则是小电池串联混动架构。

二者结合后,除了现有产品可以互换技术,在未来新品开发上也可共享。有媒体推测,双方有望推出基于第四代i-MMD技术的全新插混系统;以及基于e-POWER技术的增程产品,总之可以突破现有壁垒,更加积极地面对转型。

官方表示整合之后,还会在车辆制造系统和设施方面进行统一优化,加强采购职能、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整合销售金融职能,发挥规模优势;培养智能化和电动化人才基础。

Honda、日产的整合给人的感觉粘度很强,在多个领域或将“穿一条裤子”。

当然也有质疑声。日产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就表示,在他看来,日产与Honda的合并“毫无意义”,因为两家公司之间没有互补关系,二者不仅品牌定位,连产品布局都很相近,因此二者合并后的发展存在分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发文称,Honda、日产的合并对二者产业互补的意义似乎不大,两家企业都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市场萎缩的压力,需要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强技术的产品,顺应世界新能源化和SUV化的趋势。

崔东树认为,Honda和日产均需要加大中国本土化研发投入,依托中国产业链优势进行产品创新,以此赋能日产和本田的全球化发展。

结语

虽然日产、Honda曾经针尖对麦芒的竞争,但背后却有一丝微妙关系。日本由6大财团支撑,Honda、日产都和三菱财团具有渊源,而丰田则与三井财团有着联系,所以二者的结合看似意外,也具有合理性。

整合后,Honda、日产“凑成一波”,带着三菱汽车等品牌闯荡;丰田则代表“另一股势力”,和斯巴鲁、铃木紧密合作。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当下,这样的集团化趋势愈加明显,大家都希望抱团取暖,通过共同开发、零部件共享,形成规模化效应。

日本车企曾经具有“绝对实力”,如今则面临销量下滑,经营困难等问题,合作是一次新的探索,激发双方各自潜能。不过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来袭之际,政策引导和开放也至关重要。

最后引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观点,Honda和日产不妨依托中国产业链优势,为其发展提供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