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vivo方面推出X200系列的三款旗舰新机,其中X200和X200 Pro均采用全等深微四曲屏,X200 Pro mini则用上了小直屏,也表明vivo此前在旗舰产品线中用大曲率屏幕(下文将简称为曲面屏)和直屏配合的方案已经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并非孤例,在OPPO最新的Find X8系列中,曲面屏也被抛弃,均换用直屏方案。
再加上三星Galaxy S系列早已换用直屏,小米连续在数字旗舰机型上采用等深微曲屏,苹果的iPhone更是从未变“曲”过,因此也代表着此前曾被热捧的曲面屏在旗舰机型上,也到了暂时退场的时刻。
曲面屏遇冷其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技术进步、设计优化,以及用户需求变化等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作为曲面屏的“开山鼻祖”,三星在旗下相关机型屏幕方案上的调整,其实就已经早早地为这个趋势提供了线索。早在几年前,Galaxy S系列就已用回直屏。
不过即便三星早已做出调整,但安卓阵营的旗舰手机仍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在坚持采用曲面屏,这背后其实也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机身正面的视觉效果是其中一大重要因素,在如今智能手机外观设计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曲面屏巧妙地模糊了屏幕与机身中框的界限,由于营造出了近乎无边框的视觉效果,因此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颜值,并形成与直屏方案的显著差异。
此外,相关技术层面的局限,也是彼时手机厂商坚持沿用曲面屏的原因之一。随着智能手机诸如影像、电池等核心元器件的不断升级,对于机身内部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大。而曲面屏则可以变相提升内部空间,从而降低元器件堆叠的难度,特别是在此前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不得不用体型来换容量的情况下,也导致电池的体型不断增大,再叠加影像模组体型的膨胀,直屏方案就会导致机身厚度将提升到几乎无法接受的程度。
因此在那一段时期,曲面屏凭借多方面的优势在帮助旗舰手机不断堆料的同时,依然可以拥有相对纤薄的机身体型。但曲面屏在旗舰机上的广泛应用,一直伴随着诸多争议,焦点主要就集中在实用性、显示效果、耐用性,以及成本等方面,因此也为其目前的现状埋下了伏笔。
曲面屏在智能手机上兴起之初,实用性方面的局限性相对较为突出。由于屏幕边缘的弧度极易导致误触,对于交互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手机厂商也在不断优化触控算法和防误触机制。此外,显示效果也是曲面屏频遭用户吐槽的一个方面,由于屏幕边缘的色彩、亮度一致性需要更为精细的调校,并且难度较直屏方案明显更高,因此直到后期才有所缓解。
此外,曲面屏的耐用性和维修成本也是被用户批评得最多的部分。尽管早期的曲面屏对于跌落等意外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碎裂后的更换成本较高,但后续通过换用特种玻璃、采用防摔抗震机身结构的方式,这个问题实质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部分配备曲面屏的机型更是已经进化到了“十面抗摔”的程度。而在维修成本部分,随着后续的大幅降低,在其已不再是旗舰专属、在中端机型也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也得以大幅降低。
尽管曲面屏在多个维度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但导致其如今从旗舰机暂时退场的关键因素,则是在于SoC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电池能量密度的升级。此前旗舰SoC由于能效比的问题,导致手机厂商为确保产品的续航能力,不得不持续加大电池容量,但这又导致机身厚度的提升,因此在连锁反应之下,曲面屏的相关特性自然就使得其颇受厂商的青睐。
但随着如今旗舰级SoC在能效比方面的大幅改善,以及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使得旗舰机也可以在保持轻薄体型的同时确保电池容量,因此也不断降低了采用曲面屏方案的理由。
除此之外,曾是曲面屏一大亮点的视觉效果,也随着屏幕封装技术和屏幕边框的不断缩减,也不再成为微曲屏和直屏的缺点。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当曲面屏为旗舰机带来的收益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暂时从这一领域推出仅仅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虽然曲面屏开始逐步淡出旗舰机这一细分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很快就会被淘汰,相反其似乎还找到新的机遇。如今特别是在中端市场,曲面屏更是凭借着显著的外形差异,开始在这类机型中大量出现,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例如此前荣耀X50系列就凭借在产品端的出色表现,取得了超过1500万台的全球销量,其中曲面屏这个配置显然也是功臣之一。
此前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就曾表示,有更多用户倾向于选择曲面屏是因为其在视觉上更具整体感,可有效改善机身厚度带来的握持手感问题,使得握持时更贴合手掌、更舒适自然。或正是基于这一原因,vivo方面继续在中端产品中配备曲面屏,其中S系列搭载曲面屏的机型就不在少数,同时也更符合其追求外观设计的产品定位。
通过下沉到更为广泛的市场,曲面屏不仅能满足更多用户对于视觉和手感的需求,也为手机厂商提供了产品差异化的路径。因此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屏幕形态后续极有可能还会在中低端机型上继续存在一定的时间,并为这类产品的外观设计带来更多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