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上半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同比增20% 印度紧随中国成第二大市场
2024-09-09 / 阅读约0分钟
来源:集微网


1.上半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同比增20% 印度紧随中国成第二大市场

2.一半以上美国大型企业认为AI是其业务的潜在风险

3.法国AI创企Entalpic获85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

4.融入AI功能 沃尔沃EX90电动汽车将使用英伟达Blackwell GPU

5.“晶链聚力 合创未来” 2024年晶合集成供应链大会开幕


1.上半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同比增20% 印度紧随中国成第二大市场

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称,2024年上半年,印度已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5G智能手机市场,小米、vivo、三星等公司的平价机型推动了这一趋势。

该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0%。

苹果在全球5G手机出货量中领先,占比超过25%,主要得益于iPhone 15系列和14系列,其次是三星,占比超过21%,得益于Galaxy A系列和S24系列的强劲出货量。小米位居第三,印度是其主要推动力。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小米在印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率,同时在MEA(中东和非洲)、欧洲和中国市场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对于vivo来说,印度也是主要的增长动力,与中国和新兴亚洲经济体并驾齐驱。该研究公司在其报告中称,在前十大品牌中,摩托罗拉增长最快,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CALA)、印度、MEA和北美市场均实现了强劲增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Prachir Singh表示:“5G手机出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随着预算细分市场5G手机的供应增加,新兴市场在细分市场也见证了高增长。”

Singh表示,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将5G手机视为对其设备的升级,即使是在低价细分市场也是如此。

按地区来看,CALA增长最快,同比增长63%,主要原因是墨西哥和巴西等主要国家的高增长。上半年,CALA地区占全球5G手机净增量的14%,其在5G出货量中的份额为6%。亚太地区占全球净增量的63%,5G出货量份额为58%。

中国方面,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7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420.4万部,同比增长30.5%,其中5G手机2065.4万部,同比增37.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3%。

2.一半以上美国大型企业认为AI是其业务的潜在风险

一项新的企业文件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将人工智能生成技术视为风险,而美国最大的公司中有一半以上认为人工智能是其业务的潜在风险,这项调查强调了新兴技术可能带来的全面产业变革。根据跟踪大型企业公开披露信息的研究平台 Arize  AI 的研究,总体而言,56% 的财富 500 强企业在其最新年度报告中将人工智能列为"风险因素"。与2022年的9%相比,这一数字有了惊人的飞跃。

相比之下,在 108 家具体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创建仿人文本和逼真图像的技术)的公司中,只有 33 家公司将其视为机遇。这些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潜在的好处包括成本效益、运营效益和加速创新。

披露的信息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和美国大多数最大的上市公司的影响已经显现。自2022年11月OpenAI发布广受欢迎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来,预测性机器学习技术在过去两年中蓬勃发展。从那时起,大型科技公司已投资数百亿美元开发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数百家初创公司也已启动,以抓住这一颠覆性机遇。

在《财富》500 强企业中,今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提到的人工智能风险包括竞争加剧,因为董事会担心他们可能跟不上对手的步伐,因为对手能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其他潜在危害包括声誉或运营问题,如陷入有关人工智能对人权、就业和隐私的潜在影响的道德担忧。有些行业比其他行业更担心人工智能。

超过 90% 的美国最大媒体和娱乐公司以及 86% 的软件和技术集团表示,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是今年的业务风险。超过三分之二的《财富》500 强电信公司以及超过一半的医疗保健、金融服务、零售、消费和航空航天公司向投资者发出了同样的警告。例如,市值 2900 亿美元的流媒体服务公司 Netflix 就警告说,竞争对手可能会通过部署人工智能获得优势,这将影响"我们的有效竞争能力,我们的经营业绩也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电信集团摩托罗拉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并不总是按预期运行,数据集可能不充分或包含非法、有偏见、有害或攻击性信息,这可能会对"其收益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公司提到了与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应用有关的财务风险,如成本增加和不可预测。价值 2500 亿美元的软件企业 Salesforce 表示,其采用的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涉及数据收集和隐私。它表示,其利润率可能会受到新兴人工智能应用"不确定性"的影响,这意味着它可能不得不投入更多资金来开发和测试新模型。

法律、监管和网络安全方面的人工智能风险也是《财富》500 强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娱乐业巨头迪斯尼公司警告说,"管理新技术发展"(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则""仍未确定",这可能会打击其现有的商业模式,如使用其知识产权的收入流以及其创造娱乐产品的方式。

从辉瑞分拆出来的制药集团 Viatris 警告说,员工或供应商使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可能导致机密信息的公开披露",以及"未经授权访问"与员工、临床试验参与者或其他人有关的个人数据。

医疗保健集团 Quest Diagnostics 和 Cigna 则将人工智能视为潜在优势,它们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改善部分业务,如客户服务、标本处理和索赔分析;广告公司 IPG 则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为整个营销领域的内容创作增添智能。"(来源:cnbeta)

3.法国AI创企Entalpic获85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

近日,法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Entalpic近日完成850万欧元的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凯辉基金、Breega和Felicis领投。目前,Entalpic已在法国、德国和加拿大开展业务,并计划扩展到美国和亚洲市场。

Entalpic是由Mila的研究人员与Owkin的一位高管合作的企业,Mila是全球领先的气候行动机器学习研究实验室,Owkin是一家以在药物发现中使用AI而闻名的独角兽公司。利用这些专业知识,Entalpic将重新定义材料和分子发现,以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

Entalpic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平台旨在生成和评估可以取代过时的工业化学工艺的新材料和分子。

Entalpic由三位法国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共同创立,CEO Mathieu Galtier毕业于巴黎高等矿业学院,曾任技术生物先驱Owkin的首席数据和品牌官。首席技术官Victor Schmidt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在米拉研究所获得气候变化机器学习博士学位。首席战略官Alexandre Duval也拥有CentraleSupélec和Inria的材料机器学习博士学位,曾担任亚马逊法学硕士研究员。

“我们的目标是与关键行业参与者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Galtier表示,“我们在法国、德国和加拿大开展业务,并计划扩展到美国和亚洲,我们已准备好实现显著增长。”

工业化学,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行业,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生态转型的迫切需求,发达国家正重新点燃对其发展的兴趣,寻求通过创新来引领行业的变革。

4.融入AI功能 沃尔沃EX90电动汽车将使用英伟达Blackwell GPU

沃尔沃汽车正在为其EX90电动汽车使用英伟达Orin芯片,配备DriveOS软件和通用软件堆栈,并计划升级到基于英伟达Blackwell GPU架构的Thor芯片。英伟达Drive Thor SoC将可大幅提升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效能,同时也为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应用建立基础。

沃尔沃汽车的子公司Zenseact也在欧洲使用基于英伟达H100 Tensor Core GPU的英伟达DGX数据中心进行AI模型训练。借助NVLink Switch系统,最多可以将256个H100 GPU连接起来,以加速百万兆级的的工作负载。该GPU还包括一个专用的Transformer引擎,用于解决万亿参数的语言模型。

EX90是首款使用名为沃尔沃汽车超级技术栈的系统、模块、软件和硬件共同核心的车辆。这是一个单一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具有通过OTA更新的能力,包含了沃尔沃未来产品线将使用的所有模块和功能。这个模块化平台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从不同车型中创建不同的选择或子集。

“沃尔沃汽车超级技术栈真的会改变游戏规则:它使我们所有的工程工作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为所有产品提供动力,而不是在特定的汽车项目上。”沃尔沃汽车首席工程与技术官Anders Bell说。“我们的工程师将致力于一个超级集合,不断改进、扩展和增加其功能。这将极大地提高质量,加快上市速度,并持续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汽车。”

关于英伟达Thor的细节有限,但预计它将使用之前代号为Poseiden的高端ARM Neoverse V3 AE核心,以及Blackwell GPU核心的一个变体,集成在一个单一的芯片中,适用于汽车应用。这将提供比Orin提供的250TOPS性能高出四倍,用于更先进的驾驶辅助和安全特性以及自动驾驶。这也将用于提高生成式AI能力和车内体验。

EX90上所做的工作将直接惠及ES90,而为ES90所做的工作将继续影响随后开发的EX60,同时也将改善已经交付给客户的EX90。

这种向闭环开发的转变至少与向电气化的转变一样重要,Bell说,因为它影响到与电气系统相关的任何事物。

关键的基石之一是被称为SPA3的电动技术基础,这是最新推进、电动和电子系统的组合,在此基础上建造汽车。首款在SPA3上建造的汽车将是即将推出的全电动EX60中型SUV。

SPA3构建在EX90使用的SPA2的许多模块之上,并引入了几个关键的升级。例如,它将具有增强的核心计算能力,这将能够确保更高的性能,并通过技术堆栈改进功能。但最重要的变化是SPA3体系结构的可扩展性远远超过其前身。

这将支持使用相同的技术基础,生产比EX90大和比EX30小的车辆,同时在核心计算、电池、电动机、超大铸件和模块化制造方面的效率得到提高——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显著降低生产汽车的成本。

沃尔沃汽车位于哥德堡郊外的Torslanda工厂正准备生产SPA3汽车。

5.“晶链聚力 合创未来” 2024年晶合集成供应链大会开幕

9月9日,由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4年晶合集成供应链大会在合肥隆重举行。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新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卫东,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总经理蔡辉嘉,北方华创董事长赵晋荣等来自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专家、供应链企业及业界精英共400余人出席大会。

(大会现场)

依托产业发展趋势及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晶合集成拥抱市场稳扎稳打,一步一步走向本土晶圆代工前三、跻身全球前十,成长为一家可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企业。“晶合集成落户合肥十年来,见证了合肥的迅速发展,我们感受到合肥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同时还为大家分享晶合集成的发展路径,为各家企业到合肥落户、定居提供范本。

(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致辞)

集成电路产业是合肥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450多家,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到公共服务平台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表示,未来,合肥将进一步发挥晶合集成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对接,让更多集成电路企业来合肥布局发展、投资兴业,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共同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致辞)

“自2023年5月上市以来,晶合集成取得瞩目成长,产品和研发快速推进, 5000万像素BSI量产、40nm OLED成功点亮面板、业内首颗1.8亿像素全画幅CIS芯片成功试产,打破了索尼长期的垄断地位。”北方华创董事长赵晋荣作为供应商代表致辞时表示,细数了晶合集成的发展成果,同时期待与各位供应商伙伴,一起为晶合的快速发展继续提供超越期待、创造价值的服务,为合肥的半导体产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北方华创董事长赵晋荣致辞)

活动现场,新站高新区与3家供应链企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晶合集成与2家供应链企业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政企、企业之间良性互动,开启“链上招商”新篇章。

(签约仪式)

随着晶合集成的发展,截至目前配套供应商已达1800余家。为感谢各位供应商一直以来支持,大会现场为24家供应商伙伴颁发“卓越品质奖”“BCP精进奖”“技术服务奖”“量产支援奖”,同时晶合集成总经理蔡辉嘉亲自为上海精测、科百特、瑞红、海普瑞颁发“在地化突破奖”。

(晶合集成总经理蔡辉嘉颁奖)

围绕本土终端市场优势,未来晶合集成将与全球企业强强联合,努力实现产品结构多元化、应用覆盖多领域。同时,晶合集成更期待与供应商合作伙伴携手,打造稳定、共赢的生态圈,充分发挥供应链的力量,为本土新型显示和半导体千亿产业集群增添新动能。

(大会现场)

(来源: 晶合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