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机构:2024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三星排名第一
5 天前 / 阅读约10分钟
来源:集微网

1.机构:2024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三星排名第一

2.“iPhone Fold”将采用创新的抗变形非晶态金属玻璃铰链

3.消息称苹果将任命全球门店和零售业务副总裁

4.飞乐音响2024年实现营收19.65亿元,净利润为3947.43万元

5.鸿远电子2024年营收14.92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3.55%


1.机构:2024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三星排名第一

3月28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增幅不大。尽管许多OEM厂商实现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增长,但三星因政治不稳定而导致第四季度业绩不佳,而OPPO削减了更实惠的翻盖式可折叠手机的产量,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市场的整体增长。

从厂商排名来看,2024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TOP7分别是三星、华为、摩托罗拉、荣耀、小米和OPPO。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今年的情况会更加艰难,预计2025年市场将出现个位数负增长。该机构高级分析师 Jene Park表示,“我认为今年不会出现太多积极因素,我们实际上预计该领域将出现负增长,这将是第一次。但这绝对不是市场见顶的迹象,相反,这是 2026 年前重组的迹象,随着苹果和大量翻盖手机的进入,预计这一领域将令人兴奋并焕发活力。”

2.“iPhone Fold”将采用创新的抗变形非晶态金属玻璃铰链

上周有报道称苹果的书本式可折叠 iPhone(我们暂时称之为“iPhone Fold”)将使用液态金属铰链来提高耐用性并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屏幕折痕。今天,一位中国泄密者提供了有关这种铰链材料特性的更多细节,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苹果选择它作为其首款可折叠设备。

据微博账号刹那数码报道,苹果已为 iPhone Fold 的铰链机构选择了金属玻璃(非晶态金属)。行业分析师郭明錤此前曾提到苹果使用“液态金属”,这是同一产品的常用营销术语。

与具有规则、重复晶体原子结构的传统金属不同,金属玻璃具有无序原子排列,更耐弯曲、变形和凹陷的特性。通过快速冷却技术实现,其独特结构比钛合金硬度高 2.5 倍。它还具有光滑、光泽的表面,使其在外观上与不锈钢相似。

除了机械优势之外,金属玻璃的耐腐蚀性还能确保铰链机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这些综合特性似乎使其成为铰链的理想选择——铰链是设备中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不断承受压力的部分。其天然的抗弯曲和耐磨性还可以帮助屏幕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更平整,并减少形成可见折痕的可能性,这两者都是当今可折叠手机的常见问题。

郭明錤表示,苹果此前曾在 SIM 卡弹出针等较小部件中使用过金属玻璃,但 iPhone Fold 将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在关键机械部件中大量使用该材料。据称,东莞宜安科技是该非晶态合金的独家供应商。

此前有报道称,苹果的可折叠 iPhone 展开后主显示屏尺寸为 7.8 英寸,外盖显示屏尺寸为 5.5 英寸。该设备预计将采用类似于三星 Galaxy Z Fold 的书本式设计,而不是翻盖式设计。

据郭明錤称,可折叠 iPhone 可能配备两个后置摄像头、一个前置摄像头以及集成在电源按钮中的 Touch ID。该设备展开时厚度仅为 4.5 毫米,折叠时厚度在 9 毫米至 9.5 毫米之间。

据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称,苹果首款可折叠设备售价约为 2000 美元,预计将于明年推出。据信苹果还在开发一款18.8 英寸的可折叠设备,可能于 2027 年推出,但目前尚不清楚它是 iPad 还是 Mac。

(来源: cnbeta)

3.消息称苹果将任命全球门店和零售业务副总裁

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正在任命一位全球商店主管,此举旨在简化高管Deirdre O'Brien领导下的苹果零售部门的管理。

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公司正在提拔Vanessa Trigub担任全球门店和零售业务副总裁。此前,她除了负责零售业务外,还负责管理美洲西部地区的门店。现在,她将负责监督欧洲和中东、亚太地区和美洲东部地区的零售业务。晋升和新的报告结构赋予了Trigub更多责任,并简化了零售组织,零售组织由O'Brien负责。

作为变革的一部分,O'Brien现在将减少直接下属的数量,她将不再管理各个地区的零售高管,而是监督Trigub和负责零售房地产、营销和在线销售的副总裁。

据悉,Trigub在第一代iPhone上市时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苹果公司,并担任过财务、并购和零售业务等一系列职务。2023年,她升任公司副总裁,负责零售业务和美洲西部地区。

自2019年O'Brien上任以来,苹果零售网络(遍布全球约535家门店)的领导层一直保持相当稳定。参与零售集团的人士认为,该公司可能正在培养Trigub作为O'Brien的潜在继承人,O'Brien已在苹果工作了30多年。近年来,这家iPhone制造商内部越来越多地讨论继任计划,其许多高管都已达到退休年龄。

4.飞乐音响2024年实现营收19.65亿元,净利润为3947.43万元

3月28日,飞乐音响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称,该年度营业收入为19.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47.43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035.13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402.31万元。

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智能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和检验检测三大板块,其中,智能硬件板块包括汽车照明、汽车电子电器、模块封装、芯片测试服务等业务;解决方案板块包括智慧水务、智能制造等业务。未来公司将提供具有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品质优异的智能硬件产品,多场景、成熟的工业智能解决方案,以及高端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并逐步构建工业数字底座核心能力。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以全资子公司上海仪电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为主体,客户包括比亚迪、大众、吉利、日产、上汽、奇瑞、广汽埃安等国内外车企。家电与汽车线束业务,以稳定的质量及快速交货的响应能力为客户提供线束加工和制造服务,其中汽车线束产品主要包括天窗线束和变速箱线束。公司客户以大金、松下、恩坦华、邦奇为主。

模块封装及芯片测试服务业务以全资子公司上海仪电智能电子有限公司为主体,聚焦智能卡模块封测和芯片测试服务。公司模块封测业务产品主要包括接触式模块、非接触式模块、双界面模块三大类。同时,公司借助智能卡封测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纵向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芯片测试、减薄、划片等芯片服务业务,提供一流的芯片服务解决方案,重要客户有华虹宏力等公司。

精密零部件制造业务以上海亚尔精密零件制造有限公司为主体,其产品主要包括光源零部件、医疗器械零部件等产品,具备业内领先的精密加工能力。主要客户有昕诺飞工业(中国)、常州市纽菲克光电制造及国内知名医疗器械制造商等。

检验检测业务以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为主体,以SITIIAS/NEPSI检验检测认证品牌为核心,聚焦高端仪器仪表检验检测业务。主要客户有霍尼韦尔、重庆川仪、西门子、浙江中控、中石化、中石油、中广核等。

智能制造业务以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体。智能制造业务覆盖能源电力、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上海城投水务、广东环境集团等数十家水务集团公司。

5.鸿远电子2024年营收14.92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3.55%

3月27日,鸿远电子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降10.98%;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43.55%;扣非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61.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亿元,同比下降0.99%。

报告期内,鸿远电子自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下降19.29%,其中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因客户需求低迷导致销量和售价双降,但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收入同比增长56.11%,成为自产业务中首个收入占比超10%的新产品。代理业务收入7.4亿元,同比微降0.22%,主要受益于新能源领域客户需求企稳。公司研发投入1.13亿元,同比增长5.53%,新增专利58项。

年报指出,业绩下滑主要受外部环境及高可靠领域客户需求减弱影响。自产业务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面临需求低谷,销量与价格承压;尽管微控制器等新产品增长显著,但仍未完全对冲传统业务下滑。代理业务虽降幅收窄,但整体市场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51.03亿元,资产负债率17.01%,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5.5和4.43。存货账面价值7.9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551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