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Images/Ngothyeaun
除非你是摄影发烧友,否则我敢打赌,你已经多年未曾想起数码相机了。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手机已经包揽了所有拍照需求。但可能会让你惊讶的是(或许从本文标题已能预见),数码相机正悄然回归大众视野。佳能、尼康、松下、富士等制造商纷纷推出新型号或更新旧款,融入现代功能。二手市场同样如火如荼,人们竞相抢购2000年代的“经典”数码相机。
即便你对第一台数码相机怀有美好回忆,也可能对这股潮流的兴起感到不解。毕竟,手机拍照的便捷性似乎无可比拟,对吧?然而,事实证明,便捷性并非唯一考量。实际上,背后原因众多,且听我细说五个关键理由。或许,你那台尘封于衣柜的宝贝相机,又能焕发光彩,甚至价值不菲。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谚语历久弥新。每代人都会对前辈的技术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到一定年纪,人们自然会对父母年轻时的经历充满好奇。近年来,黑胶唱片、卡带、胶片相机和拍立得相机的复兴便是明证。
此外,当“老一辈”手持年轻时的口袋傻瓜相机时,那份幽默与温馨的怀旧感油然而生。
插图:作者年轻时的照片,由一台“复古”松下Lumix DMC-LX3拍摄,搭载其“古老”的1010万像素CCD传感器(未展示)。GettyImages/Sean Gladwell/Geoffrey Morrison/CNET
手机拍照曾是新奇体验,如今却已成日常。诚然,它能捕捉瞬间,但对许多人而言,照片本身已不再特殊。那一刻及其引发的回忆或许独一无二,但高度处理的图像却失去了这份独特。取出相机,等待开机,让这一刻成为拍摄特定照片的时刻,无疑增添了照片的特殊性。
为了像素之爱,将肩带套在头上。GettyImages/Crezalyn Nerona Uratsuji
当我重拾胶片相机并评测宾得17后,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拿出手机拍照,看似专注,实则极易分心。“哦,我刚收到一条消息。”“哦,我得赶紧查下邮件/Slack/Teams。”拥有一台专用于拍照的设备,让手机远离视线,藏于口袋或包包中,在某些美好时刻,我们得以彻底忘却它的存在。(同理,MP3播放器也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近期相机销量激增的年轻人,成长于父母(当然,也包括我这一代)总拿着手机的环境中。与Z世代或更年长的Alpha世代交谈,你会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渴望远离网络。他们在网络世界中长大,比任何人都清楚那里的不堪。他们渴望创造一个不在线的空间,只属于他们和朋友,为了“更专注于当下”。
大多数现代手机都能拍出令人惊艳的照片,尽管它们的图像传感器和镜头尺寸有限。其图像质量得益于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然而,这也导致手机图像往往呈现出某种“特定风格”。
数码相机种类繁多,从老式傻瓜相机到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应有尽有。从数码相机拍出比手机更好的照片并非易事,但拍出风格迥异的照片却相对简单。
或许这些照片在技术上不如手机拍摄,但这正是关键所在。追求“完美”照片的人可以选择手机拍摄。但若想要风格化或与众不同的作品,相机无疑是更佳选择,尽管它的性能可能相对有限。没错,你可以通过滤镜让手机照片看起来更“Y2K”复古。但早期数码相机的照片在实现这种美学上,效果更为独特(我说的“独特”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意味着技术上稍显不足)。
TikTok的趋势经常引领流行文化风向标。这并非总是好事,但事实如此。猜猜TikTok上什么正火?
TikTok上的流行元素随后迅速传播至更广泛人群,最终影响那些高度在线的(或许你我也在其中)群体。对此我不做评判,但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也是这项技术复苏的重要推动力。所以……耶?
如今,人人都是摄影师。GettyImages/David Petrus Ibars
短期内,这股热潮严重限制了某些热门相机的可用性。希望这些相机能落入真正懂得欣赏它们的人手中,甚至激发他们对摄影的热爱。(很多人买了唱片却没有唱机。)摄影是一项昂贵的爱好,但我深爱不已,并希望更多人能享受其中乐趣。长远来看,这对摄影爱好者而言或许是件好事,因为我们将见证众多大型制造商推出更多新款或至少经过更新的相机型号。
所以,不妨翻翻那些久未开启的抽屉或衣柜深处。或许你那台旧“数码相机”正静静躺在那里,积满灰尘,满载着被遗忘的记忆。如果你不想用那台酷炫的复古相机追赶潮流,eBay上总有适合你的选择。
除了报道音频和显示技术外,Geoff还周游世界进行摄影之旅,足迹遍布核潜艇、航空母舰、中世纪城堡以及史诗般的10000英里公路旅行等。
此外,你还可以阅读他的旅行书籍《傻瓜预算旅行》和畅销科幻小说《城市大小的潜艇》。欢迎在Instagram和YouTube上关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