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智能手机屏幕技术飞速发展,从60Hz刷新率进化到1-120Hz自适应高刷,从1080P提升至2K分辨率,从普通PWM调光升级为高频PWM,显示体验不断优化。然而,屏幕技术仍有一大难题尚未解决——RGB子像素排列。
OLED 屏幕虽具备鲜艳色彩、高对比度与可弯曲特性,为折叠屏、卷轴屏等创新形态提供了可能,但受限于子像素寿命不均,蓝色子像素衰减速度远快于红绿子像素,导致屏幕老化、色偏问题频发。过去厂商采用PenTile排列试图缓解蓝色寿命短的问题,但副作用是清晰度下降、UI文字发虚,影响了用户体验。
2025年,Real RGB OLED迎来落地。 通过完整的RGB子像素排列,消除了PenTile结构带来的锐度损失,使文字更加清晰、色彩更精准,同时有望优化屏幕寿命。雷科技认为,OLED显示效果的突破,很可能让手机屏幕画质登上新台阶。
什么是Real RGB?
OLED最大的特性在于子像素自发光,每一个子像素包含红、绿、蓝,也就是标准的RGB三原色。正如前文所说,由于蓝色、红色次像素材料寿命短于绿色次像素,因此厂商需要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使色彩还原准确。
为了解决寿命和色准问题,三星在早期研制出PenTile排列方式,即红色与蓝色次像素削减一半,绿色次像素保留完全,达到颜色和寿命均衡的效果。同样地,RGB Delta排列、珍珠排列、钻石排列,基本都遵循类似的逻辑,通过改变次像素形状对齐整个子像素的寿命与颜色。
(图源:Pently Apple)
这些排列方式的确让OLED寿命增加、颜色表现也更优秀,但由于次像素面积被削减,在同等分辨率下,实际像素密度要大打折扣。比如RGB Delta排列下,实际清晰度等同于约77%同分辨率的LCD面板。
当然,面板制造商们在过去几年时间也通过不同的方案减少特殊排列降低清晰度的问题出现,例如天马在其风车像素排列方案中设计了专用的子像素渲染算法,提升字体边缘清晰度。
尽管目前多数面板厂商都提供了专门的算法提升清晰度,但这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依然是一个挑战。因此,沉寂已久的Real RGB OLED再次回到人们视线。Real RGB OLED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技术,早在三星推出PenTile排列方式前,这项技术已经在推进,但Real RGB OLED需要使用精密的金属掩膜板进行图案化蒸镀,以精确地在基板上沉积红、绿、蓝发光材料。
(图源:OLED Info)
Real RGB OLED早期的加工工序复杂,成本高、成功率低,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在加工高像素密度产品时失败率更高,这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追逐这项技术无疑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在2023年末,维信诺开发了ViP(Visionox In-Pixel)技术,通过光刻工艺制作RGB子像素,形成独立的子像素结构,每个子像素的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可独立设计和调节性能,从而突破曾经的限制。
在大尺寸面板上,华星光电也展示了印刷OLED技术实现Real RGB OLED面板的可能性,这将进一步推动标准RGB排列的OLED面板显示产品走向主流。
Real RGB给OLED带来什么?
那么Real RGB OLED到底能够带来什么进步呢?
一方面,Real RGB OLED能够减少传统OLED面板像素密度折损,使其尽可能达到LCD同等分辨率的清晰度。这让手机在处理文字边缘时,能获得更锐利清晰的效果,同时也能降低屏幕的拖影问题,提升整体的使用舒适度。
当像素密度不再被折损所困扰后,高分辨率下的功耗问题也将被解决。
另一方面,Real RGB OLED优化后的蓝色次像素寿命也将得到提升,OLED面板常出现的烧屏问题能得以缓解。这意味着,配备Real RGB OLED面板的手机,可拥有更多常亮屏幕的交互设计,手机厂商也不需要过于担心这些功能导致烧屏加速。
(图源:京东方)
整体来看,这项技术落地量产后,的确能够为手机的显示效果带来不小的提升。但目前而言,Real RGB OLED的造价还不算太便宜,且按照数码闲聊站的消息来看,Real RGB OLED可能暂时仅存在于高度定制的项目中,广泛应用于主流机型,还需要一段时间。
手机屏幕开卷“清晰度”
近几年时间里,随着动态刷新率、护眼技术的应用,OLED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所广泛接受。雷科技此前也曾做过简单的市场调查,2024年主流手机厂商,几乎已经彻底放弃LCD面板,即便是定价499元起的REDMI 14C,也拥有一块支持120Hz刷新率的OLED屏幕。
在解决完不够护眼这个问题后,OLED面板彻底击溃LCD面板只剩最后一公里:清晰度。
前面我们提到了Real RGB OLED这项OLED面板的新技术,但在2025年,要卷清晰度的还不止这一种。数码闲聊站透露,三星的LIPO COE OLED技术商用在即,或许在不久后就有搭载该技术的机型上市。在今年,Real RGB OLED和LIPO COE OLED或许会形成手机显示的两个方向,它们虽然同样是卷清晰度,但又有些不同。
(图源:三星)
LIPO COE OLED的核心在「COE」上,即Color on Encapsulation。这项技术旨在通过在封装层上添加彩色滤光片和黑色矩阵,取代传统的偏光片,以提高屏幕的透光率和亮度,同时降低功耗。
偏光片在OLED面板中起到吸收部分外部光线,减少反射,从而提升暗场表现,让黑色更加纯净,提高屏幕对比度的作用。而偏光片虽然能够帮助面板提升暗场表现,但也同时会吸收约40%子像素自发光的光线,从而降低屏幕本身的亮度。这也容易导致部分机型屏幕看起来不够「通透」。
而LIPO COE OLED技术通过黑色电极或光学干涉层来接替原本偏光片的位置,使其在没有偏光片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收外界光线,提高对比度。
简单来说,Real RGB OLED专注于提升像素排列的精度和色彩表现,而三星的LIPO COE OLED则致力于改进显示屏的结构和光学性能,以提高对比度和亮度。
(图源:三星)
不难看出,Real RGB OLED和LIPO COE OLED两个不同方向的技术,却有着共同的目标。
这两项技术的发展方向,标志着手机显示行业从单一的「高分辨率竞争」进入到「精细度+长续航」双轨并行的时代,在未来,1.5K、2K这些分辨率参数可能会逐渐被忽视,像素密度成为消费者更关注的焦点。对于影像旗舰、折叠旗舰机型来说,Real RGB OLED 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精细度,使得手机摄影、屏幕阅读、视频播放等体验大幅优化。而对于更广泛的高端机型,LIPO COE OLED 带来的高亮度和低功耗,将成为手机厂商的重要卖点,尤其是在强调户外使用场景的市场,如折叠屏、游戏手机、超大屏设备等。
更深层次地看,这一趋势也预示着手机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正在加速。在过去的几年里,旗舰手机的屏幕升级大多是小步快跑,比如更高的刷新率、更高的 PPI、更强的 HDR,但这些升级往往是全行业一致的方向,而Real RGB OLED和LIPO COE OLED代表的是两条不同的路线。
(图源:9to5google)
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不同品牌的旗舰机将开始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优化。比如,影像旗舰可能会更倾向于Real RGB OLED,因为它能带来更细腻的屏幕显示,而折叠屏、长续航旗舰可能会更倾向于LIPO COE OLED,因为它能带来更好的亮度和更低的功耗。
作为消费者,这种技术分化意味着,我们在选择旗舰手机时,可能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衡量自己的使用需求。2025年,旗舰手机的屏幕不再是「越高端越全能」,而是开始向「不同方向的优化」演进。我们可能会看到部分品牌在清晰度上做得极致,而另一些品牌则在功耗优化和户外可读性上下功夫,这样的趋势将使得未来的旗舰手机市场更加多元化,而不再是单一指标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