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AI PC的 “iPhone时刻” 来了?
4 天前 / 阅读约14分钟
来源:36kr
终端AI化是必然趋势但“引爆点”还未出现

2024年被视为AI元年,作为当下最普及的智能终端产品,手机与PC成为AI茁壮成长的“黑土地”,几乎所有厂商都打出了自家的AI旗号。

手机方面,OPPO宣布进入AI手机时代,三星发布全新品牌“Galaxy AI”,魅族“All in AI”,荣耀用AI重构操作系统MagicOS;PC方面,联想推出多款AI PC产品,惠普加码全新AI PC战略,华硕联合智谱发布AI PC智能助手“小硕知道”,戴尔联手英伟达全力开拓AI产品……就连苹果,凭借AI终端的概念,一度曾股价原地拔升30%。

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全球AI PC的出货量将突破1.14亿台,同比增长165.5%;而Canalys则预言,AI手机的渗透率将在2025年接近三分之一,出货量将达到4亿台。

业界惊呼,AI的“iPhone时刻”来了吗?

产品篇:“定义AI”才能掌握话语权

AI成新品市场标配,业界忙着定义AI概念

2024年下半年,在各大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上,AI能力已然成为必不可少的宣传亮点。从苹果、三星,到国产的荣耀、小米、vivo、OPPO等品牌,纷纷推出新款AI手机,一场围绕AI手机的激烈竞争拉开帷幕。

尽管各大手机厂商对AI手机的宣传不遗余力,但对AI手机的定义并未达成一致。所有厂家在发布AI手机产品的同时,也在忙着定义“什么是AI手机”。

2024年10月,荣耀发布Magic OS 9.0,这款手机使用AI OS,YOYO智慧助手已经打通了多款App,可以实现一句话充值、一句话点外卖等服务;小米发布了搭载澎湃OS 2的小米15,升级“小爱”为“超级小爱”,支持AI动态壁纸、AI锁屏、AI写作、AI识音、AI字幕、AI妙画等功能;vivo发布 30亿参数量级的蓝心端侧大模型 3B,宣称6年来在AI方面的投入累计超过230亿元;OPPO则宣布实现了全球首次 MoE(混合专家模型)在端侧的落地,并提出“AI 即系统(AI as System)”,其“小布”智能助手支持超1800项指令。

荣耀Magic OS 9.0

在手机厂商描绘的未来蓝图中,用户只需与手机智能助手轻松聊天,就能完成美化照片、点外卖、打车、购物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智能助手仿佛化身为AI “指挥官”,拥有在手机后台调用各类软件App的强大权限。

根据Canalys的报告,AI手机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几项硬件能力上,比如优化专用处理器(如ASIC、GPU等)以及其他关键零部件,以高效运行端侧AI模型和应用。这一定义实际上给出了AI手机的两个关键点:一是配备专用处理器,二是能够支持端侧AI模型的运行。

根据另一家市研机构IDC的定义,AI手机有几个关键指标和特性:算力大于30TOPS的NPU、支持生成式AI模型的SoC、可以端侧运行各种大模型。

技术升级,还是营销噱头?

与AI手机的迅速普及类似,AI PC的概念也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2023年9月,英特尔首次提出AI PC的概念。英特尔认为,AI PC是一种能够高效运行AI功能的PC,这种PC通过与云端的协作,或者在端侧独立运行大语言模型,能够从根本上改变PC的用户体验,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2024年1月,AI PC站上CES 2024“C位”。英伟达、英特尔、AMD针对AI PC主题发布了系列新品,联想、戴尔、华硕、惠普等知名厂商也携一波AI PC亮相。

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PC产业链企业纷纷跟进。据统计,2024年二季度Windows领域,具有AI功能的PC出货量环比增长127%,迎来AI PC的爆发。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手机或AI PC并非一个全新的品类。“本质上,AI手机仍然是智能手机,AI PC仍然是PC。区别仅在于它们可能搭载了具备AI功能的显卡、CPU或GPU,比如独立显卡和图形处理器,从而具备了更强大的AI处理能力,但它们的核心属性没有改变。AI手机并不是凭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品类,而是厂商对已有设备进行了功能上的‘赋名’,以增加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AI功能缺少不可替代性,构不成换机理由

《IT时报》记者在与多位消费者沟通后发现,除小部分科技爱好者外,大部分消费者对AI手机、AI PC一头雾水,更难以区分普通手机、PC和AI手机、AI PC的区别,“手机能用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还能AI作画,这也不算AI手机吗?”

从消费者对AI的需求来看,潮玩客科技UP主黄健告诉记者,除非是专门将AI PC作为生产工具的用户,一般消费者对AI的使用需求并不算大,尤其是普通电脑也可以使用ChatGPT、Sora等位于云端运行的AI工具,AI PC缺少不可替代性。

AI手机和AI PC还有一大功能是离线操作,比如在飞机上也能实现AI修图、AI消除等功能。“整体来说,这个功能比较鸡肋。”玩机爱好者小林向记者坦言,离线AI功能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5G、Wi-Fi等几乎不会断连;另一方面,在有网络的情况下AI功能都难以达到预期,更何况离网状态下。

产业篇:终端和芯片,谁会先洗牌?

是大趋势也是“卖家秀”

AI手机和AI PC在未来究竟能实现哪些能力?

“我认为也许就像电影《钢铁侠》里的人工智能助手贾维斯一样。”小林表示,未来,AI手机应该如同一个“懂我”的助理,不需要引导就能给出多种解决方案,例如收到女朋友生日提醒,AI手机便会自动检索推荐相应的礼物和餐厅;察觉到女生生气时,能给出解决策略。

但目前小林并未感受到AI手机带来的“未来感”与颠覆性。他告诉《IT时报》记者,自己最近新换了一台小米15 Pro,这款手机搭载的芯片是具备强大AI性能的骁龙8至尊版,“小爱同学”在AI的加持下变身为“AI超级小爱”,算是小米当前最强大的AI手机。

日常使用中,小林使用最多的语音交互和智能体功能,常常是使用AI助手打开App搜电影、电视剧或导航。尽管小米15 Pro还具备AI识图、AI扩图、AI图片生成等功能,但小林使用下来发现,相关AI能力略显薄弱,还不如他手动操作美图秀秀App来得方便。

图源:小米

在B站UP主“动动枪DongDongGun”看来,当前AI手机应该具备识屏互动、AIGC、智能体自动化以及AI助手四大功能。他分别对小米15 Pro、OPPO Find X8、荣耀Magic 7、三星S24 Ultra四款AI手机对应的四大功能进行测评,精准度和图片处理能力在这四款AI手机中表现都差不多,但生成速度慢等依旧是大问题。

让“动动枪DongDongGun”较为惊喜的,是荣耀Magic 7的语音点外卖功能,在告诉AI咖啡品牌、种类后,手机会自动跳转App进行下单,唯一需要动手的就是付款。尽管不能做到100%准确,却是数款AI手机中最独特的功能,“总的来说,标配AI已成手机发展趋势,AI手机也将走向成熟,但目前手机厂商还是难免存在‘卖家秀’的情况”。

AI PC的情况也较为类似。黄健告诉记者,在AI大热的当下,PC厂商追热度打造AI PC产品可以理解,不过,目前的算力还未达到理想状态。大部分厂商发布AI PC产品时,会设计程序完成特定任务,让消费者眼见为实,但离开设定好的特殊场景,AI能力将大打折扣,甚至直接消失。

终端销售格局难改芯片市场座次求变

多位业内人士向《IT时报》记者表示,尽管AI技术已是各大手机厂商重点布局的方向,短期内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仍然有限。

“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终结了。”潮电智库分析师孙燕飚表示,手机作为一种成熟产品,其形态和功能已趋于固化,未来五年内难以出现颠覆性创新。

孙燕飚说:“目前,手机厂商更多依靠一些贴近用户需求的功能创新来吸引消费者,但这种创新的突破性有限。无论是AI手机还是AI PC,虽然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便捷,但并没有实现革命性飞跃。”

梁振鹏也认为,AI手机或AI PC并不会对终端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产生显著影响。上游的芯片、GPU等硬件组件大多是通用的,缺乏核心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很多AI功能通过操作系统和软件即可实现,硬件上的升级并不足以构成市场壁垒。

但对于硬件厂商而言,基于手机AI化实现的完整软硬件链条升级,将为其争取到AI时代的入场资格。

与终端市场格局已定相比,AI手机和AI PC的硬件需求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硬件层面,AI手机、AI PC对芯片、存储和电池的性能要求显著提高。

要实现端侧大模型的轻量化部署,既需要高算力又必须兼顾低功耗。此外,端侧大模型的能力有限,常常需要端云协同,通过匹配不同层级需求实现性能优化。

因此,在AI终端的战场,供应链厂商的技术角逐成为一大重点。

当前,在手机高端芯片市场,联发科与高通的竞争日益激烈。联发科通过高端战略,尤其是其旗舰芯片出货量的显著增长,不仅直指高通的市场霸主地位,还在某些细分市场份额报告中显示出领先优势。

根据Canalys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手机处理器市场报告,手机芯片出货量的前五名依次是联发科、高通、苹果、展锐和三星。其中,联发科以3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出货量达到1.19亿颗。

更有数码博主透露,联发科天玑9400芯片在与高通骁龙8至尊版芯片的竞争中表现出色,尤其受到OPPO和vivo等品牌的青睐。在国内市场,骁龙8至尊版与天玑9400手机的出货量比例当前为1.8:1,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骁龙8 Gen3系列与天玑9300系列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比例为2.4:1。

AI PC已成主流,供应链随需而变

在AI PC领域,各家芯片厂商也各显神通。2024年7月,首批搭载AMD锐龙AI 300系列移动处理器和锐龙9000系列桌面处理器的AI PC设备正式发售。目前,第三代锐龙AI处理器已支持本地运行70亿参数、2K输入序列长度的大模型,已有100多款设计,涵盖宏碁、华硕、戴尔、惠普、联想、微星等各大主要OEM品牌。

英特尔在2024年9月发布了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并且特意强调,在相同性能表现下,比高通X Elite的旗舰芯片X1E-80-100功耗低40%。有超过80款搭载该系列处理器的AI PC亮相,包括超过20家PC制造商。

据统计,2024年三季度中AI PC出货量达到1330万台,占当季所有PC出货量的20%,同时AI PC环比增长达到49%,AI PC这一品类出货量稳步增长。

孙燕飚进一步指出,AI与人交互的核心在于其三个主要的交互入口——触觉、语音和视觉,这些入口不仅定义了AI设备的体验方式,也推动了供应链的变革。

正是由于这些交互入口的存在,ODM厂商逐渐意识到,单靠组装业务无法满足手机厂商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因此,它们开始转型,加强研发能力,并通过并购行为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比如,在语音入口方面,部分ODM厂商已积极布局语音识别和处理技术,以进一步增强AI设备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大模型公司也积极顺应潮流,2024年12月26日,智谱技术团队发文表示宣布开源 GLM-PC 的基座模型CogAgent-9B-20241220,基于GLM-4V-9B训练,专用于智能体任务。得益于屏幕截图和GUI(图形界面)操作的普适性,CogAgent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基于GUI交互的场景,如个人电脑、手机、车机设备等。

消费篇 :价格越来越高的AI终端你能接受吗?

AI手机和AI PC足够好吗?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尚存分歧

“动动枪DongDongGun”测试的小米15 Pro、OPPO Find X8、荣耀Magic 7、三星S24 Ultra四款AI手机,价格分别为5799元、4999元、4999元、10699元,均属于高端手机。高昂的价格是AI手机普及面临的现实挑战。

有业内人士分析,相较于普通手机,AI手机除了硬件成本,还需要承担计算成本、推理成本、大模型工具调用成本等,每增加一项都意味着价格将抬高一些。据悉,vivo在AI领域上投入已经超过230亿元、研发人员数翻倍至2000人;2024年3月荣耀也表示AI技术研发费用超100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系列专题之中国AI PC产业全景与机会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在主要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消费市场,AI笔记本电脑平均单价在 5500~6500元之间,AI台式电脑平均单价在4000元左右,2024年以后随着需求的增长和AI性能的提升,价格稳步上涨。

联发科技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一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年至少有30%~50%不同成本下的算力优化,但短期内成本并不会有太大的减少。硬件的成本虽然会随着规模而下降,但短期由于应用的规模不够,没有办法在AI上形成一个高效的商业模式。只有起量,才会降价。

购买AI手机,除了要为更贵的硬件付费,可能还要为软件付费,三星计划在2025年后对Galaxy AI功能收费。这些成本最终都要消费者买单。

图源:三星

不过,消费者不是不愿意买单,而是希望可以买到同等价值的AI体验,小林向记者表示,如果AI功能能达到厂商宣传的效果,并且让AI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价格上涨20%也愿意购买。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认为,AI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如果手机端侧的算力能跑大模型,可能会催生出一些新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过目前,行业里还没有出现爆款应用。

图片/荣耀  小米  三星  豆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