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杀死”中芯国际
来源:36kr 21 小时前

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下,A股半导体板块持续高,A、H两地上市的中芯国际时隔三年再创新高。

对我而言,中芯国际这个名字贯穿了整个职业生涯。

2005年,我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南卫理公会大学法学院毕业,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地大物博,牛仔烧烤,但达拉斯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是美国电子产业重镇,电信巨头AT&T、德州仪器公司的总部均坐落于此。

德州仪器作为集成电路的发明企业之一,是业内活化石般的存在,如今依然是全球销售额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

*得克萨斯州知名科技企业

德州仪器对于亚洲半导体产业影响极深,是最早在亚洲落地投资的美国半导体企业。如今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企业,台积电和中芯国际,其创始人张忠谋和张汝京的职业生涯都是德州仪器培养出来的。AMD掌门人苏姿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德州仪器。

早年达拉斯物价低,有成熟的商业区,高档的富人区是小布什总统退休养老之地,而近郊房价不高,有成片的华人聚居区,治安良好,华人团体中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出来的都有,总体友好和谐,球迷应该都很熟悉,这里有知名的NBA球队“达拉斯小牛”(现在改名独行侠)。

张忠谋和张汝京都长期居住在达拉斯,那时候,台积电和中芯国际没有今天泰山北斗的地位,两个创始人也是朋友口中常提起的名字。

对于我这样的毕业生而言,德州仪器可望不可即,但是中芯国际却是我距离半导体产业最近的一次。

赴美之前我在上海读硕士,当时学校的微电子系有国家实验室,我有两位好朋友在其中就读,大家对中芯国际都有所耳闻。不过那个年代大家都比较希望留学,工作则首选去外企,技术水平高待遇好,虽然外企的中国分部更多是销售功能。

*2020年,中芯国际在芯片展会上的展馆

直到有一天哥几个在食堂吃饭,一位朋友兴冲冲说,毕业去中芯国际也不错。那时候,中芯国际已经开始量产,待遇与欧美外企接近,是毕业后想实打实做集成电路一线工作的很好选择。缺点是张江太远了,其次大陆工程师少。

最终,两位好友,一位获得了英飞凌奖学金后如愿去了外企,一直做芯片行业。另一位则改行去了硅谷做软件工程师。

于我而言,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先生恰好是我南卫理公会大学的校友,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少朋友同学从得克萨斯州回亚洲谋职,都会想到中芯国际,那里待遇不错,氛围友好有人情味。身边的朋友们也劝我投简历加入中芯国际,“Richard Chang(张汝京)重情谊,对校友、华裔都很照顾。”

也有朋友说,张汝京是虔诚的基督徒,做事有一种使命感,很相信朋友。

只不过,2005年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知识产权诉讼刚刚达成和解,业绩蒸蒸日上,对于海外留学背景的,不论是资深工程师,还是管理或法律背景的都敞开大门欢迎,但诉讼的失利也给企业罩上阴影,张汝京卸任董事长仍任执行董事,而内部有人继续指摘管理团队,有人承受压力离职,上司离职,不少下属也散去,包括我熟悉的台胞朋友,以致我最终无缘加入中芯国际。

人生就是一个机缘巧合的旅程,虽然我没能拿到中芯的工作机会,但第一份工作的上司,却是中芯国际最早的高管团队之一,而隔壁座位的同事也曾在中芯国际任职,我对中芯国际及半导体入门知识耳熟能详。

1 中国半导体太需要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从诞生之始就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总部和生产基地设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工厂,但控股公司则注册在开曼群岛,与当年的新浪、搜狐、网易等第一批互联网公司一样,用VIE结构吸引风险投资,最终美国上市。

2000年4月,52岁的张汝京带着300多名中国台湾、美国等地的工程师来到上海建厂,2001年开始试产,到2003年就成为全球前六的代工厂。2004年销售额近十亿美元,跻身全球前四。

我和很多人交流过,当时都认为,中芯早年是大力出奇迹的典范,这主要与当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有关。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就在尝试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到了90年代开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开启合资模式,启动时愿景美好,投资巨大,技术受制于人,厂房修建缓慢,刚投产就远远落后。到2000年左右,中国还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5年以上。以至于当时地方领导层决定不惜代价不计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恰巧张汝京多次来上海考察洽谈,双方最终一拍即合。

中芯国际一立项,就定位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吸纳顶尖人才,购买先进设备。初期投资总额约15亿美元,全部从境内外投资人、银行筹集,规模之大,堪比中外合资的汽车整车项目。

在我看来,中芯国际奇迹背后是天时、地利与人和。

天时是中国急需追赶先进集成电路制造,恰逢中国即将加入WTO,承诺敞开大门欢迎外资,提供了丰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当时国际环境相对宽松,美国认为中国未来将成为制造业大国,持续产业输出,大量美国企业涌入中国建厂。

地利就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上海,是外资最喜欢的中国城市,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浦东的张江镇,从零开始建成了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中心。

而张汝京的个人经验、资源整合能力、人格魅力——说服、带动数百名工程师到中国大陆创业,这就是人和。

巨额投资的背后,是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各个股东、境内外资方、政府各种力量的汇总,可以说中芯国际从一开始就把各方面资源用到极致,包括大手笔盖生产厂房、员工宿舍、子女学校,在浦东的张江办起来“社会”企业。

*位于浦东张江青桐路169号的民办中芯学校

就拿学校来说,2000年的中国,外资引入的配套成熟度上,远非今日之景象,以致于中芯员工的子女如果要读书,传统体制内学校水土不服,而外国人子女学校学费极高,公司也不可能给每个员工报销子女学费。

大家可以想象,数百海外工程师来到大陆,要想安心工作,待遇、家庭、子女教育都要妥善安排,员工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中芯自己办学也算是前无古人。毕竟,《民办教育促进法》到2002年才颁布,在此之前,教育是对外资严格限制的领域,传统上的涉外学校大都是外国人子女学校,外资企业兴办学校在当年闻所未闻。

中芯学校的开办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不但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开学。

我记得,中芯国际创办一年后的2001年9月,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上海中芯学校就开学了。从占地面积100多亩的土地划拨、外国师资来华手续、税务豁免、境内师资招聘,方方面面放绿灯。2005年,北京的中芯学校也开学了,到如今中芯学校在京沪都是很有名气的民办学校。

中芯国际布局大,人才需求多,很多都是万里迢迢加入中芯国际美籍华人,成本自然也高。但就是在这样高成本、大投入的背景下,形成了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浦东张江集成电路生态圈。中芯国际成立的同期,宏力半导体也在上海投资10亿美元建设先进的8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而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的龙头企业华虹集团也搬入张江,生态圈中,设备、材料企业有了大客户,中国萌芽中的芯片设计公司也有了代工企业。如今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龙头之一的中微半导体,从一开始就大大受益于中芯国际的国产替代采购。

正是因为这样极致的资源调度和高成本投入,才有了中芯国际这样一个“旗手”与“黄埔军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2004年,张汝京出席中芯国际港交所上市敲钟仪式

2004年9月,中芯国际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两地成功上市,同时实现90nm制程工艺的量产,与全球先进制造的差距缩短到了十年以内。

回过头看,张江远离市区,距离繁华的浦东陆家嘴也有四十分钟车程,算是一片创业乐土。而且当时工作氛围比较好,由于刚刚完成上市,与台积电的第一场法律争端暂告一段落,大家都对企业充满信心。

记得当时,每到周六我都会参加中芯国际的青年工程师、管理人员的聚会,很多人是海外背景,台胞朋友也多,有一种暖暖的人情味,大家一起分餐,有时下厨烧菜,更多是点披萨,之后打得州扑克、玩电子游戏等娱乐。但好景不长,台积电虎视眈眈,诉讼又起,打破了舒适的氛围。

2 台积电“法律大棒”的两次重击

中芯国际生存的第一个挑战是冲击上市,这其中还穿插着与台积电的恩怨。上市之路,对于这家新兴的晶圆厂可谓一波三折。

创业初期,由于未实现盈利,不符合A股上市标准,更匹配的科创板则要等到十多年之后,而美国上市则不要求盈利,周期相对较快,但也要量产后有收入且拿到2002年审计报表后才可以启动。2001年,中芯国际开始试生产,2002年营收过5000万美元就开始筹备美国上市。

不过,当年美日半导体争霸早已尘埃落定,韩国、中国台湾企业崛起,半导体产业进入资金回报低的成熟期,对美国资本市场吸引力不大。相比之下,这一阶段中概互联网企业更受青睐。

中芯国际上市更大的挑战在于台积电的“百般阻挠”——中芯国际对标的是已经在纽交所上市的代工巨头台积电。

二十年前,美国半导体产业里,台胞地位举足轻重。来自中国台湾的留学生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到美国电子工程专业留学,伴随着美国产业发展,占据有利地位,这种现象延续至今。当时我就发现一个现象,台湾地区留学生毕业之后,首选留在美国,而回台后台积电、联电、日月光都是优选。

台积电等企业深谙国际商道,脚踏亚洲,面朝美国。利用资本市场,以诉讼战打击对手,行事风格与美国跨国公司一般无二,而张汝京管理的中芯国际早期有一种理想主义的风格,与台积电的碰撞难占上风。

站在台积电的角度,一旦中芯国际上市成功,获得美股资金通道,势必成为有力的竞争对手,于是开始拿起法律武器,围堵中芯国际。

尤其是2003年8月,台积电精准卡在中芯国际准备提交上市申请的节点发起诉讼,指责中芯国际侵犯专利、窃取商业秘密,索赔10亿美元,打乱其上市脚步。

在美国,诉讼战对于监管机构和投资人来说都很常见,中芯国际修改招股说明书草案,对诉讼情况进行说明、表示信心,美国证交会得到答复后,就可以继续推进上市。正常情况下,在这几个月后,中芯国际就可以与很多美国上市公司一样,在当年圣诞节之前上市交易,充分利用美国投资机构留存到年底的额度,获得最优估值和最大的募资金额。

台积电则是通过持续的诉讼,打乱中芯国际上市节奏,4个月后的2003年12月22日,中芯国际上市前夕,台积电“梅开二度”,在美国再次起诉中芯国际,称其侵犯专利并窃取了商业秘密。好在当时的大环境对中国友好,中石化、中国联通等等国企也在美国上市,诉讼只是影响到了上市的节奏,最终中芯国际于2004年3月完成,并且是少有的美股、港股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合计募资20亿美元,一时风光无限。

*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按营收),过去7个季度中芯国际均位列第四

要知道,港股自历来青睐地产、消费品等企业,当年只有中国央企才有两地同时上市的待遇,得以充分吸纳两地资金,所以中芯国际上市的案子,不但反映了其操盘能力,更反映了政府、中外资本支持下,中芯国际成功拿到“中国芯片第一股”的地位。

再回到双方的诉讼战,台积电和中芯国际从2003年打到2009年,历经七年——最终中芯国际输了官司,不得不达成和解赔偿巨款,创始人张汝京出走。

长年的诉讼中败诉,中芯国际并不是输在专利侵权上,而是聘请的台积电前员工,被指侵犯商业秘密。

台积电和中芯国际作为半导体代工企业,人才和技术都与美国渊源很深。溯源看美国,硅谷企业之间挖人很正常,而商业秘密是最主要的保护武器。

美国本土企业就很好战,Intel和AMD数十年恩怨,苹果三星亦然。中国科创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常被专利和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困扰,这是科技公司之间人才流动带来的不可避免地风险,最终判决对于企业生死攸关,因此各方通常竭尽所能,在程序上利用各个环节和手段以赢得诉讼。

时间上,一个案件可能涉及诸多技术细节,从立案到一审判决,有时候可以历经三年,加上二审,有的案子可以长达五年以上甚至更长。因此,很多案件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和解了事,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诉讼也是如此。

初次交锋,台积电告捷,最终双方于2005年1月达成和解,中芯国际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

这次诉讼最终能够和解,当时业内的说法有很多。其一,张汝京算是张忠谋旧部下,与台积电的谈判代表尚可谈谈旧情;其二,对中芯来说,台积电当时也在中国大陆建厂,事不想做绝,这个赔偿总额看似极高,但给中芯国际换来生存空间。

要知道,如果台积电苦苦相逼,穷尽诉讼手段,中芯国际可能不得不面临客户流失,错失发展机遇。所以,对中芯国际来说,这次和解也算是渡劫成功,但台积电并没有善罢甘休。

2006年,台积电以“违反和解协议”为由头,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而中芯国际则在中国大陆另起诉讼反诉台积电。

台积电此次以商业秘密为突破口,提供各种细节和证据。历经两年多,2009年11月3日,美国加州联邦法院判定中芯国际侵犯商业秘密,但未判决赔偿金额。据传,当年台积电希望赔偿十亿美元。

中芯国际的策略与台积电是一边打,一边谈,毕竟张汝京与台积电的旧同事还说得上话。不过,很多在中芯国际的朋友们一直忧心忡忡。在他们看来,如果输掉官司,很多人就要被迫离开。

关于这一次诉讼,在圈子内也听到消息,说在法院出判决前,双方一度口头达成4000万美元的赔偿协议,而当张汝京拿着方案回到上海,却被认为“丧权辱国”而被迫放弃。直到最终法庭判决一出,中芯国际回天无力,台积电也寸土不让,但出于在中国大陆也有工厂和客户也顾及到中芯国际的国有股东背景等因素,不再要求全部现金支付,而是接受了新的和解协议,分期付款加股票。

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公告称其与台积电订立和解协议,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以及中芯国际总股本10%的股份。同时张汝京辞去执行董事和CEO职务,黯然离开了他亲手创办、视为儿女的公司。

张汝京离职,坊间说是台积电要求他辞职,但根据我的了解,这不是台积电在书面和解协议的要求。张汝京作为执行董事和总裁,公司输掉官司赔偿巨款,还不得不让台积电成为股东,不免被股东和其他董事指责,这恐怕是真正的原因。

当年也听说有人认为张汝京不善于用人,也有人指称他面慈心软应付不了纷繁复杂的公司掌门人事务,但不可否认,在他的带领下,中芯国际短短数年顺利建成投产,不断突破节点,业务顺利发展,也成功上市融资。

众口难调,张汝京虽然不是一线的研发专家,但在半导体圈人脉深厚,是国际半导体业知名人士,供应链经验丰富,对于投资建厂的熟识更是罕见。当时中芯国际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和国际市场,张汝京的圈内人身份可以很容易找到需要的人和资源。对中芯国际来说,比起和解赔偿的经济损失,创办人张汝京的离开才是最大的损失。

多年后,张汝京在媒体采访中,认为输掉与台积电的诉讼是由于没有请合适的律师。但这件事要分两头看,由于商业秘密案件,举证是最困难,台积电不应该如此轻易赢得诉讼。按公开信息,中芯国际程序上可以通过上诉进行二审,但最终选择和解,业内的观点和公开信息是台积电掌握了中芯国际聘用的台积电前员工“窃取商业机密”的关键证据。当年听朋友说,中芯国际在早期,至少有上百位台积电出身的员工。

由于芯片制造的技术壁垒很高,工程师到了新的岗位,不可避免会用到先前的经验,很多经验虽然也属于一种商业秘密,但如果调用脑海中的知识经验,无可厚非,而如果离职时候带走前公司的数据、资料、文件,就可能是构成违法的把柄。

二十年前,我记得台企风格还是比较人情味的,跳槽也正常,走人的时候带一点资料以后用或者做纪念也不奇怪,毕竟集成电路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人掌握的内容很有限,不至于一个人走了就打包带走可以自立门户。但中芯国际不同,它从无到有,规模宏大,要不是这样的企业生死斗,很难想象作为前东家的台积电会拿显微镜看离职员工。

3 生于美国出口管制“枷锁”之中

中芯国际创立初衷就是立足先进制造,但集成电路先进制造设备和技术,均离不开美国,都在美国政府管制范围之内。所以,在中兴、华为被美国出口管制困扰之前,中芯国际已经与美国商务部就技术出口打交道二十年。

可以说,中芯国际从一诞生,就在美国的出口管制的枷锁中。

半导体天生就是军民两用,美国本土的半导体产业,最早就是靠了军方订单才得以迅速产业化和规模化。美苏争霸时代,半导体制造是美国严防苏联获得技术。可以说直到苏联解体,美国都不允许苏联获得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和设备。美国牵头的《瓦森纳协定》,其缔约国也长期把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潜艇等列为对中国严格管制的领域。

所以,换到今天,在设备全国产化之前,再出现一个中芯国际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国政府也不会给许可,但是在当时,美国反倒促成了中芯国际的诞生。

2001年,中国加入WTO,正式踏入全球供应链,彼时美国正经历互联网泡沫,而日本又处于经济低迷状态,所以希望中国承接产业转移,原本几乎不可能的芯片制造行业,也开始落地中国。

中芯国际从设立之初,对其出口就需要不断获得美国许可证。业内一直流传着张汝京去美国游说,获得基督教会的背书,最终获得开办中芯国际所需进口设备许可证的故事。但这在流程上就是不对的,我说个知识点,美国设备的许可证一般是由应用材料、泛林等美国厂商去申请,中芯国际作为进口商需要做承诺。若美国政府出现质疑,进口厂商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一般来说,对于CPU等消费类芯片,美国制造商可以批量获得许可证。对于芯片制造设备,光刻机有时候需要一台一台申请,其他前端设备有时候是数台申请。

我有朋友任职于中芯国际负责美国合规的部门,中芯国际有很成熟的合规制度。在美国团队也多是留学背景,熟悉美国法律,过去二十年有条不紊处理各类许可证和政府关系事宜,但这一常态终结于2020年。

2020年之前,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出口的许可证,大部分都审批通过。2020年后特别针对华为、中芯国际等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审批多为推定拒绝,极难获得。彼时,美国旨在限制中芯国际进军最先进的制程,对于10纳米以上的制程所需设备和技术都予以放行。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中芯国际与地方合资的12英寸晶圆厂中芯北方

据说,早年中芯国际也采用了部分二手设备,其作为中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需要的设备在中国也是最先进的,此举也是不断试探美国政府的政策和态度。

这种试探、斡旋的背景之下,美国对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管制政策基本成型——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两个代差,也正是这种长期以来在“落后两代”的前提,加之与美国商务部的长期沟通中,信用良好,美国设备商向中芯国际的出口一直能得到放行。

不过,这种状态直到2022年10月被打破。

美国为了预先布局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竞争,对中国先进制程全面限制,而不再恪守两代差距标准,一举推出全新的人工智能出口管制一揽子方案,严控中国获得人工智能芯片、遏制中国先进制造能力、甚至控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企业获得设计工具、代工服务。

具体来说,美国对中国的几家先进制程的逻辑芯片、存储芯片企业进行限制,对于逻辑芯片制造,14/16纳米被作为管制红线,这一标准堪称为中芯国际量身定做,导致中芯国际获得美国设备艰难,也迫使美国人才离开中芯国际。另一方面,美国也将一批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得美国技术和境外代工。

时至今日,中芯国际在部分核心设备上仍受制于美国,就连荷兰阿斯麦公司的光刻机,对中芯国际出口的机型也不得不听命于美国,在核心设备因管制而缺失等情况下,无法有效利用供应链资源进行部分先进制程的生产。

大致总结一下,中芯国际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特别是2020年以来的围追堵截,成为了国之重器。

4 没有一家资本可以掌控全局

2000年,中芯国际的控股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开曼公司再以外商投资的身份在上海设厂,可以享受外资税务优惠,是当年的标准做法。最初投资人有来自美国的摩托罗拉、华登国际,中国台湾的汉鼎亚太,新加坡的祥峰投资,还有中国政府背景的上海实业、北大青鸟等。

可以说,中芯国际的模式,在过去二十多年,踩准了每一个时代,混沌而有序。

2000年,中国敞开国门吸引外资,中芯国际的创始人从海外到中国创业,全新打造中国制造,也享受了政府支持红利。2003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华尔街和硅谷资本对中国兴致勃勃,风险投资、产业资本对于低估值、高潜力的中国企业情有独钟,中芯国际紧随第一代互联网企业新浪、搜狐,在美国成功上市。

前面也提到,中芯国际由于有较大的国有资本支持,还得到香港资本市场青睐,可以效仿联想集团等港股上市,享受美国和香港两大资本市场的资金渠道。

整体来看,2010年之前,华尔街看中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以及无锡尚德等第一代光伏企业。半导体产业募资和上市很难,当年仅有中星微、豪威科技等寥寥几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得以跃过龙门美国上市。我当年为中星微处理美国证券事务,中芯国际在美国上市,激励了中星微、豪威,成为半导体上市企业的领头羊。

无奈的是,半导体企业盈利难,故事也不如互联网企业动人。

2010年后,豪威、中星微分别从美国退市,中芯国际成了硕果仅存的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半导体企业,由于不盈利,也没有资本有能力将其私有化,而中芯国际可以在中国大陆获得巨额资本支持,直到2019年5月从纽交所退市。

2014年,中国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国内私募资本、资本市场红红火火,但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半导体企业逐渐冷淡。所以,对于整个半导体产业来说,中芯国际上市十多年后的科创板,算是给相关企业提供了上市的快车道,但这个时候,半导体行业已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长期处于低谷。

对比下来,中芯国际得天独厚,早早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

不过,中芯国际2004年上市之后面临着长期亏损的经营状况,仅有2010年等年度盈利,股价阴晴不定。更重要的是,这期间也面临着股东分散,没有一家可以掌控全局的问题,而且每几年就需要引入巨额资本,差不多每过3-4年就会引入10%左右的大股东。

大唐、中投、大基金、清华紫光,一家一家进入,稀释现有大股东,也会新任命的董事,因此中芯国际这20年的企业控制权也是外人津津乐道的。

*中芯国际创立以来大事件对应时间节点

一个重资产、高投入的高科技企业,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如果长袖善舞,有可能以低于20%的股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但中芯国际显然做不到,每个大股东都是响当当的名字,所以中芯国际的股东之间、董事会长期博弈。

早期,中芯国际有一批中国台湾和美国背景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但管理团队持股甚微,是典型的管理权和所有权分散的企业。

2004年上市后,摩托罗拉等美国资本开始退出。2005年以后,中国股东加大控制力,逐渐淡化管理层的海外色彩,我的不少朋友也是同期离职,张汝京作为创始人无疑是早期的灵魂人物,但随着诉讼的节节败退,股东不满,张汝京卸任董事长,仍担任首席执行官,后在2009年11月离职。

2008年大唐电信通过定向增发成为持股19%大股东,2011年中投公司成为11%大股东,单一股东都无力控制董事会,公司2011年6月到8月之间,股东就董事会、管理层任命展开争夺,最终更换新班子,直至2015年,管理层才稳定下来。

2009年左右,个人电脑时代已经是强弩之末,芯片行业处于茫茫低谷期。英特尔的芯片霸主地位二十多年不动摇,高通、博通等新一代巨头也开始冒尖,但都把视野投向市场广大、低人力成本的中国。中美关系水乳交融下暗流涌动,巨头要么中国建厂,要么设区域研发中心。

这一阶段,本土自研不如买外国产品成了主流价值,芯片产业的C位反而被外国企业占据。同期,我也偶尔协助外国企业如高通前身安华歌在中国收购初创团队,或代表欧美公司寻求中国落地,市场上有关中芯国际的消息少了很多。

2013年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并购市场开始活跃,中国企业开始海外并购半导体企业。中芯国际并没有参与到并购大潮中,也不需要蛇吞象做大,依然是安步当车,建厂,攻克新技术节点。

到了2014年,不少美国的朋友开始回国,我也开始协助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当时就听闻清华紫光在硅谷四处寻找并购标的。国家大基金也是在那个阶段成立,我意识到国家和企业重新把目光放到半导体产业了,尽管中芯国际当时缺位于并购市场,但得到了国内资本的强力支持。

2015年国家大基金成为中芯国际17%大股东,国家队进场标志着对中芯国际地位的再次背书,给我的预感是,中芯国际的好时候要开始了。随后清华紫光成为9%大股东,中芯国际的股权进一步分散。

不过,大基金多为被动投资,但有权任命董事,清华紫光则是并购娴熟,也有董事席位,这么一来,中芯国际的董事会就更热闹了。

中芯国际一直有浓厚的国有资本色彩,创立之初有上海市政府、北大等出资,后来巨资入股的白衣骑士中,大唐电信是与华为、中兴并列的电信设备企业,中投、大基金都是各个时期国家队代表。中芯高层中很多人都有国企或政府经验,他们也是中芯国际运行稳定的基石。

即便在2022年10月美国新规则劝退了一批美籍人士,中芯国际还是可以受益于台湾地区背景的技术专家。

前面也介绍过,从创立开始,随张汝京而来的300多人当中,台胞工程师就是工程师团队的核心力量之一,也是多个节点突破的功臣,这还不包括后续加入的员工,最重要的是,台胞只要没有入美籍也不是美国居民,就不会受到美国的管制。

总体来说,中芯国际发展25年,占尽政策和时代红利,无疑是很幸运的,也可以是它是一家应运而生的企业,作为芯片制造业翘楚,与华虹等跨越周期硕果仅存的制造企业共同支撑起中国的集成电路生态圈;同时,它也生于忧患,一直在内外压力中发展,早年被同行打压,又长期受制于美国,但仍能渡过波劫,反而越做越大。

很多在这里工作过的人都说,中芯国际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人才的“黄埔军校”,这也是中芯国际给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的另一项价值。

WebPro
其他登录方式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WebPro
获取验证码
注册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完善资料
登录即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
《WebPro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登录
扫描二维码 | 授权登录Web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