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务部回应“美国对等关税”: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
2、全球最大规模二维半导体!复旦团队32位RISC-V微处理器“无极”发布
3、杰华特新设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集成电路制造
4、签约!君原电子半导体静电吸盘项目签约落户武汉光谷
5、华润微电子荣获第八届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奖
1、商务部回应“美国对等关税”: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4月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宣布对等关税发表谈话,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美方声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吃了亏,以所谓“对等”为由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罔顾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也无视美方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美方在主观、单方面评估基础上,得出所谓“对等关税”,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对此,很多贸易伙伴已经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历史证明,提高关税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既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2、全球最大规模二维半导体!复旦团队32位RISC-V微处理器“无极”发布
据复旦大学消息,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无极(WUJI)”。
该成果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首次实现5900个晶体管的集成度,是由复旦团队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技术,使我国在新一代芯片材料研制中占据先发优势,为推动电子与计算技术进入新纪元提供有力支撑。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2日晚间,以《基于二维半导体的RISC-V 32比特微处理器》(“A RISC-V 32-Bit Microprocessor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s”)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来源:复旦大学)
据复旦大学消息,十多年来,国际学术界与产业界已掌握晶圆级二维材料生长技术,成功制造出拥有数百个原子长度、若干个原子厚度的高性能基础器件。但是在复旦团队取得新突破之前,国际上最高的二维半导体数字电路集成度仅为115个晶体管,由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团队在2017年实现。
核心难题在于,要将这些原子级精密元件组装成完整的集成电路系统,依旧受制于工艺精度与规模匀性的协同良率控制。经过五年攻关,复旦团队将芯片从阵列级或单管级推向系统级集成,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二硫化钼MoS2)制造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成功问世。
该芯片通过自主创新的特色集成工艺,以及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RISC-V),集成5900个晶体管,在国际上实现二维逻辑芯片最大规模验证纪录。
据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周鹏介绍,二维材料不像硅晶圆可以通过直拉法生长出高质量的大尺寸单晶,而是需要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来生长,这就导致了材料本身的缺陷和不均匀性。本项研究中的反相器良率高达99.77%,具备单级高增益和关态超低漏电等优异性能,这是一个工程性的突破。
据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微电子学院直博生敖明睿介绍,团队制造了900个反向器阵列,每个阵列包含30×30个反向器。经过严格测试,发现其中898个反向器的逻辑功能完好无损,翻转电压和争议值都非常理想,领先于同类研究。
RISC-V作为一种开源简化指令集计算架构,已逐渐成为当前芯片研发领域的主流选择。本次研发的芯片正是采用RISC-V架构作为设计基础。微电子学院研究员韩军在本次工作中负责RISC-V架构设计。他介绍,选择这一架构意味着对接全球技术标准且无需依赖封闭架构,未来可自主构建用户生态,不受制于国外厂商的架构和IP专利。
在该团队开发的二维半导体集成工艺中,70%左右的工序可直接沿用现有硅基产线成熟技术,而核心的二维特色工艺也已构建包含20余项工艺发明专利,结合专用工艺设备的自主技术体系,为产业化落地铺平道路。下一步,该团队将进一步提高芯片集成度,寻找并搭建稳定的工艺平台,为未来开发具体的应用产品打下基础。周鹏提到,在实时信号处理方面,二维半导体芯片有望适用于物联网、边缘算力、AI推理等前沿计算场景。
3、杰华特新设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集成电路制造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宜欣科技(嘉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孟庆恒,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制造、设计、芯片及产品制造等核心业务,同时涉及新材料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该公司由杰华特旗下无锡市宜欣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此次新设公司是杰华特在半导体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此前,杰华特已通过子公司布局集成电路相关业务,例如2024年5月成立的杭州芯誉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由杰华特与合作伙伴共同持股。
财务数据显示,杰华特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92亿元,同比增长18.62%,但亏损幅度持续扩大,扣非净亏损为5.33亿元。上半年公司营收7.51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亏损3.37亿元,主要因行业需求疲软及研发投入增加。
在业务推进方面,杰华特DrMOS及多相控制器产品线进展显著,30A~90A DrMOS及6相、8相、12相控制器已实现量产,其他型号研发稳步进行。
4、签约!君原电子半导体静电吸盘项目签约落户武汉光谷
据中国光谷消息,4月2日,君原电子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约,将在光谷建设半导体静电吸盘项目。
君原电子成立于2020年,具备半导体静电吸盘(ESC)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能力,其产品覆盖14纳米及以上制程的主要刻蚀机台应用,已通过国内12英寸晶圆厂验证。君原电子总经理王继增表示,项目落户光谷,将进一步拉近与光谷集成电路企业的距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应用效率。未来公司将与当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不断突破半导体静电吸盘技术,力争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静电吸盘作为晶圆生产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利用静电吸附、搬运晶圆的陶瓷托盘,如同芯片制造的“隐形手”,用在刻蚀机、光刻机、镀膜设备上,能固定晶圆,确保其纹丝不动。由于陶瓷材料和精密电极的制造难度高,半导体静电吸盘生产技术是国内企业在推进芯片制造国产化中需要攻克的重要技术之一。
此次签约项目落户未来科技城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将建设静电吸盘产线,就近为光谷集成电路企业提供静电吸盘生产与维修服务。
(来源:中国光谷,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5、华润微电子荣获第八届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奖
近日,由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主办的第八届“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华润微电子研究院与代工事业群华润上华新型铪基铁电材料器件IP开发和产业化凭借在先进垂直型铪基铁电存储器(VFeRAM)领域的技术突破,荣获技术创新奖,彰显了公司在新型存储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的领先地位。
“技术突破引领新型存储器创新发展”
VFeRAM(Vertical Ferroelectric RAM)是一种基于铪基铁电材料的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兼具高速读写、低功耗、高稳定性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嵌入式存储的关键解决方案。华润微电子自主研发的VFeRAM技术,通过创新型垂直结构设计,成功突破传统铁电存储器(FeRAM)面临的集成度瓶颈,显著提升存储密度和数据保持能力,广泛适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IoT)、边缘计算及高安全性芯片等领域。
“持续创新推动存储产业升级”
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华润微电子始终坚持自主可控的创新路线,积极推动新型存储器技术的国产化及规模化应用。此次获奖,不仅是行业对华润微电子技术创新能力的认可,更将激励公司加快VFeRAM的商业化进程,助力中国半导体存储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未来,华润微电子将继续深耕高性能存储器及先进半导体技术,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突破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