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M5芯片iPad Pro进入测试阶段 下半年投产;
2.富士康计划2025年印度iPhone产量翻倍,年产目标2500万~3000万台;
3.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966.2万部 同比增长37.9%;
4.拼显示车用及AR市场 MicroLED技术分道扬镳
1.苹果M5芯片iPad Pro进入测试阶段 下半年投产
据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最新发布的消息,搭载“M5”芯片的iPad Pro及MacBook Pro都已经进入了测试的后期阶段,“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投产”。
据悉,上一代iPad Pro是在2024年的5月中推出,而MacBook Pro则是在2024年10月底推出,所以时间上也是与过去一致的。
不过,一般预期今年苹果会开始在iPad Pro上转用自家的调制解调器芯片,则可能不会发生。据古尔曼的说法,虽然苹果已经开始了开发的“早期”工作,但推出还是要等到2027年的M6机型问世。苹果今年2月在iPhone 16e上推出了自家的首款调制解调器芯片C1,到目前为止似乎在表现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本月初,苹果为 iPad Air和入门版iPad进行了更新,而iPad mini则已在去年底进行了更新。与此不同,iPad Pro未参与此次更新,去年5月其已推出拥有更薄的外观和搭载M4芯片的新版本。苹果公司将iPad Air视为推动该产品类别销售的关键因素,并在假期期间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此外,低端iPad也计划进行“芯片和出货”的更新,主要提升处理器性能。
2.富士康计划2025年印度iPhone产量翻倍,年产目标2500万~3000万台
富士康计划到2025年将印度的iPhone产量翻一番,目标是每年生产2500万~3000万台,较2024年组装的1200万台大幅增加。此次扩张是在苹果多元化战略和印度政府激励措施的推动下进行的,标志着全球iPhone制造业的重大转变。
富士康班加罗尔工厂取得长足进展,过去几个月的试运行评估了该工厂能否满足苹果严格的质量标准。
Isaiah Research高级分析师Lori Chang表示,富士康的主要重点仍将是iPhone生产,预计在印度生产的份额将从2024年的12%~16%增至2025年的21%~25%。
苹果正在加强在印度的iPhone产量,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到2025年初,印度将贡献全球iPhone产量的约15%,并计划到2027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5%。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塔塔集团收购和硕科技印度公司60%的股份,后者在金奈附近经营着一家iPhone组装厂。
印度政府通过取消智能手机生产必需零部件的进口关税来支持这一努力。2025年3月,印度财政部长Nirmala Sitharaman宣布取消28种与手机生产相关的商品的关税,以增强本地制造能力并提升印度的出口竞争优势。
3.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966.2万部 同比增长37.9%
3月31日,信通院披露数据显示,2025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966.2万部,同比增长37.9%,其中,5G手机1798.2万部,同比增长43.5%,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比91.5%。
图1 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及5G手机占比
2025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4690.5万部,同比增长1.9%,其中,5G手机4161.9万部,同比增长7.6%,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比88.7%。
从新机产品来看,2025年2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13款,同比下降43.5%,其中5G手机9款,同比下降52.6%,在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中占比69.2%。
图2 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及5G手机占比
2025年1-2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49款,同比下降9.3%,其中5G手机30款,与上年同期持平,在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中占比61.2%。
从国内手机市场国内外品牌构成来看,2025年2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702.4万部,同比增长43.8%,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比86.6%;国产品牌上市新机型13款,同比下降38.1%,在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中占比100%。
图3 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及占比
2025年1-2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3986.9万部,同比增长4.7%,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比85.0%;国产品牌上市新机型48款,同比下降2.0%,在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中占比98.0%。
从国内智能手机发展情况来看,2025年2月,智能手机出货量1860.6万部,同比增长32.5%,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比94.6%;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11款,同比下降47.6%,在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中占比84.6%。
图4 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占比
2025年1-2月,智能手机出货量4311.2部,同比下降1.0%,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比91.9%;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36款,同比下降10.0%,在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中占比73.5%。
4.拼显示车用及AR市场 MicroLED技术分道扬镳
中国台湾厂商领先投入新一代显示面板技术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产业分析师指出,中国台湾厂商采玻璃基板生产MicroLED,适合电视等传统显示及车用市场,但仍有其他厂商采硅基板生产MicroLED,主攻扩增实境(AR)市场。
集邦科技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表示,中国台湾面板厂用玻璃基板生产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当积极跨入新一代显示技术微型发光二极体(MicroLED)之际,同样采用原本最擅长的玻璃基板技术;錼创最领先量产MicroLED芯片,提供给LED厂富采、面板厂友达、群创,均采用玻璃基板生产MicroLED显示面板。
邱宇彬指出,友达、群创投入MicroLED产品,看好大尺寸电视显示面板,也特别看好车用市场;虽然有中国大陆厂商追随中国台湾厂商发展MicroLED模式,但仍有部分厂商采用其他技术,跨入AR市场,投入MicroLED不选择玻璃基板,而是硅基板。
Omdia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指出,硅基板MicroLED主要针对AR智能眼镜的市场,玻璃基板MicroLED则针对高端利基型的平面显示面板,两者市场不同。
观察现有厂商发展MicroLED,已投入市场大致包括电视、穿戴设备的智能手表、车用显示面板,以及AR等;非显示器产业部分,则以网络通信业力推光纤网路传输,用硅光子取代铜线传输,而硅光子光通信产品制程中所需的雷射,厂商则研发改用MicroLED取代。富采表示,正研发MicroLED取代雷射,投入热门的硅光子光通信产品,将更节能省电。(文章来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