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导体设备厂商思锐智能拟A股IPO 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2.和普威视拟北交所上市 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3.尊界S800发布会前夕,采埃孚起诉东安动力
4.通宇空间完成注册登记,通宇通讯持股90%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5.04%,苹果将在本周发布iPhone SE 4
1.半导体设备厂商思锐智能拟A股IPO 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2月19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青岛思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锐智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其上市辅导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
官网显示,思锐智能成立于2018年,主要聚焦关键半导体前道工艺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具有自主可控的核心关键技术的系统装备产品和技术服务方案。公司产品包括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及离子注入(IMP)设备,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光学、零部件镀膜等诸多高精尖领域。
2018年,思锐智能完成对ALD技术发源地——芬兰倍耐克公司100%股权的收购工作。思锐智能整合倍耐克海外前沿技术研发资源,开展ALD技术国内外联合研发与国内产业化落地工作,建立了完善的ALD产品体系,覆盖全球众多头部客户并在众多细分领域取得领先的市场竞争地位。目前思锐智能及其子公司拥有300余项相关专利,在ALD技术及应用方面具备雄厚的技术积累。
思锐智能在推进ALD业务转型升级后,布局离子注入设备业务并取得突破。思锐智能以高能离子注入机为切入点开展研发,解决国内高端离子注入机”卡脖子“问题,逐步完成硅基及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全系列机型的布局。
从股权结构来看,思锐智能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9.48%。
2.和普威视拟北交所上市 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2月18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和普威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普威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其上市辅导机构为中泰证券。
和普威视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5003万元,主营业务是红外光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 年、2023 年,和普威视营业收入分别为 2.43 亿元、3.15 亿元,净利润 2688.25 万元、3743.81 万元。2024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1.2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58%;净利润 1227.66 万元,较上年增长 42.33%。
从股权结构来看,和普威视无控股股东。刘豪直接持有公司10.79%的股份,通过刘豪实际控制的和普投资和普致同、和普致合、海阳科维分别控制公司6.60%、4.39%、1.76%.3.75%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27.29%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3.尊界S800发布会前夕,采埃孚起诉东安动力
2月19日,一则始于2月15日的采埃孚亚太集团起诉东安动力的声明广泛传播开来,根据声明,采埃孚亚太集团认为,东安动力制造和销售的两款自动变速器产品——型号为A8R50和A8R30侵犯了采埃孚股份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
而采埃孚主要为汽车制造商、交通供应商和运输和交通领域的新兴公司提供服务。采埃孚能为各种车型提供电驱动解决方案。凭借其产品组合,采埃孚始终致力于推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出行的安全性。除了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以外,采埃孚还服务于建筑和农业机械、风力发电、运输、铁路技术和测试系统等细分市场。
需指出的是,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将于2025年2月20日下午举行,其中增程版车型将采用东安动力DAM15NTDE增程发动机(与被起诉非同款),而尊界S800是华为和江淮汽车联合打造、面向百万级超豪华市场的高端行政级轿车。
国内另一款高端行政轿车蔚来ET9则采用采埃孚新一代线控转向系统,该系统摒弃了传统方向盘与转向机之间的机械连接,车轮间的机电执行器成为唯一转向动力源。
尊界S800和蔚来ET9分别计划于今年上半年、今年年底上市,东安动力、采埃孚分别作为这两款车型的供应商之一,采埃孚选择尊界S800发布会前夕向东安动力发难,可能与市场竞争、技术保护以及双方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战略布局有关。
4.通宇空间完成注册登记,通宇通讯持股90%
2月19日,通宇通讯发布公告称,近日,通宇空间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武汉市洪山区行政审批局核准颁发的《营业执照》。通宇空间营业执照具体登记信息如下: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20111MAEA3XB32X
名称:湖北中洪通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吴中林
注册资本:人民币20,000万元
成立日期:2025年2月17日
注册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道文治街43号武汉理工大学孵化楼
资料显示,通宇通讯于2025年1月3日审议通过《关于对外投资并设立控股子公司的议案》。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加速卫星通信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公司在卫星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拓展业务市场,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与武汉洪山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山资本”),共同出资成立湖北中洪通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通宇空间”)。
通宇空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0万元,其中通宇通讯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8,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0%,洪山资本认缴出资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本次投资完成后,通宇空间将成为通宇通讯的控股子公司。
5.【每日收评】集微指数涨5.04%,苹果将在本周发布iPhone SE 4
2月19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走强,截止收盘,沪指涨0.81%,收报3351.54点;深证成指涨1.46%,收报10772.65点;创业板指涨2.03%,收报2226.98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72万亿元,较昨日缩量781亿。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好。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114家公司市值上涨,沪硅产业、清溢光电、国科微等公司市值领涨;有研新材、寒武纪两家公司市值下跌。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多地政府部门本地部署DeepSeek。DeepSeek融入政务流程有助于政府大幅提升效率,新增国资云算力需求。政务服务作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领域,正面临着持续优化与升级的迫切需求。将模型的黑盒计算能力与逻辑判断的白盒结合,将本地模型能力融入现有“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中,有望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引入AI技术并非简单的工具更迭,而是政务服务理念与模式的深度重塑。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张,对于本地算力需求或国资云的算力需求将持续释放,政务IT企业和国资云运营方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动态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齐涨。标普500指数收涨14.95点,涨幅0.24%,报6129.58点。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道指收涨10.26点,涨幅0.02%,报44556.34点。科技股居多的纳指收涨14.49点,涨幅0.07%,报20041.26点。
“科技七姐妹”多数下跌。Meta收跌2.76%,亚马逊跌0.89%,谷歌A跌0.79%,特斯拉跌0.49%,苹果跌0.05%,微软则收涨0.3%,英伟达涨0.4%。
热门中概股中,房多多跌约9%,百度跌7.8%,京东和B站至少跌约5.4%,新东方跌2.9%,蔚来跌1.9%,理想跌0.8%,网易则涨1.2%,阿里巴巴涨1.6%,拼多多涨3.4%,腾讯控股涨4.4%,小鹏涨5%,小米集团ADR涨8.86%。
个股消息/A股
东安动力——2月19日,一则始于2月15日的采埃孚亚太集团起诉东安动力的声明广泛传播开来,根据声明,采埃孚亚太集团认为,东安动力制造和销售的两款自动变速器产品——型号为A8R50和A8R30侵犯了采埃孚股份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
京东方——近日,京东方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2024年整体折旧略有增加,后续随着新项目转固和剩余几条LCD高世代线折旧陆续到期,2024年和2025年公司折旧波动不大,2026年起公司整体折旧金额有望开始下降。
路维光电——2月18日,路维光电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称,该年度营业收入为87,554.87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25.8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9.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7,412.2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9.89%。
个股消息/其他
苹果——2月18日消息,苹果将在本周发布iPhone SE 4,这款新品将首发搭载苹果自研的5G基带芯片,该芯片由台积电制造,这一变化对iPhone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苹果一直依赖芯片制造商高通。
特斯拉——特斯拉公司首次在马来西亚推出其Model Y的新款车型,作为全球最佳销售车辆和拥有最高安全评级的车型,从现在起至2025年3月2日,可在Pavilion Damansara Heights参观,2025年2月19日至23日可在Mid Valley Southkey参观。
AMD——2月19日消息,作为AMD最新移动旗舰处理器,锐龙AI Max+ 395(代号Strix Halo)继承了有史以来最强的GPU Radeon 8060S,配备多达40个RDNA3.5架构的计算单元,还支持四通道统一内存(类似苹果M系列),性能直接战平桌面版RTX 4060。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4992.73点,涨239.75点,涨幅5.04%。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