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特尔陷财务困境:以色列员工年终奖骤减至0.8个月工资
2.通用旗下智驾公司Cruise官宣裁员50%,核心高管将在本周离职
3.9500亿韩元!MBK Partners收购日本基板制造商FICT
4.国巨再出手140亿元新台币收购日商芝浦电子
5.软银拟65亿美元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mpere 交易接近达成
6.多家半导体大厂宣布新CEO或总经理
7.2024年晶圆代工市场年增长22%,台积电2025年持续维持领头羊地位
8.特朗普芯片关税逼近,传台积电2025年先进制程价格大涨超15%
1.英特尔陷财务困境:以色列员工年终奖骤减至0.8个月工资
英特尔决定向其以色列员工发放相当于0.8个月工资的年度奖金,与该公司前几年定期发放的2.5~3个月工资奖金相比大幅下降。
虽然2024年的年度奖金数额有所下降,但英特尔还在冲突爆发后向以色列所有员工提供5000美元的补助,并为数百名直接受到冲突影响的员工提供了进一步的财务支持。
英特尔回应称:“今年还将根据业务结果向公司员工发放奖金。”
奖金减少,加上英特尔股价下跌导致限制性股票单位(RSU)价值下降,与过去几年相比,对员工薪酬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鉴于英特尔目前的财务困境,任何奖金的发放都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积极因素。
英特尔公司股价在2024年已下跌约60%。
英特尔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业绩超出分析师的低预期,但由于其数据中心芯片需求低迷,其季度收入预测低于预期。投资者也在等待新CEO任命的明确性。
英特尔的季度业绩和预测因对其长期战略的担忧以及接替12月离职的前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努力而黯然失色。两位临时联席CEO目前领导着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该公司正努力追赶其竞争对手,尤其是人工智能(AI)芯片巨头英伟达。
根据LSEG汇编的数据,英特尔在其收益报告中表示,预计第一季度收入为117亿~12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28.7亿美元。
英特尔报告称,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至142.6亿美元,超过预期的138.1亿美元。
2月早些时候,英特尔表示计划将其风险投资部门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转变为一个独立实体,这对全球最著名的企业风险投资基金之一来说是关键时刻。此举符合该公司优化资产、同时提高专注度和效率的更广泛战略。
分拆英特尔投资的决定是在英特尔进行更广泛重组之际做出的。该公司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欧洲和亚洲工厂项目的推迟、大规模裁员以及基辛格于2024年底辞职。基辛格通过先进制造和AI技术振兴英特尔的雄心勃勃的计划难以实现,促使该公司专注于战略调整。
2.通用旗下智驾公司Cruise官宣裁员50%,核心高管将在本周离职
近日通用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Cruise宣布,根据终止Robotaxi业务计划,公司将裁员约50%。有媒体报道称,首席执行官Marc Whitten、首席人力资源官Nilka Thomas、首席安全官Steve Kenner和全球公共政策主管Rob Grant都将在本周离职。
根据公开资料,截止2024年末,Cruise拥有近2300名员工,按此计算,Cruise此次裁员预计超1100人。Cruise披露,裁员后,公司将专注于与通用汽车合作,推动个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规模化应用。
资料显示,通用汽车于2016年收购Cruise,已累计对Cruise投入超100亿美元,截至2024年末,通用汽车持有Cruise约90%的股份,预计将在2025年初完成对外部股东剩余Cruise股份的收购。
2024年12月10日,通用汽车宣布,终止对Cruise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的资金支持,并将研发重点转向个人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通用汽车表示,做出这一决定主要是因为扩大业务规模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并且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据悉,Cruise作为通用汽车的子公司,2023年亏损达34.8亿美元。
3.9500亿韩元!MBK Partners收购日本基板制造商FICT
韩国私募股权公司MBK Partners宣布以约9500亿韩元(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收购日本基板制造商FICT,该交易于2月6日完成。MBK最初从Advantage Partners购买100%的FICT股份,随后美国半导体检查设备制造商FormFactor收购20%股份。这笔交易是MBK Sixth Fund基金的第二笔投资。这一战略举措将增强MBK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该行业由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进步而快速增长。
FICT最初成立于1967年,前身是富士通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富士通于2020年将其出售给Advantage Partners,现已发展成为一家独立实体,专门从事高密度电路板、半导体相关印刷电路板(PCB)和精密加工。该公司以其在超高密度基板生产方面的专有技术而闻名,使其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宝贵资产。FICT公司2024年3月财年销售额约为300亿日元,员工人数约为980人。此次收购符合MBK的战略,即利用技术进步推动对复杂半导体元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次收购由MBK的Sixth Fund进行,该基金于2024年开始募资,截至2025年初已成功募集约35亿美元。该基金包括来自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CalPERS)等主要美国养老基金的大量投资,凸显了全球对半导体行业的兴趣。MBK已与以半导体测试专业知识而闻名的FormFactor组成财团,FormFactor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该收购。
MBK Partners表达了其收购愿景,称“此次收购旨在满足云计算和AI快速发展推动的全球半导体公司日益增长的需求。”该公司进一步强调其致力于基于FICT的技术优势支持中长期增长的承诺。此外,MBK还强调与FormFactor合作带来的创新潜力,并指出“通过与FormFactor的合作,我们将加速半导体测试和封装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
4.国巨再出手140亿元新台币收购日商芝浦电子
并购大王、被动元件大厂国巨董事长陈泰铭再出手。国巨2月5日公告,将公开收购日本上市公司芝浦电子(Shibaura Electronics),借此冲刺传感器业务,预期总交易金额约655.59亿日元(约新台币140亿元)。这是金蛇年中国台湾第一家上市公司启动的跨岛并购案。
国巨指出,通过此次跨岛并购,后续将整合资源扩大营运规模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展传感器业务,预期收购后对提升集团每股净值及每股纯益都有正面助益。
国巨表示,拟以每股4,300日元公开收购芝浦电子100%股权,与芝浦电子2月4日收盘价3,140日元相较,溢价约36.94%,预计今年5月7日启动收购,届时同时进行并完成相关监管批准及其他必要程序。
国巨指出,本次规划100%收购芝浦电子,总股数约1,524.62万股,惟若最终有效应卖股数未达预定收购股数,但已达最低收购股数762.31 万股(约当预定收购股数50%)时,本次公开收购数量条件仍告成就。
国巨说,通过集团全球通路经销商平台和全球化客户的基础,将能扩大芝浦电子在全球市场的客户覆盖范围,以加速提升全球市占率,特别是在美洲及欧洲地区,未来将提供更多的研发资源,促进芝浦电子的技术领先地位,为未来的成长做准备。
据悉,芝浦电子成立于1953年,最初是铜亚氧化物整流器及其他热敏电阻和压敏电阻制造商,如今已成为全球热敏电阻市场的领导者,拥有超过4,800名员工,年营收超过320亿日元。该公司为车用、工业设备、家电和医疗等终端应用领域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业界说明,热敏电阻广泛应用在开关电源、模块电源、温度传感器、电源、电子整流器、自动调节加热、电路保护等场所,其体积小,功率大,使用在电源电路上主要作业时抑制浪涌电流、也称突波电流。一般串联在输入电路中,它有一个额定的零功率电阻值,当串联在电源回路中,可以有效抑制开机的浪涌电流,并且消耗功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业界点出,热敏电阻因其作为温度感测器和电路保护元件的双重用途,主要能瞄准汽车、消费电子、数字电子、工业和高可靠性等终端市场。等主要终端市场中得到消费。(经济日报)
5.软银拟65亿美元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mpere 交易接近达成
据知情人士透露,软银(SoftBank)正在就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 LLC进行深入谈判。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日本公司正在讨论一项交易,交易价值可能达到约65亿美元(当前约472.9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债务。据他们称,交易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宣布。
此前报道称,软银和由软银控股的芯片设计公司Arm已表达了收购Ampere的兴趣。
知情人士表示,尽管谈判已进入后期阶段,但仍可能被推迟或失败。
Ampere的早期支持者还包括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如果收购达成,Ampere将加入一波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支出热潮的芯片公司行列。甲骨文去年表示,它拥有Ampere 29%的股份,并可以行使未来的投资选择权,从而控制该公司。
据报道,Ampere使用Arm的技术为数据中心设备制造处理器,2021年软银提议对其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当时Ampere估值超过80亿美元。但此后,芯片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争相开发与Ampere相同的产品。
周三(2月5日),Arm给出了谨慎的收入预测,这加剧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计算支出放缓的担忧。该公司预计截至3月份的第四财季收入为11.8亿~12.8亿美元。
6.多家半导体大厂宣布新任CEO或总经理
安谋科技正式宣布任命陈锋为CEO
近日,Arm的中国合资公司安谋科技(Arm China)正式发布内部信,宣布任命瑞芯微前副总经理陈锋先生为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原联席CEO刘仁辰及陈恂卸任。
2月5日的安谋科技内部信指出,陈锋先生于今天正式加入我们,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
与此同时,刘仁辰及陈恂已即刻卸任联席首席执行官,但在2月底前将担任公司顾问,配合相关工作的交接并继续支持公司的发展。
资料显示,陈锋,男,1968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美国贝尔实验室任研究员,中芯国际设计服务处处长,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曾任瑞芯微副总经理。
消息称,陈锋的任命将结束安谋科技分公司的动荡时期,新任CEO将负责帮助这家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公司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为更便宜的人工智能的前景创造了新的技术赢家和输家: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成为OpenAI和Meta的有力竞争对手,上周引发了1万亿美元的崩盘。这可能会颠覆Arm目前瞄准的利润丰厚的数据中心市场的设想。
此前在1月22日,瑞芯微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陈锋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陈锋先生向公司申请辞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GlobalFoundries官宣新CEO:首席运营官Tim Breen接棒,新领导层格局初现
晶圆制造商GlobalFoundries(GF)近日发布新闻稿,经过严格的继任计划流程,其董事会已任命Thomas Caulfield博士为执行董事长,Tim Breen为首席执行官,Niels Anderskouv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这些变化将于2025年4月28日生效。
据报道,Breen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GF工作,目前担任首席运营官(COO),将接替Caulfield。此外,现任GF首席商务官的Niels Anderskouv已被任命为GF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Caulfield在2018年成为GF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任职期间,他重新定位了技术组合,专注于差异化、关键芯片,并带领公司实现可持续盈利。在他的领导下,GF于2021年成功上市。
Breen在GF担任首席运营官期间,负责管理公司的全球运营,包括制造、质量、供应链和IT团队。在2023年担任首席运营官之前,他自2018年以来担任过各种高级管理职位,涉及战略、业务转型和财务。
安德斯库夫于2023年加入GF,担任首席商务官,负责领导GF的产品和技术路线图、业务和商业战略以及公司的上市执行。他在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制造、执行管理和全球领导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
此次领导层的变动标志着GF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预计将加速其下一阶段的增长。
Skyworks任命前英特尔高管Philip Brace为新CEO
美国无线半导体公司Skyworks Solutions(思佳讯)近日宣布任命Philip Brac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并担任董事会成员,任命自2025年2月17日起生效。
公告称,Liam K. Griffin将辞去总裁兼CEO一职,但Griffin将在Skyworks担任为期三个月的顾问角色,以帮助确保平稳过渡。与此同时,Griffin也已辞去董事会成员职务,自2019年起担任Skyworks首席独立董事的Christine King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
Skyworks公告称,Brace在半导体、服务器、物联网和存储行业拥有丰富经验,曾在软件、硬件、工程、市场营销和销售等多个领域担任过各种职务。自2024年2月起,他担任Inseego执行主席,并在2025年1月前担任临时CEO。在加入Inseego之前,他于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担任Sierra Wireles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领导公司实现了显著的运营改进。Brace还曾就职于英特尔公司和LSI公司,担任过各种工程和管理职务。
此外在另一份公告中,Skyworks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和业务展望。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汇编的数据,Skyworks截至12月27日的第一财季营收为10.7亿美元,与预期一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60美元,超过每股收益1.57美元的预期。
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低于预期,导致芯片库存过剩,对Skyworks等模拟芯片制造商的业绩造成了压力。
Skyworks首席财务官Kris Sennesael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预计移动部门业务将出现中高段的环比下滑,这与历史季节性模式一致。在广泛的市场中,我们预计还将出现环比和同比增长。”
由于该预测,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公司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20%以上。
Skyworks预测第二财季营收将在9.35亿~9.65亿美元之间,与预期基本一致。
Tower China任命谢宛玲为中国区总经理
Tower China宣布,自2025年2月1日起,谢宛玲(Rachel Xie)被任命为中国区总经理,她将全权管理中国区所有业务。
去年8月1日,Tower China任命谢宛玲(Rachel Xie)为中国区副总经理。Tower China表示,谢宛玲将和秦磊先生一同管理中国区的所有客户。去年5月份,秦磊正式晋升为Tower Semiconductor(高塔半导体)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Tower Semiconductor Ltd.为全球特种工艺晶圆代工的领导者,同旗下Jazz Semiconductor, Inc.和TowerJazz Texas Inc.以及TowerJazz Panasonic Semiconductor Co.(TPSCo)合作经营品牌Tower Semiconductor。
Tower Semiconductor的客户遍及汽车、医疗、工业、消费、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领域。过去几年中,Tower Semiconductor在推动客户成功的同时,实现了创纪录业绩增长。
据悉,Tower Semiconductor在以色列拥有两家工厂(150mm和200mm),在美国拥有两家工厂(200mm),在日本通过其在TPSCo的51%股份拥有两家工厂(200mm和300mm),在意大利的Agrate与意法半导体(ST)共同拥有一家300mm工厂。
Littelfuse任命ADI前高管Greg Henderson为新CEO
多元化电源集团Littelfuse 2024年业绩下降7%至22亿美元,该集团在近期任命一位新CEO。Dave Heinzmann将退休,Greg Henderson接替他担任Littelfuse总裁兼CEO。
“我谨代表董事会感谢Dave Heinzmann 40年来的杰出领导和在众多职位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作为首席执行官,Dave Heinzmann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他对Littelfuse、员工和客户的热情对指导公司的发展、创新和行业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Littelfuse董事会主席Gordon Hunter表示。
Littelfuse公布2024年净销售额为22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7%。该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销售额将在5.2亿~5.5亿美元之间,与2024年第四季度的5.3亿美元持平。
“我们结束了这一年,电子消费周期已经过去,库存补充的分配迹象正在激增。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部门订单出货比达到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Dave Heinzmann表示。
Littelfuse公司于去年12月接管了之前由Elmos拥有的位于德国多特蒙德的晶圆厂,收购价格9300万欧元。
“Greg Henderson在我们的行业、终端市场和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且通过担任我们董事会成员对Littelfuse非常熟悉,”Hunter表示。“Greg Henderson拥有出色的价值创造记录以及丰富的技术技能和管理经验,最近领导了ADI汽车和能源、通信和航空航天集团。 Greg Henderson一直是我们董事会中一位深思熟虑的发言者,我相信他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带领Littelfuse进入增长和成功的新篇章。”
“Littelfuse在产品领导和技术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其98年的历史中推动了有意义的增长和成功,”Greg Henderson表示。“我期待在Dave Heinzmann和领导团队建立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前进,满足我们广泛终端市场中多样化客户群的未来需求。”
2017年至2024年,Greg Henderson曾担任ADI汽车与能源、通信和航空航天集团高级副总裁。
7.2024年晶圆代工市场年增长22%,台积电2025年持续维持领头羊地位
根据市场调查及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以22%的年增长率结束,展现出2023年之后的强劲复苏与扩张动能。
报告表示,此增长主要来自于先进制程需求的激增,受AI应用加速导入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所驱动。而晶圆代工领头羊台积电则凭借5/4nm与3nm先进制程的强劲需求,抓住市场机会,加上CoWoS等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助推产业增长。
而报告还指出,晶圆代工产业将在2025年挑战20%的营收增长,其中AI需求持续强劲,为台积电等主要厂商带来显著助益。此外,消费电子、网通设备与蜂窝式物联网等非AI半导体应用的需求回温,也将支撑市场增长,进一步强化产业的长期潜力。2025年,3nm与5/4nm等先进制程的产能利用率(UTR)预计将维持在高水准,受惠于英伟达带动的AI需求,以及苹果高通与联发科的旗舰智能手机出货。
相比之下,成熟制程(28/22nm及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复苏较为迟缓,主要因消费电子、网通、车用与工业市场需求疲弱。其中,8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的复苏速度可能落后于12英寸晶圆的产能利用率,因其在车用与工业应用领域的比重较高。报告中预期,车用半导体的库存调整将延续至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拖累市场复苏。此外,全球IDM厂商(如英飞凌和恩智浦)受高库存水位影响,可能缩减对成熟制程代工厂的委外订单,加深对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UTR)的压力。整体而言,2025年成熟制程代工厂的UTR复苏幅度将低于台积电。
至于对2025年展望,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全球晶圆代工产业将维持稳健增长,预计2025至2028年间营收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13%~15%。产业增长将主要由3nm、2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推动,并受到CoWoS与3D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加速采用的带动。随着高性能计算(HPC)与AI应用需求持续攀升,这些技术将成为未来3~5年内的核心增长动能。台积电凭借技术领先优势,预计将持续引领产业发展,并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 科技新报)
8.特朗普芯片关税逼近,传台积电2025年先进制程价格大涨超15%
近期,美国特朗普总统誓言要对芯片、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征收特定关税。随着芯片关税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代工巨头台积电很可能在2025年将先进节点的价格提高15%以上,高于之前预期的5%~10%。
美国一直在加强对中国大陆获取先进芯片的限制,其最新举措于1月中旬宣布,计划对台积电、英特尔、格罗方德、三星等公司的芯片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目标是在14nm、16nm或更先进的节点上制造的300亿个晶体管的处理器。
据报道,特朗普在开启第二任期之际暗示芯片关税不可避免,最早可能在2月18日实施。
报道指出,由于特朗普2.0关税政策,台积电将不得不将7nm以下先进工艺的价格提高15%以上,以抵消成本上涨。幸运的是,作为领先的代工厂,这家半导体巨头拥有强大的定价权,成本可以转嫁给客户。
另外,美国《芯片法案》下的补贴能否按计划发放可能是另一个担忧。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负责监督520亿美元的半导体补贴计划,他拒绝给予无条件支持,这让人怀疑资金将如何分配给英特尔和台积电等公司。
据报道,若没有补贴,台积电亚利桑那厂的盈利能力仅为中国台湾厂区的70%,将拖累整体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