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又要诞生一个IPO。
作者丨鲁智高
来源丨东四十条资本
一家来自苏州的明星公司,正在向A股发起冲刺。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强一股份)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在周明的带领下,这家半导体公司靠着卖探针卡,三年半收入超过9亿元,并且已经实现持续盈利。
除了被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看好,强一股份还得到丰年资本、元禾璞华、基石资本、中信集团、中信建投资本、国发创投、君桐资本、正心谷资本、复星创富、联和资本、朗玛峰创投、联新资本等支持,估值超过33亿元。
在踏上创业之路前,周明已在半导体行业深耕多年。
本科从华东交通大学毕业后,学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的他,于1997加入富士康旗下的一家公司,并成为一名设计工程师。
四年后,周明来到苏州工作,做的事情也从与计算机相关,逐渐拓展到半导体等领域。转眼之间,时间便来到2014年。当时,在政策的支持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识到其中存在巨大的机遇后,他于2015年选择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强一股份,并带领团队重点发力面向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专业探针卡。
作为半导体产业基础支撑元件,探针卡是一种应用于半导体生产过程晶圆测试阶段的“消耗型”硬件,能够实现芯片与测试设备的信号连接。
于是,他们以悬臂探针卡为主,并逐步开始销售垂直探针卡。过硬的产品,让这家公司成功获得瑞芯微、华虹集团、卓胜微、复旦微电、利扬芯片、中芯国际等厂商或其下属公司的认可。
在长期深耕中,强一股份设计和制造探针卡的能力不断提升,并于2017年开始探索MEMS探针及探针卡技术。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垂直探针卡领域,又与晶晨股份、展讯通信、紫光国微、普冉股份、韦尔股份、长电科技等厂商或其下属公司达成合作。
随着半导体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这家公司也乘着这股东风顺利驶入发展快车道。
到了2020年,强一股份首次实现自主2D MEMS探针及探针卡的量产,并于当年形成批量交付。目前,他们已经实现薄膜探针卡的量产以及2.5D MEMS探针卡样卡的研制。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强一股份不仅成长为苏州的明星公司,同时也在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打响了自己的名声,最终踏上冲刺A股之路。
目前,强一股份拥有2D MEMS探针卡、2.5D MEMS探针卡、垂直探针卡、悬臂探针卡、薄膜探针卡等产品。
通过在晶圆测试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这家公司的探针卡能够保证半导体产品的可靠性,从而应用于手机AP、CPU、GPU、Flash、射频芯片等领域。
用他们的话来说,自己具备探针卡及其核心部件的专业设计能力,是境内极少数拥有自主MEMS探针制造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销售MEMS探针卡的厂商,打破了境外厂商在MEMS探针卡领域的垄断。
能够取得这番成绩,有赖于他们的长期坚持及在研发上的投入。从2021年算起,这家公司三年半累计在研发上投入超过1.9亿元。目前,强一股份掌握24项核心技术,取得授权专利171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
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家公司的产品成功获得众多客户认可,单体客户数量合计超过370家。
其中,既有展讯通信、摩尔线程、地平线、卓胜微、韦尔股份等芯片设计厂商,也有华虹集团等晶圆代工厂商,以及盛合晶微、矽品科技、长电科技等封装测试厂商。
在他们的支持中,强一股份的收入不断上涨。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至2024年6月的报告期,他们的收入分别达到约1.1亿元、2.54亿元、3.54亿元和1.98亿元。
与此同时,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上升。据Yole的数据显示,他们在2023年位居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第九位,是近年来首次跻身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前十大厂商的境内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强一股份成功实现盈利。报告期内,这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335.84万元、1562.24万元、1865.77万元和4084.75万元。
据TechInsights预测,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21.09亿美元增加到2028年的29.9亿美元。作为全球半导体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探针卡行业潜力巨大。
不过面对FormFactor、Technoprobe、MJC、旺矽科技、JEM等强劲对手,2023年市场占有率为2.25%的强一股份,现在及未来需要承受的竞争压力不会小。
一路走来,强一股份获得不少投资人的支持。
2020年,这家公司还没有大规模盈利时,丰年资本便独家投资了他们5000万元,成为强一股份首个投资人。决定投资之前,丰年资本便通过这家公司的大客户,了解到本土供应商只有他们的产品可以用。
当时,在丰年资本看来,强一股份长期扎根在探针卡细分领域,并已进入到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阶段,在自主可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长潜力巨大。
到了2021年2月,这家公司又获得元禾璞华、冯源资本、鹏晨投资、活水资本等投资。四个月后,强一股份又完成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禾璞华、冯源资本、鹏晨投资、丰年资本,以及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等。
同年9月,天府集团等也投资了强一股份。2022年5月,他们从基石资本、融沛资本、中信集团、中信建投资本、国发创投、君桐资本等手中拿到数亿元。与此同时,泰达科投、海达投资等买了他们的部分老股。
在国发创投看来,高端MEMS垂直探针卡因具备附加值高、市场规模大和国产化率低等特点,存在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强一股份的产品已在国内IC产业链得到广泛认可,完成对行业头部客户的导入与批产。”
2022年12月,这家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正心谷资本、复星创富、联和资本、诺华资本、信科资本、光谷产业投资、清石、南钢股份等。
当时间来到2024年,朗玛峰创投与联新资本、联和资本、广安故里在不同时间分别买了这家公司部分老股。按照当年8月的交易价格粗略计算,强一股份的估值超过33亿元。
上市前,周明持股约29.38%;丰年资本持股7.91%,为第一大外部股东;哈勃投资持股6.4%,元禾璞华持股4.4%。
按照33亿元的估值粗略计算,丰年资本、哈勃投资、元禾璞华的持股价值分别约为2.61亿元、2.11亿元、1.45亿元。与此同时,周明的身价超过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