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结束之际,港股迎来又一个重磅IPO。12月27日,佑驾创新成功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2431.HK,开盘大涨9%以上,市值达74.25亿港元。
上市前,佑驾创新曾是一级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智驾独角兽之一。创立十年来,佑驾创新完成了超过10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14.48亿元。佑驾创新的股东名单星光熠熠,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金资本等“国家队”,四维图新、东风资管等产业资本,东方富海、凯辉基金、元璟资本等头部VC/PE,以及广州产投、穗开智造基金等国资,几乎是应有尽有了。
这其中,最令人羡慕的当属佑驾创新的两家早期股东。佑驾创新的天使投资人是被创业者尊称为“吴妈”的阿里CEO吴泳铭,而首个机构投资者则是一家来自深圳的低调精品VC:合创资本。
如果要评选过去十年最卷的赛道榜单,智能驾驶一定可以上榜。企查查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存智能驾驶相关企业已经超过6000家。2024年走向资本市场的智驾企业中,不乏估值数十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在一个如此卷的赛道,佑驾创新能够冲出重围靠的是什么?
如果比较估值,佑驾创新在一众独角兽中并不突出,但佑驾创新在商业化上的表现十分亮眼。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的营收分别达1.75亿元、2.79亿元、4.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4.9%。在收入的规模、增速和稳定性上,佑驾创新都相当不错。
从这个角度看,佑驾创新也是今年为数不多的做到以“健康估值”IPO的智驾企业之一。佑驾创新Pre-IPO轮估值约53亿人民币,可见其上市前的融资并未过多透支估值,所有轮次的投资者都能拿到不错的回报。
招股书显示,佑驾创新已累计为35家整车厂量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本次IPO,佑驾创新还获得了地平线的基石投资,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产业界对佑驾的认可。佑驾创新在商业化上的成功,与它“接地气”的产品策略是分不开的。国内很多智驾独角兽采取的是所谓高举高打的策略,以高额的融资开道,一上来就瞄准L4级的自动驾驶,产品落地自然会慢一些。而佑驾创新则是从ADAS开始,先做L0-L1,然后是L2和L2+,最终升级到L4。
佑驾创新在成立后不久就推出了第一代ADAS产品iSafety,2017年开始规模化交付。2021年佑驾创新发布iPilot,瞄准L2+级自动驾驶。目前,佑驾创新正在研发第三代产品、旨在突破L4级的iRobo解决方案,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
回望十年前,马斯克说十年内所有新车都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使得很多人对智驾的预期过于乐观。现在看来,智驾的漫漫征途还远没到终点,采取循序渐进、接地气策略的佑驾创新,或许更有机会笑到最后。
几天前,投中网与合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唐祖佳、合伙人张奇深度复盘了投资佑驾创新八年来的心得。
招股书显示,2016年3月合创资本的前身中兴合创独家投资了佑驾创新的Pre-A轮,并在合创资本创立后于2017年加码投资参与了佑驾创新A轮。张奇颇为感慨,当年投资时佑驾创新董事长、联合创始人刘国清还不到30岁,才刚刚博士毕业不久。而8年时间弹指一挥,佑驾创新已从当时的一颗嫩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合创资本看中佑驾创新并非偶然,在很多理念上,合创资本与佑驾都能找到契合之处。
合创资本投资团队主要出自产业界,董事长丁明峰曾连续10年担任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分管产品、营销、技术及投资等工作。自成立以来,合创资本一直专注做早期投资,基金规模不大,但屡有像佑驾创新这样的爆款项目。
时间回到2014年,丁明峰敏感地意识到自动驾驶在中国落地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并将这个当时还看似很遥远的信念作为任务布置给了团队。当时智驾的风潮还只在硅谷有一些苗头,这一年来自以色列的Mobileye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几乎是唯一可以对标的企业。
张奇回忆,当时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先找到一家对标Mobileye的视觉ADAS企业进行投资。彼时国内相关企业大概有50多家,公司团队分别先后拜访了其中的大部分,佑驾是其中之一。
在出手投资之前,合创资本内部对自动驾驶赛道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商业路径之争”。也就是说,自动驾驶的发展到底是直奔L4以上的全自动驾驶,还是要从ADAS开始然后一步步往上升级?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第二条路线在商业上落地的机会更大。
因此,当佑驾创新出现在视野中时,合创资本几乎是一眼就相中了。张奇告诉投中网,他第一次见完刘国清之后内心就已经有了判断:这是一个值得合创破格提速投资的优质项目。
佑驾创新在两个方面都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刘国清领衔的创始团队,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背景足够过硬。刘国清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期间就在研究L4级的自动驾驶。张奇向投中网表示,国内多数团队是在Mobileye成名之后转到自动驾驶的,而当时刘国清的团队已经做了两年的ADAS研发,有扎实的研发路标和商业化构思,时间上要早不少。
另一方面,佑驾也是彼时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采取从低到高渐进策略的创业团队。唐祖佳向投中网表示,佑驾并不是没有直接做L4的能力,但他们选择了更落地的商业路径;另一方面,市场其它一些ADAS企业大多属于跨行创业,在AI和自动驾驶上积累的基础较差,从L2、L3、L4一直往上走的决心不足。
张奇向投中网表示,合创资本在调研后有几个核心判断。首先,智能驾驶的商业化会先从ADAS开始,公开道路L4的商业化周期应该要超过10年;其次,摄像头作为主传感器的方案将率先在前装获得突破;第三,如果乘用车前装商业化没能及时取得突破,商用车的后装改造会有较大概率先起量。现在再来看,除了前装的发展比预期要更快之外,几个判断基本都得到了市场验证。
对赛道做细致的研究,形成核心判断,然后大胆出手,这是合创资本做早期投资的风格。在合创资本的投资组合中,像佑驾这样独家投资、首轮投资的项目占比不少,带来的回报也非常丰厚。
2024年的一级市场众所周知的惨淡,但对合创资本而言却又是异常活跃的一年,不仅在退出端有佑驾这样的爆款IPO,在投资端也是分外忙碌。
唐祖佳告诉投中网,在当前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大环境下,合创资本始终保持着稳步扩张的态势,在项目投资数量和金额方面均实现了稳步增长。虽然期间经过多次资本寒冬、IPO暂停,但自从2013年公司确认专注于早期硬科技投资方向以来,每年递增的投资节奏一直都没有大的变化。
要说变化,合创资本近几年也做了小幅的调整,过去合创资本的投资是A轮为主,现在向前后方向都做了小幅调整:一是合创资本把投资阶段更加前移了。唐祖佳表示,IPO退出为主的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后续主要按并购或股转做退出预测,所以投资阶段和估值要向更早更小调整,才有可能拉开回报空间。所以,现在投资更多种子轮和天使轮项目,对于一直专注早期投资的合创资本而言,这是一个自然的延申;另一个变化是,合创资本也开始关注A+至B轮的机会。唐祖佳注意到,过去的项目A轮到B轮经常财务表现尚未兑现,但估值增长幅度却很高。现在一些项目虽然已经突破标杆大客户,已经处于销售大规模放量前期,但估值依然贴近A轮。这样的项目也开始具备更高的投资性价比,而且往往很快实现收入的高速增长。
核心在于,合创资本对于自己在产业端的认知提升和资源积累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合创资本可能是当前一级市场上为数不多还在奉行精英文化的VC之一,一线投资团队的成员基本都是在产业界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兵,几乎没有“小白”。丁明峰曾向投中网谈到,他希望合创资本做一家“老猎手机构”,一方面因为合创资本团队成员大多是在行业中历练多年、经验丰富的投资经理。另一方面,合创资本在管理规模、投资阶段和投资方向上又都相当克制,信息技术投资专注于两个专业性很强的赛道,一是ICT,二是生物信息技术。
这样的概括还是过于粗略。实际上,合创资本对赛道还有更为细致的剖析。比如ICT赛道,唐祖佳向投中网表示,合创资本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认知本质还是“电子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系统化产品”。同时获益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发展路径,从通信、计算、存储、传感这些基础技术和产品,伴随着各个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进程,逐渐渗透进入到各行各业的投资中去。在投资佑驾创新后,合创资本已经陆续在汽车产业投资了二十余个项目。但是细细梳理会发现,合创资本的大部分投资集中在汽车“智能化”的方面,早期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其实参与不多。目前看,汽车智能化相关部件的整车成本占比已经逐步高于电动化,智能化相关企业的增长开始加速。
聚集一群精英人才,高度专注在一个擅长的切口上做投资,这就是合创资本的穿越周期之道。
唐祖佳感慨,从2010年进入到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行业以来,A股的IPO已经多次走走停停,核心还是大家对经济增长周期的信心问题。“任何周期都会有反转的机会,谁都很难准确预测到具体的时点,但水位越低也就离反转越近。”这大概是一家“老猎手机构”才能具备的定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