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都丨聚焦AIGC+文旅细分赛道,「爱国产」用“AI拍照机”撬动线下体验新场景
1 周前 / 阅读约6分钟
来源:36kr
对话「爱国产」创始人陈冰洁。

在AI技术加速落地的当下,如何将前沿能力与实体场景深度结合,成为行业探索的关键方向。成都爱国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国产”)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聚焦文旅、文创、宠物等细分赛道,推出IGCAI拍照机、IGCAI宠物写真机等产品,试图通过“技术+场景”的融合重塑线下体验。

近日,36氪四川与「爱国产」创始人陈冰洁展开对话,探寻企业的技术逻辑与商业布局。

「爱国产」创始人陈冰洁

AI拍照机:精品交付重构线下交互

“颠覆大头贴的时代已经来临。”「爱国产」创始人陈冰洁多次提及这一观点。

「爱国产」 的核心产品AI拍照机,基于AIGC图生图技术,通过训练不同场景风格模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拍照体验。 「爱国产」 推出的IGCAI拍照机和IGCAI宠物写真机等产品,实现了定制化的艺术创作和高效的图像生成。

例如在三星堆博物馆,机器可自动将用户服饰与古蜀文化元素融合,生成带有火焰纹饰的古铜色写真; 在宠物店场景中,宠物写真机则能结合萌宠特征生成创 意照片并衍生出其他周边产品形成供应链闭环。

技术层面,「爱国产」强调“软硬件一体+精品交付”。硬件由广东供应链代工,软件则聚焦算法迭代与美术交付能力。

“人脸识别、肢体动作融合等早期体验较差,但通过两年打磨,我们在算法策略和视觉设计上不断提升,形成产品交付的壁垒。”陈冰洁表示,团队将大量精力投入SOP文档打磨、远程培训协作系统搭建,确保产品精品交付的标准化与服务持续性。

IGCAI宠物写真机成品展示

聚焦博物馆与科技馆,为什么选择“慢场景”?

尽管AI拍照机的应用场景多元,「爱国产」却将重心锁定在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

核心差异在于用户动机——商场、景区用户多为随机消费,而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游客往往带有明确的“文化打卡”诉求,愿为定制化内容付费。“景区流量分散且配套不足,而博物馆等场景人群画像年轻、付费意愿高,动线设计也更适合设备布局。”陈冰洁在分析市场后总结道。

据了解,2023年「爱国产」AI拍照机产品落地首年全国营收突破300万元,2024年增长至700万元。

合作模式上,「爱国产」采用“硬件销售+分成”策略,并为客户提供一年的远程技术协作支持。客户只需要把设备接收后连接网络和电源就能进行设备的运营维护。“我们不做免费投放,必须靠项目养活团队。”陈冰洁坦言,公司尚未引入外部融资,现阶段依赖定制化项目收入维持运营。

目前,「爱国产」已合作三星堆、中国科技馆、中央电视台、武汉文旅等场景与机构。海外市场亦与泰国的相关旅游集团达成合作,提供了整体的软件、硬件、场景设计一条龙服务,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三轮采购,完成了海外服务器的本地化部署。

IGCAI拍照机落地案例

团队底色:技术+资源双驱动形成竞争壁垒

「爱国产」的核心团队呈现出“技术+资源”的双重基因。

创始人陈冰洁有十年软硬件从业背景,曾参与移动端VR内容平台、AI智能音箱、无人驾驶等项目;设计负责人双双来自某知名视频平台,负责视觉交付与IP融合;其余成员则覆盖金融、政府关系、海外商务等领域。

“我们的人效比极高,我自己兼顾商务、融资路演、产品等多个角色。”陈冰洁强调,团队拒绝粗放扩张,而是以“精品化交付”建立竞争壁垒,坚持长期主义。

面对其他陆续出现的竞争对手,「爱国产」的策略是“聚焦与陪伴”。

“许多硬件厂商因成本压力退出,但我们愿用三年亏损来聚焦细分赛道。”陈冰洁认为,文博场景需要长期打磨交互细节,而「爱国产」的优势在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例如为三星堆定制主视觉时,团队耗时三天完成黄金面具与火焰效果融合设计,这类精细化服务是标准化硬件厂商难以复制的 。

“设计团队、产品团队以及综合的创意性,这个是我们现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文旅资源平台,长期主义者的“慢生意”

2025年,「爱国产」计划推出宠物写真机,并探索纪念币终端、实景剧本游戏、科技馆VR大空间游戏的投资运营等衍生服务。

“AI拍照机只是资源抓手,未来我们要成为文旅场景的集成服务商。”陈冰洁透露,今年可能会对外释放股权,公司正筹备首轮2500万元融资,用于市场化推广与子公司孵化,针对拳头产品做川渝地区市场部署,打通川渝市场,同时推动主体上市规划。

截至2025年3月,「爱国产」尚未盈利。但在陈冰洁看来,这是一场“用时间换壁垒”的战役:“文旅AI需要精细打磨和资源沉淀,我们拼的是活到最后。”

「爱国产」部分信息展示

其他技术服务方面,「爱国产」已与德阳智算中心合作,探索大模型本地化部署,计划接入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文旅客户对AI的需求不止于拍照,后续的智能体开发、轻量化AI拍照小程序、算力租赁需求都是增长点。”陈冰洁表示,公司将坚持垂类产品开发,围绕B端与G端需求延伸服务链条。

在AI与文旅的双重风口下,「爱国产」的故事折射出中小企业的典型生存逻辑:避开巨头的主战场,在细分领域构建“小而精”的护城河。

然而,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压力、如何应对行业竞争升级,仍是其必须面对的挑战。陈冰洁的答案很明确——“聚焦场景,做时间的朋友。”或许,这正是AI落地浪潮中,务实派创业者的一份共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