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30 日消息,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当地时间周五报道,一款名为 Therabot 的生成式 AI 治疗机器人在面对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或有发展饮食障碍风险的人群时,效果与人类治疗相当。
该工具由达特茅斯大学吉塞尔医学院的精神病学研究人员和心理学家团队开发。当前的“AI 治疗”面临两个难题:一个治疗机器人说错话可能会带来真实的伤害,且人类治疗师具备的共同目标和合作等良好的治疗关系特征很难通过软件来复制。
达特茅斯的研究人员认为生成式 AI 可能帮助克服这些难题,并开始构建一个经过训练的 AI 模型,旨在提供基于证据的回应。团队起初尝试从互联网论坛中提取一般的心理健康对话数据,随后转向了数千小时的心理治疗师实际会话记录。
达特茅斯大学和达特茅斯健康的研究精神病学家、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迈克尔・海因茨表示,团队收到了很多“嗯嗯”“继续”以及“你的问题源自你与母亲的关系”这样的回答,但这些都是心理治疗中常见的老套说法,而非真正需要的内容。
随后,团队着手根据循证实践重新整理自己的数据集,最终将其融入到模型中。然而市面上的许多 AI 治疗机器人可能只是基础模型的细微变种,主要通过互联网对话进行训练。这在处理像饮食障碍这样的敏感话题时,构成了一个问题。
海因茨说:“如果你说你想减肥,它们会非常支持你这么做,即使你可能本身体重已经很低。”但是,人类治疗师则不会这样做。
据IT之家了解,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 8 周的临床试验,共有 210 名患有抑郁症或广泛性焦虑症的症状、或处于饮食障碍的高风险中的受试者。约一半人使用了 Therabot,参与者根据 AI 提供的提示进行回应,并主动发起对话,平均每天发送约 10 条消息。
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减轻了 51%,这是研究中最好的结果。焦虑症患者的症状减轻了 31%,而处于饮食障碍风险中的参与者在身体形象和体重问题上的担忧减少了 19%。
海因茨还提醒,大多数公司并未在模型中融入循证实践,如认知行为疗法,也未聘请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来监控互动。当 AI 网站宣传自己提供合法的临床治疗时,它们就应该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