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做公开直播了,昨晚开了一场,提前预约的人就有 900 多,3 个小时下来总共有 5000 多人加入直播间。
我知道大家不是来看我的,而是关注这次直播的主题,如何转型 AI 产品经理。
为此,我邀请了 3 位成功转型 AIPM 的产品经理来到直播间对聊,一起深度讨论了 12 个问题,可以说是干货爆棚。
直播开场阶段我们先讨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 AI 产品经理的招聘市场以及薪资范畴是个什么现状。
对于这个话题,大家是持乐观态度的。
我们提到,现在一些 AI 产品岗的月薪开到了 60k,于是直播间有同学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是假的。
在某招聘平台上搜索关键词「AI产品经理」后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需求,我过滤出了一些大厂选项,展开跟你们聊聊看是不是真的。
第一个是字节的 AI 产品岗,薪资范畴是 30-60k,15 薪。要求 3-5 年工作经验,本科以上学历,base 北京。
注意,这里的 60k 是薪资上限,也就是说需要高度符合岗位要求甚至有能力和经验溢出才能获得。
如果取中位数的话,这个岗位的薪资大概在 40k 左右。
在具体要求方面,包含 AI 创新产品体验设计、2 年以上C端产品经验、创作过 GPT 类产品、对 AI 有热情和好奇心。
不知道你们对这个岗位要求怎么看,我觉得门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首先,做过 2 年以上 C 端产品且零 AI 经验的条件不难达到,那些工作三五年的 C 端 PM 都能满足。
当然,我说的是在能力水平达标的前提下。
其次,创作过 GPT 类产品在当下来看并不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经验。
就以昨天直播嘉宾四月为例,他是从 2023 年开始疯狂投入 AI 产品的使用、研究、实践,到现在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目前,他利用 AI 工具做出了一些产品,比如 AI 电商商品主图制作、AI 用户反馈分析、AI 简历筛选器等。
关键是,这些利用 AI 能力做出来的产品都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线上可用,也产生了价值。
在我看来,这背后离不开两点,一个是他的产品思维,另一个是他运用 AI 的能力。
像他一样本身有丰富产品经验,又对 AI 有热情和行动,同时还有自己的 AI 产品作品,这种画像就成为了现在企业追求的热门人选。
再看一个岗位,美团的 AI 产品经理。
这个岗位的薪资上限同样是 60k,也是15 薪。要求 3-5 年工作经验,本科以上学历,base 北京。
相比字节那个岗位起薪略高,达到了 35k,还是看下具体岗位要求。
这个 AI 产品岗是结合具体业务的,落地在基于外卖业务的闪购和医药场景,要求围绕业务场景完成 AI 产品落地。
另外,需要基于产品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产品优化和创新策略。有 AIGC 从业经验,C 端应用场景优先,3 年以上 AI 产品经验。
很多人会被 3 年以上 AI 产品经验拦住,甚至会说,现在大模型出来才一年多,哪来的 3 年经验?
我觉得,这里的 AI 经验更多是指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比如后面提到的对大模型和多模态的技术理解。
我们在直播里就用了非常多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解释 AI 大模型的技术概念和底层逻辑,其实挺好懂的。
昨天另一位直播嘉宾静蕊就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过去也不是 AI 产品经理,但是在工作中慢慢接触和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积累经验。
同时,她自己也在主动学习和实践,对AI 技术原理、能力边界、应用场景的掌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
包括 Leon 在也直播间分享了自己的转型建议,以及他是如何转型 AI 产品经理的路径。
最后还提到了一点,要求具备优秀的逻辑思维和系统分析能力,能够深入本质和背后的用户需求思考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直播中也讨论了到底什么是产品经理不变的核心能力?
答案很明确,产品思维和产品认知。
他们三位都参加过我的产品训练营,对于这套思维和认知框架里提到的内容和知识点是有切身感受的。
以字节和美团这两个岗位来看,AI 其实是新生产力,是新技术,也是新能力,但要求产品经理能利用 AI 去创造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不管是工具型产品还是业务型产品,对产品经理来说不变的是用户洞察力、需求分析能力、场景定义能力、产品设计能力,以及对产品规划、业务设计、商业逻辑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即便技术风云变幻,上面这些才是产品经理真正不变的核心能力。
所以,也强烈建议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产品经理来参加一次我的产品训练营,因为这是一次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
要拿到 60k 的月薪,要求势必是很高的,这要求你超越能力平均线,还要求你有突出的经验和个人优势。
我也看了下 1-3 年左右 AI 产品经理的岗位需求,平均薪资也在 25-35k 左右,可能还是会有人觉得不现实。
不过,至少这条路径是通的,也说明 AI 是个不可逆的趋势,也是个必然机会。
AI 的门槛很高,但现在却是未来几年最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