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最近涨得很猛啊~
以最大的场外机器人指数基金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A:020255;C:020256)为例,最近1个月涨了近20%——
截图/
主要是因为两个「春晚」的催化。
一个是「科技春晚」CES(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
毕竟CES上推了好多机器人,像是宇树的机器狗Go2,还有AI宠物Ropet等等……
截图/
另一个则是「真·春晚」,大家都被刷屏的节目「秧BOT」(宇树的G1)。
我自己对机器人一直都挺感兴趣的,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我买的AI小机器人(后文会再提到)。
最近挖了一些材料,所以今天打算跟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也有人担心很快会被AI和机器人替代,我们也可以从数据来看看哪些行业的从业者相对比较安全。
这里先定义一下,机器人不只是「人」。
因为一提到机器人,不少人还是会默认是「人形」的,所以稍微界定一下——
界定好后,我们来看看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2021年,美国《大西洋月刊》发了篇文章《中国是只“纸龙”》(China Is a Paper Dragon)。
里头提到了畅销书《无可匹敌:为什么美国仍将是唯一超级大国》引用的数据——2015年,中国每万名工人拥有49台工业机器人,而美国有176台。
截图/
工业任务中每万名员工对应的机器人数量,这个指标叫做工业机器人密度。
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每年都会统计。
确实,2015年,中国的这一个指标只有49,压根都挤不进IFR的PPT里,连全球平均线(69)都够不上。
但是在8年后的2023年,咱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就已经翻了快10倍(49→470),一举超越了日本和德国,位居全球第三了。
截图/
我们来看看趋势图——
图片/
红色的线是中国。
虽然距离韩国和新加坡还有点距离,不过咱的斜率(增速)跟其他国家可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光是2023年的安装量,中国就占了全球51%。
截图/
咱2015年提出的 《中国制造2025》 里头给2020年的机器人密度定的目标是150台/万人。
而实际上咱2019年这个目标就已经达到187。
机器人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机器替代人类」的担忧。
之前看比比的分享,他有个美团朋友提到说,美团的无人配送车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经常 被路过的骑手踹一脚 。
这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
当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珍妮纺织机被发明之后,大量纺织工人下岗,甚至引发了到处砸纺织机的「卢德运动」。
截图/
不过说实在的, 咱其实不用太焦虑 ……
按Marc Andreessen(网景创始人)的说法,过去20年美国已经经历了两次类似的「反技术恐慌」。
一次是2000年代互联网带来的「外包」浪潮,另一次是2010年代带来的「机器人」浪潮。
不过结果是,在疫情前的2019年,美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和有史以来最高的工资水平。
毕竟,大多国家只是 出于无奈 才需要深挖技术、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的——
大学教我国际商务的老师分享过一个有意思的案例——
他在马来西亚有个企业家朋友,开了很多连锁小吃店,专门卖玉米杯(类似肯德基那种)。
老师:「玉米粒这产品门槛不高,你们的优势在哪?」
企业家:「我们的玉米粒特别饱满特别大。」
示意图/
老师:「诶还真的是!怎么做到的啊?」
企业家:「其他商家都是用刀把玉米粒切下来的,而我们有一批“全自动剥玉米机”,这些机器会用爪子把玉米粒一颗颗拔出来。我带你去厂里见识见识。」
随后教授被带到了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才发现工厂里的都不是机器,而是真的用人手一颗颗地剥玉米粒。
老师:「你这样人力成本不会很高吗?」
企业家:「我请的都是退休老人,他们平时在家没事干,主要就是看看肥皂剧。我在工厂给他们配了几部电视机,剥玉米这种机械性动作不需要动脑,他们可以边看电视边剥。对于他们来说要付出的努力很少,我给他们一点小钱就行,综合生产成本比其他厂家用机器还便宜。」
从数据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IFR机器人密度排名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 多为发达国家或地区 (除了中国),二是 生育率大多在1%以下 (除了法国,2022年的数据)。
换句话说,机器人发展得好的地方,人力成本比较贵(因为发不发达看的指标是人均收入),而且劳动力增速有限。
我让ChatGPT帮我稍微做了下 机器人密度和出生率的相关性分析(2022年) ——
图片/
而且P值0.038,也就是说这种相关性有比较大的统计显著性。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ABB/库卡/FANUC/安川)里头,一个来自瑞士,一个来自德国,还有两个来自日本,都是 出生率较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方 。
换句话说,我们并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机器人替代,毕竟跟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的人均收入和老龄化程度还不算高……
网景创始人Andreessen提到,过去的两波「反技术恐慌」并没有带来大量的职位替代。
包括这波AI,也不大可能会导致大面积失业。
因为背后还有一个原因——
「AI(及其他可能导致劳动力被替代的技术)在大多数经济领域已经是非法的,并且很快将在几乎所有领域被禁止。」
一般来说,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效率的提高。
效率提高意味着成本可以被打下来,随着充分的市场竞争,价格也会被打下来。
但是,以美国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遵循着一样的规律——
截图/
行业上来看,价格存在分化 ——
可以外包或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的产业,价格确实被打下来了。
而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由政府提供或控制的任何产品和服务,其价格都在疯狂上涨。
而这些行业在技术上也基本停滞不前。
按Andreessen的说法, 「在这些被垄断的行业中,技术创新几乎是被禁止的。」
当然, 我觉得Andreessen的说法多少有点阴谋论了。
毕竟像是教育、医疗这种极度依赖人的服务业,就算AI爆发之后,也很难替代人,更多还是起辅助作用。
对比中国的数据,我们一样可以看到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速远大于制造业的现象——
图片/
汽车制造业 以及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也是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最大的两个行业(世界范围内也是),所以从业人员增速确实比整体增长慢。
截图/
不过我挺赞同Andreessen的是, 对于政府来说,效率并不是唯一需要考量的因素。
你看仓储搞了那么多仓储机器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从业人员增速还是比整体增速快。
像是去年很火的无人出租车「萝卜快跑」,乘客们给出了一堆好评(不绕路、不坑人、不路怒)。
但司机联手抗议之后,无人出租车的投放和扩张也都比较谨慎。
换句话说, 对于政府来说,稳定的就业也很重要。
我以前也提到过,各个文件里频繁提到要大力发展的养老、托幼、家政,其实都是政府想好的路。
这些行业,都是暂时无法被机器人替代的。
而且,就算人形机器人真的来了也不用太慌,因为——
CES上,马斯克很乐观地判断说,今年要生产几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明年5~10万,后年50万。
不过真要看机器人的表现吧…距离要替代人类确实还有点距离。
我们可以分场景来看。
首先是 陪伴场景 。
我真心觉得「陪伴机器人」是伪命题……
2023年,日本很火的Lovot机器人亏损近2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6亿元)。
而我去年买的Looi,玩了一两周后很快也吃灰了……
至于 服务和工业场景 ,毕竟提供的已经不单单是情绪价值了,而是实用价值,我觉得倒是有点看头。
然而……
我们可以看看优必选的机器人——
还有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效率,跟人类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不少演示视频,都是倍速播放的。
里头有一些是当下技术条件下的 物理限制 ——
想要做到高精度,要么 增加自由度 (传感器和电机的成本马上就上来了,体积也是个问题),要么 牺牲负载 (力气太小会抓不住东西),要么 牺牲速度 (处理的数据多了,运行速度会下来),要么 供给更多能源 (续航时间会很短)……
目前看来,能源真的是挺大的瓶颈——
根据《The information》的报道, 工厂里的人形机器人工作一个半小时,就得充电一个小时。
像是宇树的机器狗Go2,Air和Pro目前都只能撑1~2个小时。
所以目前来看,作为企业主暂时没有很大动力将人形机器人用在工业生产场景……
除非:①像Elon Musk那种,用在自己其他业务上;②用来作为噱头,做做公关。
资料来源/
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预测说,需要 3~5年 人形机器人才能入户。
蓝驰创投的合伙人曹巍判断说,人形机器人要量产至少需要 10年 。
根据钛媒体报道,业内也有悲观者预测说,可能需要未来 20~30年 后,人形机器人才能进入家庭。
参考资料
《6月起,对社区养老、托幼、家政服务业免征增值税_政策解读_中国政府网》
《黄仁勋:“非常接近”通用机器人,三种机器人能大规模生产,分别是“汽车、无人机和类人机器人” - 华尔街见闻》
《“萝卜快跑”争议中,武汉网约车司机在真正焦虑什么?》
《TOP 5 Global Robotics Trends 2025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 China surpasses U.S. in robot density - The Robot Report》
《China overtakes USA in robot density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World Robotics Report 2016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W e l c o m e to IFR EB meeting in Carate Brianza》
《Global Robotics Race: Korea, Singapore and Germany in the Lead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PowerPoint-Präsentation》《Takeaways from annual World Robotics report | Electronics360》
《Industrial Robots: Robot Investment Reaches Record 16.5 billion USD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Global industrial robot sales double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Executive Summary WR 2019 Industrial Robots.pd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 World Robotics Report 2020 by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s》
《Global industrial robot sales double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Robot Density nearly Doubled globally -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Executive_Summary_WR_2020_Industrial_Robots_1.pdf》
《China overtakes Germany in industrial use of robots, says report | Reuters》
《年轻女性的“孤独经济学”,离职大厂创业者盯上陪伴机器人|焦点分析》
《“情绪价值”带火AI陪伴机器人 大厂创业者、头部机构“跑步入场”|聚焦》
《人形机器人的几大技术难点是什么-中国传动网》
《一只“手”,难倒人形机器人 - 智东西》
《人形机器人的几大技术难点是什么-中国传动网》
《The Race between Machine and Man: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 Consensus》
《View of The Aging and Robotization: The Duality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Robot Adoption》
《The Aging and Robotization: The Duality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Robot Adoption - Consensus》
《Industrial Robots,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ging Society - Consensus》
《Robotics in Manufacturing: A Review of Advances in Automation and Workforce Implications - Consensus》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human versus robotic job replacement - Consensus》
《Do robots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older workers? - Consensus》
《5国15所顶尖学府联合综述:人形机器人运动与操控的最新突破与挑战_腾讯新闻》
《从扭秧歌到单脚跳,HugWBC让人形机器人运动天赋觉醒了_腾讯新闻》
《众筹超百万的AI陪伴机器人,展台被外国人挤爆|硬氪直击CES-36氪》
《【2025CES盘点具身智能机器人篇】国内外具身智能机器人参展厂商大汇总 - 知乎》
《万有AI力|陪伴机器人初试商业化: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China Is a Paper Dragon - The Atlantic》
《被美国盯上了!春晚机器人为什么不穿裤子?》
《《The Information》| 人形机器人续航瓶颈:工作2小时,充电1小时_腾讯新闻》
《马斯克:3 年内我要造 50 万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会让钱失去意义_腾讯新闻》
《马斯克遇难题:未来10年内,人形机器人行业难以大规模商业落地|钛媒体焦点》
《备受追捧的人形机器人多久能进家庭?业内人士:可能要再等二三十年》
《“女巴菲特”惊人预测人形机器人将于2030年进入家庭,通用AI出现》
《新华网财经观察|机器“人”走入家庭,还有多远》
《陈经:光靠自动化解决不了人工问题_制造业》
《20180314-MGI-Digital-China_CN_Full-Report_Digital-View_smal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