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说话:2024年银行在大模型上花了多少钱
6 小时前 / 阅读约8分钟
来源:36kr
AI是金融的下一个十年

今天,我想用一些数据,来盘点2024年各家银行的大模型项目招标结果。

金融行业被视为大模型应用落地的最优场景之一。相比其他行业,金融是数字化最为领先的行业,同时也是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下,金融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其中的关键驱动力,其应用广度和深度正在日益加深。从客户服务到风险管理,从产品创新到运营优化,大模型技术正逐步渗透到金融业务的各个环节,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创新突破。

2024年,从公开的大模型招投标市场数据来看,国内的银行、保险、证券、以及监管类金融机构等都在积极进行布局。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的落地进展。

(图:2024年金融大模型中标领域分布)

(一)大行在创新的方向上持续投入

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再加上自身资金和技术储备的差异,各类金融机构在大模型应用上采取的策略存在极大的不同。

根据公开显示的招标信息来看,大行在2024年可以说是在创新的方向上持续投入。

在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有5个标的,包括大模型智能研发测试辅助系统关联的三个子项目,分别由华为、阿里云和智谱华章中标,以及智能语音辅助客服、智能抽取写作平台两个项目。

建设银行有1个标的,其中北京产品创新实验室专项任务“金融代码大模型”以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中标人为其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另外有一个大模型赋能产业之大模型+金融论坛活动。而建信金科作为招采单位,发布了金融市场AI资金交易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对话大模型数据标注服务项目,海天瑞声中标。

交通银行陕西分行作为招采人资助了西安石油大学财务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平台项目,中标人为陕西数盾慧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国有大行与大模型相关的招标均为边缘或外围项目,或者通过金科子消化母公司的需求,其余国有大行未见大模型招标中标信息。

在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的大模型推出相对较晚,其在2023年首次公布自有大模型——“邮智”,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小邮助手、云柜数字员工、信贷大模型和信息科技大模型。

全国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和浙商银行均有大模型需求中标。

其中,民生银行的需求为深度学习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平台交换机采购,涉及的厂家为华为和新华三;招商银行的需求在于NLP预训练大模型H800GPU公有云资源采购;广发银行的需求是珠海分行珠海社保掌上办大模型社保数智人软件系统服务,而浙商银行则是向原供应商对安全运营平台进行迭代升级,包括1套安全大模型模块。

浦发银行的需求与2024年大模型应用体系建设项目有关,包括算力采购(鲲鹏芯片服务器)和高性能网络设备,中标人均为华讯网络;北京银行的需求为大模型智能应用项目的智能会议和智能报告2个子项目;上海银行的需求则包括个人手机银行鸿蒙版的大模型智能体、企业级知识问答及在线客服辅助。

(二)中小行加速数智化转型

对于银行来说,数字化转型并不同步。总体而言,起步较早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数字化转型目前进入深水区,而大多数中小银行,进展较慢。

不过,似乎有更多中小银行想要加速数字化转型。比如对于大模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已在多个场景进行探索应用。而中小银行进展较慢,不过目前也有越来越多机构行动起来。

从2024年中旬以来,多家城、农商行发布大模型项目招标公告,以采购大模型相关平台、产品等,其中部分项目要求有一定的实施经验。

2024年7月,中原银行大模型信贷助手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单位为北京融汇金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标金额51万元。该项目招标公告发布于6月18日,该行需要建设大模型信贷助手,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结合内外部有效数据,实现尽职调查、合规审查等信贷业务报告的智能生成以及相关信息的智能问答,促进提升信贷业务办理效率。

2024年8月,上海银行个人手机银行鸿蒙版本升级项目之大模型智能体采购公告发布。采购内容显示,为全面适配鸿蒙生态系统,构建与华为新鸿蒙生态系统(HarmonyOS NEXT)全面兼容的个人手机银行应用。投标人资格要求包括:2021年1月1日以来,具有大模型对话场景相关实施案例至少1例;只接受拥有智能体相关产品著作权的供应商参与等。

2024年9月,吉林银行发布大模型知识引擎(一期)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拟选择1家厂商为该行建设大模型知识引擎系统软件一套,项目资金343万元。其中一项投标人资格要求为,具有丰富的国内同类项目实施和服务经验,在近3年投标人或原厂大模型厂商成功实施过大模型项目至少2个,其中实施2个大模型项目里必须包括金融领域大模型项目1个。

2024年9月,徽商银行采购AI大模型综合服务平台。招标内容显示,为提升智能化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赋能远程银行建设,提高行内办公和面客服务效率,该行建设AI大模型综合服务平台,基于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完成一系列面向业务场景的应用建设,解决工作痛点,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该项目预算金额584.31万元。其也要求投标人具有相关经验,具体为,2023年1月1日后,投标人至少应具有一例银行业大模型相关项目的成功实施案例。

2024年9月,江苏江南农商银行OCR通用大模型采购中标结果公布。中标单位为北京易道博识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45万元。该项目招标公告发布于7月29日,预算金额48万元。该行拟搭建一套OCR通用大模型,能迅速响应内部各类场景OCR应用需求,未来应用于信贷、营销、运营、办公、研发等多个方面,释放银行数字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

更早前,还有北京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等中小银行就大模型相关项目进行招标。

在这些项目中,既包括为推进大模型研究与应用而采购基础硬件,也包括面向具体应用场景采购大模型等。大模型时代,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马太效应”会得到强化还是弱化,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三)大模型算力采购值得关注

目前围绕大模型相关的招投标项目类型非常丰富,但整体上我们将其划归为4个大类:算力(运行大模型所需要的计算资源)、数据(大模型相关数据标注或者数据资源等)、大模型(各类垂直大模型、AI中台或者大模型基座,可能包含算力)、应用(大模型在明确场景中的融合落地,可能包含算力、AI大模型平台、应用软件等)。

2024年全年,统计到金融行业大模型采购项目类别如下:

从项目类型来看,应用类项目 (其中可能包含算力、大模型等)数量最多(82个),占比62%;算力类项目次之,数量(27个)占比20%;大模型类项目(23个)数量占比17%,数据类项目占比最少。

从金额分布来看,应用类项目披露的金额占比排名第一,算力类项目金额占比排名第二,大模型类项目金额占比排名第三,数据类项目的金额占比最低。

应用类项目数量和金额占比最多,表明金融机构比较关注大模型技术在具体业务场景中的落地。但是从项目金额的中位数来看,金融机构可能仍处在拿少部分业务场景进行试验的阶段。而随着大模型研究应用不断深入,银行加大大模型相关算力资源的采购力度。

如:2024年11月,光大银行智能运营中心大模型GPU算力资源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广州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08.5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33.4561万元。

据了解,光大银行早在2024年9月就发布了智能运营中心大模型GPU算力资源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为满足智能运营中心在授信调查、辅助审批场景应用大模型提升客户经理作业质效的需求,金融科技部会同智能运营中心对上述大模型算力需求进行了详细评估,拟采购10台大模型算力服务器资源及1个算力组网配件。

在大模型应用落地效果尚不明确的今天,把主要的预算和成本投入到“基础建设”上,也是一种稳妥且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