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的迭代速度,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都在不断蚕食车企的毛利率,更加考验车企的供应链把控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车市或将上演一场更为残酷的淘汰赛。(图/新华社)
2月5日,特斯拉打响节后降价促销第一枪,将Model Y的“优惠套餐”复制到了热门车型Model 3上。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购买Model 3可享五年免息,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分别可贴息19430元、24424元,此外还有8000元保险补贴、充电桩优惠权益以及国家1.5万元置换补贴或2万元报废补贴,综合优惠最高超5万元。
同日,小鹏也上线了“5年0息0首付”政策,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以及小鹏G6等多款车型,贴息金额最多5.7万元。广汽丰田锋兰达、威兰达则喊出了“一口价”,两款车最高直降4.4万元,售价分别来到8.98万元起、12.98万元起。在此前几日,蔚来发布了5年0息政策,贴息2.36万元至4.43万元不等,同时还可叠加1万元选装基金、48张免费换电券、5年NOP+免费使用权,并通过等额积分的形式进行国家补贴兜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5年开年以来,已有30余款车型通过降价、促销、兜底补贴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车。事实上,过去一年各大车企围绕“该不该打价格战”“内卷是否有利于行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激烈辩论,面对行业飞速发展的现状,车企只能主动加入或者被动卷入这场激烈的竞争中。
除了促销大战外,今年还有多款新车将陆续上市,其中不乏更便宜的特斯拉、小米首款SUV YU7、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比亚迪汉L、唐L等有力竞争者。
这背后,更快的迭代速度,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都在不断蚕食车企的毛利率,更加考验车企的供应链把控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车市或将上演一场更为残酷的淘汰赛。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几乎成为了市场中最“卷”行业之一,价格战一打就是两年。进入2025年,价格战依然没有降温的趋势。农历新年刚过,特斯拉就在中国市场打出了一套优惠组合拳,开启了新一轮的价格战序幕。
根据笔者测算,以Model 3后轮版为例,如果报废旧车并购买该车型,可获得国家报废购置新能源汽车补贴2万元,加上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免去19430元利息,特享充电权益3900元,合计优惠了31330元。
除特斯拉外,其他车企也不甘示弱,纷纷通过直接降价、推出优惠活动、增加配置等方式参与到价格战之中。一直布局高端市场,频频喊出不降价的蔚来同样在变相降价吸引消费者。
根据蔚来2月1日发布的优惠政策,消费者选购不同车型5年可节省利息为2.36万元至4.43万元不等,加上1万元选装基金、价值4800元的48张免费换电券、5年NOP+免费使用权和补贴兜底,相当于变相再减至少2.98万元。
事实上,在哪吒、极越相继暴雷后,车市竞争激烈程度只增不降。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进入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30家车企推出了现金直降、置换补贴、金融方案和兜底政策等降价或促销政策。
最为直观的促销方式就是兜底国家补贴。由于2024年底国家及地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到期,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情绪愈发加剧,车企为了促进消费者换车,开始自掏腰包进行补贴兜底,蔚来、理想等车企承表示如果地方置换补贴未出台,将补足最高达1.5万元的差价。
此外,直降也是车企主要的促销策略之一。长安深蓝和长安启源分部分车型别给出了2万元和1万元的现金红包,奇瑞星途部分车型直降30000元、奇瑞捷途山海部分车型直降6000元,智己部分车型尾款立减5000元还能叠加10000元现金优惠,零跑不同车型可享受5000-150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
新能源汽车打得火热,价格战也进一步蔓延至燃油车。包括丰田、奥迪、捷豹在内的诸多品牌也加入到价格战中。捷豹XFL价格直接腰斩,起售价直降18.81万元至26.98万元;奥迪Q2L全系官降5.1万元,起售价下探至17.18万元;广汽丰田锋兰达、威兰达喊出了“一口价”,分别为8.98万元起、12.98万元起,最高直降4.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家车企呼吁行业不应恶性内卷,但在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车企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加入到降价行列之中。也正因如此,车企的利润不断被压缩。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仅2024年一年,汽车市场降价规模达227款,远超2023年的148款和2022年的95款。其中,新能源新车降价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力度达到9.2%。2024年前11个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4%,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1%的平均利润率。
尤为关键的是,各大车企都在追求更低的综合使用成本,但消费者却不太买账,车企在销量上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根据刚刚公布的一月销量,很多车企并未如愿实现开门红。
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04%至6.11万辆;长城汽车同比下降 22.2%至8.09万辆;理想汽车交付新车2.99万辆,同比下降3.97%,环比下降48.85%;广汽埃安销量约1.44万辆,同比下滑超40%,环比跌幅近70%。
虽然销量下滑,但依然有车企认为降价不是最佳经营策略。长城汽车相关人士表示,靠降价吸引消费是不可持续的方式。车企要做的应是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在市场建立口碑,实现长久发展。
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看来,极致的成本控制和配置的同质化现象会引发更激烈的竞争,价格战会从2025年1月开始点燃,2025年至2027年是汽车行业的淘汰赛阶段。
在汽车行业中,大幅降价的背后与新车换代不无关系。目前,随着新能源发展进程加速,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各大车企正在推出不同的产品以抢夺市场份额。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从轿车到 SUV、MPV,从入门级车型到高端豪华车型,市场竞争覆盖到各个细分领域。
笔者注意到,刚刚进入2025年,车企就开启了新一轮新车比拼。其中,比亚迪一口气推出三款产品,汉L、唐L以及MPV车型夏,更大的车身尺寸、高阶智驾、更强的动力等都是其的竞争卖点。
特斯拉和赛力斯方面均告诉笔者,今年将有新车型上市。其中,特斯拉方面表示,焕新Model Y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启交付,首批Semi预计将在2025年底开始生产并于2026年初进入量产爬坡阶段。除此之外,特斯拉仍然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款更实惠的车型,继续扩展特斯拉产品线。同时,Cybercab计划在2026年实现批量生产。
与特斯拉相似,广汽埃安也瞄准了更低价的市场。2025年伊始,广汽埃安就发布了AION UT车型,定位为纯电小型车,预售价只要8.98万元-10.98万元。
事实上,与燃油车时代情况相似,“多生孩子好打架”或已经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主流策略,各大车企都在加速扩容。数据显示,2025年预计将有120款新能源汽车新车型上市,超过2024年的112款。这其中不乏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小米首款SUV YU7、奥迪 Q6L e-tron、2025款上汽大众ID.3等极具竞争力的车型。
从目前已知的市场信息来看,价格、空间、智能化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比拼焦点。特别是在需要较大投入且传统车企不擅长的软件方面,车企正在通过自研或者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补齐短板。
公开报道显示,长安、上汽、奥迪等车企的部分新车或将搭载华为智驾系统,以提高其在软件方面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智能驾驶能力不再是中高端车的专属配置,比亚迪、小鹏、蔚来等车企正在将智能化能力向更低价的市场普及。
国产新能源汽车相关人士透露,在汽车频繁换代、价格战越演越烈的背景下,消费者的观望情绪日趋加剧。一些车企在产能、销量方面遭遇着双重考验。而市场普遍认为,随着新车陆续亮相,届时市场竞争或将更为激烈。不仅价格战难以停止,淘汰赛势必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