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调整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台厂或有望迎来订单转移
1 天前 / 阅读约2分钟
来源:集微网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调整了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建议以交付制造地点作为原产地。这一举措可能对美系半导体大厂产生影响,而台厂有望迎来转单效应。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紧急通知,调整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规则,建议相关企业在未来进口半导体产品时,不论集成电路是否已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应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据报道,该通知并未提及美中关税战,但市场普遍认为,规则的变更与关税战有关。

对此,台经院产经资料库总监刘佩真分析称,这一举措将影响美国的半导体大厂,而中国台湾厂商有望迎来订单转移的效应。

刘佩真表示,中国大陆这一新规定,对原产地在美国的英特尔IDM厂以及CPU厂、美系IC类比大厂德州仪器、ADI影响较大,未来委托中国台湾厂商生产的机会增加;而合作厂商委托晶圆代工,本就以中国台湾厂商为主。此外,像英伟达、AMD这类本就以中国台湾厂商为主要代工伙伴的企业,影响相对有限。

中国本土企业可能因此减少采购美系芯片,如果自身能够供应,仍会优先选择本土厂商。至于韩国也有机会迎来订单转移,刘佩真分析,韩国的强项在于存储领域,而中国台湾在IC设计制造方面的强项难以取代,合作厂商在晶圆代工方面仍会以中国台湾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