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英博 陈俊云 廖原 杨泽原
贾凯方 高飞翔 刘锐
当前,我们已处在模型能力全面爆发的前夜。大模型企业进入新一轮加速迭代期。强化学习趋势已经明朗,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爆发临界点。o3之于强化学习,很可能类似于GPT-3之于机器学习。我们将迎来机器学习的ChatGPT时刻。未来,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大模型能力将达到下一个高度。在应用端,有更多值得想象的机遇,SaaS+AI、AI Phone、AI眼镜、智能驾驶、机器人等。中国AI企业奋起,在有限资源中快速迭代。努力把握人工智能机遇的公司,有望在竞争中持续受益。
▍问:12天发布会到底发布了什么?最重磅的发布是什么?
答:OpenAI一反常态,变单日重磅发布会,为连续12天产品发布。自12月4日至12月20日,OpenAI连续发布Sora、Canvas、搜索等产品,支持打电话、视频通话等。其中最超预期的是最后一天首次展示的o3模型,其数学、代码能力相比o1大幅提升,具备图形推理能力,但并未开放用户。此系列发布会,是OpenAI发布时间最长,宣传产品最多的发布会。与以往不同,OpenAI并没有选择单独展示o3模型,而是选择将其作为压轴产品,在其余产品发布后进行预告。正式的o3-mini模型预计在2025年1月发布,正式发布o3的时间还未公布。
▍问:为什么发布会不能一天开完?
答:强化学习趋势已经明朗,但仍未到达类似ChatGPT的引爆临界点。当前,人工智能正在经历范式转变。大模型能力逐渐从机器学习驱动的统计学习(文科能力)向强化学习驱动的逻辑能力(理工科能力)转变。OpenAI在今年9月发布o1-preview和o1-mini,引发业界对于强化学习的高度关注,继ChatGPT之后,再次抢先占领用户和投资人心智。但是,产品端没打磨好。GPT-5连续跳票,o1从展示到发布用了三个月,o3仍未达到开放用户使用的状态。OpenAI很可能希望用系列小产品的发布填补大产品迭代前的空窗期,达到维持关注热度的目的,试图在“强化学习”用户心智争夺中占领先机,为新模型发布争取时间。
▍问:12天发布会对全球AI产业意味着什么?
答:我们已经处在模型能力全面爆发的前夜,大模型企业进入新一轮加速迭代期。强化学习趋势已经明朗,由强化学习技术驱动的Test time Scaling Law为指引的新技术将会是人工智能行业后续发展的主要方向,海内外科技巨头都在以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着力点。各家模型企业会收敛研发方向,集中发力。强化学习有望在2025年突破爆发临界点。更重要的是,GPT-5发布多次推迟,Scaling Law因为数据不足等问题放缓,Test time Scaling Law指明了另一条道路,并且未见放缓的趋势。预计o系列的下一代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会持续提升,模型本身能力的进步也为以后的应用场景扫清障碍。
▍问:12天发布会对中国AI产业投资指引了什么机遇?
答:中国公司快速跟进,积极探索AI应用商业闭环。中国大模型企业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持续追赶迭代。12月18日,字节跳动火山引擎Force大会,引发市场对于豆包AI的高度关注。自5月到12月,豆包日均token调用量从1200亿提升至4万亿。同时,豆包将视觉理解模型价格降至0.003元/千tokens,比行业价格下降85%。由此,资本市场对于AI应用和端侧AI的机遇展开更多想象。中国模型企业快速跟进强化学习路径,提升能力的同时,探索成本下降和更多应用可能。我们判断,未来值得关注的AI应用领域包括:1)软件+AI:AI Agent趋势值得关注;2)端侧AI:除传统AI PC/Phone之外,建议关注AI 眼镜、智能驾驶(智能汽车)、机器人等产业聚合变革。
▍风险因素:
AI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私有数据相关的政策监管风险;全球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AI潜在伦理、道德、侵犯用户隐私风险;企业数据泄露、信息安全风险;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投资策略:人工智能浪潮已至,关注顶尖模型公司的进展,及其带来的产业变革。未来AI模型、AI算力、AI应用,将带来持续多年的投资巨浪。
针对2025年,我们判断AI应用预期驱动美国科技公司仍有估值提升空间,但未来更多的AI投资机会也会发生在中国市场。结合技术进步、竞争格局和估值水平,我们首推中概互联网公司,同时建议关注AI算力和AI应用在A股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