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华裔顶尖研究员绿卡被拒无奈离美 引发行业震动
4 小时前 / 阅读约4分钟
来源:凤凰网

在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焦点的当下,美国却因其严苛的移民政策正在流失顶尖人才。

近日OpenAI核心研究员Kai Chen(凯·陈)因绿卡申请被拒,被迫结束在美国长达12年的工作生涯,返回加拿大。

这一事件在硅谷科技圈引发强烈反响,业内人士警告称,美国正在亲手摧毁其在AI领域的领先优势。

据了解,作为GPT-4.5开发团队的关键成员,凯·陈已于上周五(4月12日)启程前往加拿大温哥华。她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将在温哥华停留不确定的时间,希望能尽快解决问题返回美国。”

OpenAI首席科学家Noam Brown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这令人深感忧虑,美国正在驱逐最优秀的AI人才。"

内部人士透露,凯·陈的年薪高达62万至156万美元,是公司重点培养的核心研究人员。今年3月,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曾公开称赞她在GPT-4.5项目中的"杰出贡献"。

Kai Chen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沃顿商学院理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专注于AI研究。

她曾在多个科技公司任职,是Dispatch和Port Technologies的联合创始人。

2023年加入OpenAI后,她作为技术人员参与GPT-4.5开发,被认为是GPT-4.5的核心开发者之一。

据悉,这并非孤立事件。过去几个月里,1700多名国际学生,特别是在AI领域的研究人员,遭遇了签证身份挑战。

移民局对签证申请的审查愈加严格,理由五花八门,从“交通违章”到“涉嫌支持巴勒斯坦”均可能成为拒签理由。

科技人才签证,尤其是H-1B签证,也变得越来越难批,移民局甚至要求提供更多的材料和细节,例如住址、指纹等,导致业内普遍担忧拒签率将进一步上升。

硅谷知名风投人Sheel Mohnot表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自我造成的人才流失危机,“移民对美国AI产业的贡献不可替代,许多顶尖企业都由移民创立。”

与此同时,绿卡申请也收紧。部分申请人面临拘押和驱逐的风险,特别是难民和庇护身份的绿卡申请者。

OpenAI的数据显示,仅在过去一年,该公司就为80多个岗位申请了H-1B签证,而自2022年以来,OpenAI共计为100多个岗位提供了工作签证支持。这些岗位对于美国AI产业至关重要。

根据统计数据,美国AI产业的成功离不开移民人才的贡献。

2019年《福布斯》发布的“AI 50”榜单中,66%的AI创业公司由移民创始人领导。

2023年,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的数据显示,70%的美国AI相关研究生来自国际学生。Transformer算法的发明者Vaswani和OpenAI创始人之一的Zaremba,都是在美国学习和移民的科学家。

然而,当前的移民政策已经对这一局面构成威胁。美国的AI产业依赖全球顶尖人才的汇聚,一旦移民系统出现问题,AI领域的竞争力将受到直接影响。

正如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所言,全球最聪明的人才渴望来到美国,这是天赐的机会。如果错过,可能再也无法挽回。

目前,美国AI产业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算力或资金,而是全球顶尖人才的流失。政策限制可能无法“腾出岗位”,反而会让美国失去在全球AI竞赛中的领导地位。OpenAI等公司的突破,正是依靠多国团队的协作而取得的。

随着移民政策的收紧,越来越多的AI人才可能选择离开美国,转而寻求其他国家的机会。

Kai Chen的例子只是一个警示,如果美国继续这样管理移民问题,未来的AI创新可能会悄然转向那些更加开放包容的国家。这不仅是OpenAI的问题,也可能影响到Google、Meta等全球科技巨头的研发力量。

如果美国AI产业无法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可能会面临全球AI创新版图发生改变的局面。